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7月14日 星期三

    重构中国儿童文学百年史 新版《中国儿童文学史》获学界好评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7月14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 陈香)日前,蒋风教授新编《中国儿童文学史》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蒋风是国内外知名的儿童文学学者,曾编写中国第一部儿童文学史——《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1986)。时隔30多年后,为保证教材的前沿性,蒋风组织数十位学者通力合作,历经多年编写修订,新版《中国儿童文学史》于2019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会议由浙江师范大学主办,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承办,人文学院院长葛永海教授主持。来自全国的30余位儿童文学专家、学者与会。本次研讨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现状,放在整个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儿童文学史的定位、书写、重构等话题展开了广泛交流。

        蒋风先生曾任浙江师范大学校长、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为国际儿童文学研究会第一名中国籍会员,亚洲儿童文学学会共同会长,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创会人、顾问。60余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教学和研究,1978年在浙江师范学院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儿童文学研究机构,1979年开始率先在全国招收儿童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了吴其南、王泉根、汤锐、方卫平、章轲、邹亮、潘延等一批青年学者,浙师大因此被国际儿童文学界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之重镇”。

        蒋风先生回忆,六年前,他获得第13届国际格林奖的消息传开来之后,便有出版社约他再编撰一本《中国儿童文学史》,还有一家出版社在筹划一套“国际格林奖获得者儿童文学理论丛书”,也来跟他商量,希望将他主编的《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少年儿童出版社)列入其中。这两件事激起了蒋风执笔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的念头,于是重新收集资料,起草提纲,考虑历史分期的合理性问题等,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在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的过程中,他试图“把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现状,放在整个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对1917年以来的中国儿童文学的概况和流变作一宏观审视和微观剖析相结合的轮廓式勾勒”。

        编写纲要完成后,便与约稿单位交稿时间发生矛盾。“考虑到我这样耄耋之年的老头,又因近年视力衰退,不允许阅读大量的史料,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承担太重的任务”,蒋风决定组织集体力量来完成。他根据每个时期的内容,挑选最合适的人选,分别函电联系,组成一支精粹队伍,又花了两三年时间,才陆续完成。但由于编写者在学力和学术修养上的差异,因此无论是史料观点,还是叙述方式和衔接上,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憾,于是又花了近一年时间统稿两遍,前后花了五年多,才最后完成这部大书。

        “可以说,这本《中国儿童文学史》凝聚了全体编写者的心血。我们反复讨论,分头撰写,努力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中国儿童文学近百年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总结,试图为关心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者勾勒一个概貌。”蒋风如是说。

        历史是事物发展的总结,应探讨事物发展过程中种种现象和事实,总结经验教训,分析成败得失,找出规律。而书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的任务,就是需要在儿童文学从无到有、从有到丰富多彩的发展过程中发现规律。

        在蒋风看来,中国的儿童文学是多民族的、多地区的。它与世界儿童文学多元并存,互补共进。它既是民族的,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同时又是开放的,与世界儿童文学发展的潮流合辙,以鲜明的开放性和民族性活跃着自己的生命,创造着自己的辉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儿童文学作家群星璀璨,作品众多,产生过叶圣陶、冰心、张天翼、孙幼军、曹文轩、金波等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儿童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从“五四”文学运动开始,在西方思潮和翻译儿童文学的催生下,中国本土的儿童文学开始破土萌发,历经百年发展。这一百年来,中国儿童文学在崎岖而漫长的道路上创作出了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儿童文学理论,显示着世纪的风雨沧桑和时代的坎坷辉煌,也显示着社会的情感变异和作家的心路历程。

        然而,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百年历史研究一直是空白。蒋风走上大学讲台后,深感填补这一空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是便萌发编写一本《中国儿童文学史》的愿望。虽然由于当时受到史料、时间、精力等限制,感到力不从心,但蒋风还是在讲授儿童文学课时编入一部分历史发展的内容,且在此基础上写成一本《中国儿童文学讲话》(1959),又在《中国儿童文学讲话》的基础上,修订、补充写成一本《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简史》。十年浩劫中,原稿被毁。到了80年代,由于工作的需要,编写一部《中国儿童文学史》的心愿,重新燃起。时代在发展,收集、整理儿童文学史料,编写出版儿童文学史的工作必须作大规模的规划,“考虑到自己的水平、时间、资料等因素”,于是蒋风组织在校的全体儿童文学研究生反复讨论,分头撰写,分别完成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1986)和《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1991)。

        “这两本中国儿童文学史的出版,虽然得到了同行们的好评,但这毕竟是一项初创性的工作,缺少借鉴和经验,我们也是一边摸索一边工作,难免会有很多不成熟的遗憾。”蒋风如是评价。

        而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这部《中国儿童文学史》,在借鉴上述几本儿童文学史的成果经验上,把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贯通了起来,把中国儿童文学整合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作为一份《中国儿童文学史》的初稿,更确切地说是一份编写提纲呈献给读者,希望听取各方名家和广大读者的意见后,再作进一步的修订,成为一部比较完善的中国儿童文学史,我们愿为此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打开《中国儿童文学史》扉页,其上并列了编撰组成员的名单,洋洋数十人。这是一份融汇了众人心血,先后经历了六年奋战才完成的成果,是一项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儿童文学百年史的重写、重构的尝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