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7月14日 星期三

    凝中蒙药普查成果,促蒙医药创新发展

    陈仲建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7月14日   25 版)

        陈仲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主持“中国中药资源大典”“东南沿海植被书系”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出版工作。

        推荐图书:《阴山中蒙药资源图志》(中国中药资源大典)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是进入新世纪后的首次全国性中药资源“家底勘察”,历时十余载,从试点到正式启动再到全面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四普”首次针对山脉中药资源开展了专题调查,选取生物多样性特点突出、野生中药资源丰富、民间用药富有特色的山脉(神农架、大别山、阴山等),深入调查、研究其中药资源状况,以《中国中药资源大典·山脉卷》系列丛书的形式将普查成果梳理和总结,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山脉的中药资源状况。

        阴山,东与冀北山地衔接,西与贺兰山、北大山、马鬃山相通,构成了一条环内亚干旱、半干旱区南缘的生态交错带。这条生态交错带是我国北方草原区的一个独特的生态区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组合、独特的气候等自然因素,满足了野生中蒙药的生长需要,孕育了阴山丰富的中蒙药资源,使阴山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中蒙药资源分布区域。一直以来,阴山即为不同民族聚居的典型地区之一。民族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化沉淀了极具特色的民族民间医药文化,其中,以蒙医药文化最为丰富。蒙医药是蒙古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正是这些丰富的中蒙医药文化资源在阴山地区民族防病治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世代居住于此地的不同民族繁衍昌盛。

        为了摸清阴山中蒙药资源家底,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李旻辉教授、包头医学院阿古拉、张春红教授,联合当地众多中医药、动植物专家启动了长达七载的阴山中蒙药资源调查工作。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披荆斩棘、风餐露宿对普查队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尽管条件艰险,但是队员们依然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普查任务,采集了大量的标本,拍摄了一手的原生境、植株、药材以及特写照片,探明了阴山地区中蒙药资源的种类、分布、流通、传统用药知识及重点中蒙药材的资源等情况。在此基础上,综合文献调查成果,作者团队顺利完成了《阴山中蒙药资源图志》的编写工作。

        《阴山中蒙药资源图志》是“中国中药资源大典·山脉卷”的重要组成之一,展现了阴山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一流工作成果。书中收载阴山地区1200余种中蒙药资源,包含植物、动物、矿物药用资源,每种资源均以精当的文字详述形态特征、生境、资源状况,以及独具地方特色的中蒙医药应用情况;且每种资源均附有多角度拍摄的原生照片,让读者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便可较全面地了解该物种的生境及形态特征。该书反映了阴山中蒙药资源的全貌,尤其对中蒙药资源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想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所勾勒的雄伟壮阔、水草丰美的自然画卷便是如此吧!相信它的面世,对民族医药的抢救、保存、发展,促进民族医药交流互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地方民族,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