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7月07日 星期三

    书店当实现情怀与商业的交融

    周慧虹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7月07日   18 版)

        在今天,经营实体书店未必是个好生意,可它注定是个好事业。有的书店经营者就凭着对阅读的热爱,本着做事业的豪情,积极投身其中,然而,往往事与愿违,面对市场冲击屡屡败下阵来。

        事实上,经营实体书店不仅要有情怀,还得善于商业运作。只有较好地实现了情怀与商业的有机融合,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找准自身定位,继而站稳脚跟,获得持续健康发展。

        “拥有一个书店,是个让我闪闪发光充满能量的梦想。”近日,媒体报道了某地一位实体书店的创业者,经营书店两度失败,依然倔强地开了第三家书店。正是由于对阅读的热爱,对书业的情怀,给了她屡败屡战的勇气,也使她赢得了粉丝和朋友们的支持。创业失败之后,她公开招募股东,意欲东山再起,“当晚就有近200人添加微信想要投资书店”。面对媒体采访,她表示,“现在这种没日没夜投入做一件事情的状态,才真实地让我感到平静和安稳。”

        可见,经营实体书店离不开情怀。有了情怀的支撑,一个人就能散发出诱人的魅力,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就能在面对挫折时增强应对的信心,就能不断激发起其经营的智慧;同时,也往往能凭此得到周围更多人的认同与支持,为其提供物质及精神上的助益。

        然而仅有情怀显然不足。从这位书店创业者的经历来看,她两度失败,就在于有情怀而缺乏适宜的商业运作。对此,一位书友玩笑间说中了要害:“去你的小书店,想给你钱都没地方,书没多少,还都是旧的;饮品那么便宜,参加活动又都是免费的;办个读书卡只要99元还终生有效。不过那确是一个理想国。”

        好在,她的第三家书店终于转亏为盈,走上了发展正轨。应该说,这主要得益于她在探索实践中,实现了情怀和商业的双赢。她将书“植入”到营业空间、经营活动当中,书店不再只是单纯的书店,而是一个平台;不仅有功能齐全的水吧,还有独立的儿童绘本教室、多功能教室;不再只是单纯售卖书籍、饮品、文创,而是结合了讲座、手工、展览等各式活动的生活空间。她结合当地单身青年需求,打造了“怦然心动”和“陌生人饭局”活动,活动当中一般会建议参与者带一本书,或者在书店选一本书,用来交换并告诉对方自己为何选这本书,通过述说和交流,在共鸣者内心产生火花。凡此种种,读者流量变为了营业额的增值,梦想有了一定的经济依托。

        当前,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兴起,电商平台的冲击、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等等,与过去相比,经营实体书店的确是越来越难了。这种形势下,想要实现逆袭,实体书店经营者有必要顺势而为,尝试走融合转型之路。留意我们周围,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正在向复合文化消费空间过度,以此尽可能谋求经营收益上的多元化。

        根据百道新出版研究院2020年年底对实体书店发起的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296家实体书店中,近三分之一的书店图书销售收入占比50%-79%,24.13%的书店图书销售收入占比30%-49%。可见,尽管图书销售依然是书店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毕竟,已有不少书店以书为媒,积极向书外延伸商业获利触角。如此经营模式,究竟能使多少书店从困局中走出来,以及它究竟能走多远,固然难下定论,不过,置身于激烈竞争的当下,谁能够将情怀与商业较好地融合起来,谁就可能占得优势,赢得先机。

        关于实体书店,某业内人士认为,它提供的阅读服务是一个整体的公共文化空间,给到店的读者营造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场”,丰富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把这个“场”营造得更为适宜,更得人心,需要实体书店的经营者以浓郁的人文情怀打底,以稳妥的商业运作撑持,坚持“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稳健持久,走出一路风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