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7月14日 星期三

    刘晓娜:执守岛上书店三十年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7月14日   07 版)

        刘晓娜怀揣一颗温婉执着之心,32年努力经营着一家岛上书店,积极为岛上师生、居民、驻岛边防部队服务,潜心致力于当地阅读推广事业。岛上图书资源匮乏,为了寻找读者想要的书,她每月往返于上海等地进货,经常是独自乘坐轮船,船上睡一宿天亮才抵达上海码头。图书沉重,搬运苦累,但看见读者拿到心仪的书,她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欣慰。刘晓娜执守岛上书店三十年,以单薄之躯踏实地肩负起一份全民阅读推广的社会责任。

        1989年,出于对图书的热爱,出生在浙江舟山六横小岛上的刘晓娜接手了姐姐开办的书店。当时,书店每天的营业额只有三五十元,资金周转十分困难。为了节省开支,她每天中午到隔壁单位食堂打上3两米饭和一碗菜汤就是一餐。她把所有的热情与精力全部投入到了书店经营与读者服务上。舟山地处海岛,交通不便,进货很困难。早些年,岛上图书资源匮乏,为了寻找读者想要的书,她每月往返于上海等地进货。经常是独自乘坐轮船,船上睡一宿天亮才抵达上海码头。福州路新华书店批发部、科技书店、南京路新华书店都留下了她的身影。每次挑好四大包书,她才会心满意足地离开。书多又重,挤不上公交车,当时手头拮据,打不起车,只好沉甸甸地拎着走到码头,因搬运用力至今还留下了后遗症。工作苦累,但看见读者拿到心仪的书,眼神里跳跃着的喜悦光芒时,她心中有说不出的欣慰,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不管寻书的过程有多么艰辛,她从不加价,渐渐的,书店在岛城有了名气。

        2001年,刘晓娜加盟席殊书屋,使书店的服务水准和图书周转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她的书屋成为海岛读者的购书首选地,也汇聚了一大批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体。2002年起,刘晓娜开始组织阅读类文化活动,书店逐渐成长为岛城的文化地标,读书人的精神家园。多年来,书店的读者沙龙活动连续不断,仅2016年至今就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200余场。然而其中辛酸,外人多不知道。在网络大潮冲击下,从2007到2013年,实体书店经营每况愈下,她每天都在要不要放弃和如何让书店活下来之间绞尽脑汁,一家人甚至准备卖房、贷款以支持书店。

        在家人和老读者的支持下,书店挺过了难关。2013年,中央出台了对实体书店的扶持和免税政策,刘晓娜的书店获得了财政扶持。为顺应新的时代潮流和城市发展的需要,2016年,刘晓娜将书店更名为“岛上书店”。同年,在舟山定海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岛上书店成为定海区首家体验式城市书房,先后有张抗抗、汪兆骞、张炜、何建明等名家大家、文化学者在这里开办讲座,与岛城读者面对面交流心得,传播文化。

        32年来,刘晓娜坚持走品质之路,赢得了读者的信赖和支持。目前书店拥有会员10000多人,常备销售品种在5000种以上,约计3万册。刘晓娜以书结缘,以书会友,在舟山这座小城,以单薄之躯踏实地肩负起了“全民阅读”推广的社会职责,并积极投身文化公益事业,常年组织开展各类图书阅读分享活动。她的图书事业稳步发展高质量提升,受到了岛上居民交口称赞,被当地主管部门树为经营典范和企业文化标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