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7月14日 星期三

    推荐图书:“万物有化学”系列

    万物皆化学

    申立超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7月14日   18 版)

        申立超:接力出版社青年分社新知编辑部副主任。2020年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优秀十大编辑,策划出版畅销科普书《六极物理》《100天后会死的鳄鱼君》等。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科学距离我们非常近:我们吃的、喝的、用的、玩的,没有一样离得开它,但就是这样一种物理距离非常之近的科学,却在心理上与孩子拉开了距离。因为它的很多内容,看似简单,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却让人不知道从何说起,如何说起。

        这一门科学,就是化学。

        比如,碳酸饮料打开瓶盖后为什么会冒泡泡? 电池为什么能让玩具车动起来? 故宫博物院陈列的《千里江山图》卷时隔这么多年,为何颜色还是不褪?

        7月,由接力出版社出版的“万物有化学”系列丛书(全5册)即将面世。这套书是一套送给8~14岁孩子的化学知识大礼。说是“大礼”,因为它更像是给每个孩子私人定制的畅享课,不同的孩子会在其中发掘自己的兴趣点。

        该套书共计5册——《走进元素世界》《生命中的化学》《艺术中的化学》《科技中的化学》《军事中的化学》,以化学为基础,横跨化学、物理、生物、艺术、军事、工业制造等六个领域,让孩子在不同领域中遨游,择爱好,学知识。

        如果把化学比喻成一栋大楼,那么化学元素就是建造大楼的每一块砖头,而所有的化学理论则是将砖头黏结起来的水泥。丛书第一册是本丛书的知识引领,涉及了小学科学、中学化学的重要基础内容,从元素的诞生、命名讲起,延伸到原子、分子的结构特征、元素周期律的发展、物理与化学反应、物质的构成模式等。这些内容看似枯燥,但如果用有趣的故事、漫画串联起来,就可以让孩子轻松游走于小学科学和中学化学课堂,感受化学知识的博大,建立基本的化学知识框架,从而对万事万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套书最大的亮点,就是将化学巧妙地融于生活:生命、艺术、科技、军事,这四大主题涵盖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知识,让我们从化学的角度见识地球生命的起源、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反应以及高科技材料、军事里的防御与攻击。

        时代的发展,从来都不能缺少前沿知识的引领,尤其是科技的发展和军事的发展。科技是化学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化学最具价值的应用领域。如果说艺术展现了历史发展的脉络,那军事则往往蕴含着前沿的科技,是最新科学技术的试验场。能源科学、光化学、电池、半导体、催化剂、金属合金、特种材料,如果将这些应用于生产,就是一个高科技化工产业;如果将这些应用于军事,就会造就一个军事演练场。我们利用这些高新科技和材料,勇敢面对人类的终极挑战,或许有一天,我们会制造出新能源——人造太阳,我们会实现星际穿越。

        本套书作家“元素咖啡”团队成员均来自清华大学,其中内容主创为清华大学化工博士。值得一提的是,本套书的插画作家也是“元素咖啡”团队成员,有着专业的化学知识和设计经验,解锁化学的神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