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7月14日 星期三

    “京津冀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集成”前两卷在京首发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7月14日   02 版)

        本报讯 由河北大学出版社、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箫鼓春社——京津冀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集成”丛书《高碑店市卷》和《雄县卷》首发式最近在京举行。

        会上,丛书主编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张振涛向大家介绍了“箫鼓春社——京津冀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集成”项目发起并成功实施的过程。2015年以来,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众多高校的一百多位传统音乐研究学者,自发组成联合考察团队,通过孜孜不倦的田野调查,对京津冀区域内高碑店市和雄安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类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摄录,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将考察成果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写出一系列研究论文、考察手记等。为了使这些珍贵的研究成果得以高质量的出版,2018年,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联合申报了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我们今天才有机会见到这两卷内容厚重、制作精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教授、明史研究专家毛佩琦教授等指出,近年来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方面快速进步,“箫鼓春社——京津冀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集成”就是这方面的最新成果。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赵仲明认为,许多此前出版的同类书籍大都为资料汇编性质,缺乏原创理论和实际调查经验,而这套丛书做了大量扎实的田野调查工作,建立了有创新精神、论证严密的理论体系,大大增加了其价值。本套丛书的学术顾问、民族音乐学家杨民康教授表示,我们要建立汉民族与少数民族音乐跨民族、跨地区的综合研究,从而更全面地建立我国的民族音乐志。

        据悉,本套丛书后续两卷《容城县卷》《安新县卷》将于今年年底陆续出版。      (刘宇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