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春天”,播撒改革开放的种子
1978年3月18日,早春二月,万物复苏,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邓小平代表党中央作的开幕词中的这些话,让知识界沸腾了,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的春天来到了。而且,这不仅仅是科技界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是为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的序幕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营造了强烈的气氛,是“播撒改革开放种子的春天”。
邓小平特别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0年后的1988年,他会见外宾时又说:“过去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了,恐怕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讲“第一”,不仅仅是讲排序,他讲的是重要性:因为科技“第一重要”推动了其他的生产力。
邓小平对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的作用和知识就是力量的认识,是极其深刻的。
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有成就的先进科技工作者和先进集体受到了表彰。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国家百废待兴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继1956年党中央在关于知识分子会议上提出“向科学进军”后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
大会审议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8个发展领域和108个重点研究项目,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全国科学大会开了整整14天。在3月31日举行的闭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闭幕词:“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科学的春天,是播撒希望的春天,也是改革开放的先声,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1978年12月18-22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提出了“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决议。
1978年1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恢复了国家发明奖,1979年11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设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奖。这些激励政策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科学技术人才发展的大力支持。
1979年,屠呦呦等人研制成功治疟新药青蒿素荣获1979年国家发明奖。
1981年,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荣获国家发明特等奖。
1982年,潜艇水下发射导弹圆满成功。
1983年,银河亿次巨型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
1985年3月,党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和“尊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坚决的有步骤的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和人事制度等,以便造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全面展开。此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等文件相继出台,深化了科研道路的探索方向。
中国人应当以自己的方式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邓小平的决策下,中国把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确定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1986年3月,邓小平亲自批准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选择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自动化技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7个领域作为重点,并组织优秀科技队伍,跟踪世界高技术的发展。
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实现了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
1989年,我国超导研究取得世界领先成果。
1991年,我国第一个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
1992年,“银河—2”10亿次巨型计算机系统通过鉴定。
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同1949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一道,在我国自然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发展方面并驾齐驱。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有了43年前科学的春天,才有了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科教兴国的春天,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春天,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的春天!
科教兴国,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科教兴国”,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新创的一个四字成语,顾名思义:发展科技、教育,使国家强大、振兴。
从197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初期,党中央关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的核心思想,成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坚实理论和实践基础。
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确立科技和教育是兴国的手段和基础的方针,大大提高了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对科技和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其具体内容的理解。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在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增强我们自己的创新能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与教育。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
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尊师重教。要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要在全社会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鼓励创造发明,开展群众性科技活动,形成学科技、用科技的新风尚,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同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直至21世纪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
为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农业、工业、国防、财贸等行业和部门都提出了依靠科技振兴行业的发展战略。各省、市、自治区及各地(市)、县(市)也制定了科教兴省、科教兴市、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针。1996年,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立,各地方随即成立了科技领导小组或科教兴省(区、市)领导小组。
受到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中国科学院提出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争取在战略高技术、重大公益性创新和重要基础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带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我国科学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创新贡献。
1998年经中央批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立,并于6月9日举行第一次会议。在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1999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飞试验圆满成功;2000年,中国科学家参与人类基因组测序圆满完成任务,使我国成为20世纪继1940年代美国曼哈顿原子弹工程、1960年代美国阿波罗登月工程之后,1990年代由美、英、德、法、日、中6国科学家共同完成的第3个世界科学工程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2002年,中国科学家率先绘出水稻基因组精细图;2003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获得圆满成功;2004年,我国研制成功10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
自主创新,向建设创新型国家迈进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日益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还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有优势的巨大压力。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了我国有效应对未来国际竞争的重大战略选择。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成为了迫切的需要。2003年6月开始,党中央、国务院成立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领导小组,正式开始规划的战略研究和编制工作。该工作历时两年半,先后有2000多名专家参与其中,征求了各部门、地方的意见,十二易其稿,最终在2005年底完成,颁布实施。
2006年1月9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创新体制机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这是继1956年1月,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定了第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12年科技发展规划(1956-1967)半个世纪以后,根据进入新世纪后改革开放新时期新形势的需要,提出今后15年(2006-2020)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总体部署,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以及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
当时,世界各国分为三种类型:创新型、资源型、依赖型国家。其中,创新型国家约占世界各国的15%,有28个。而亚洲只有3个——日本、韩国、新加坡。它们都满足了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R&D(研发经费)占GTP的2.5%以上,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对外依存度占30%以下。
我国当时还远远没有达到以上3个指标,还不是创新型国家。为了使我们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们要努力尽快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我有幸参加了《规划纲要》的战略研究,在20个专题中,第19专题组的主题是“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创新和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代表中国科协担任了该专题研究组组长,另有中科院、社科院和教育部推荐的3位专家田珉、李惠国、林建华担任副组长,下设13个课题(创新文化5个、科学普及8个)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提出了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的专项建议,最终获得国务院批准,于2006年2月6日颁布施行。
《规划纲要》确定了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
相应地,《科学素质纲要》确定今后15年科普工作的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到2020年达到创新型国家对公民科学素质的要求。
2006年《规划纲要》《科学素质纲要》的制定和实施,对21世纪初的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工作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创新驱动发展,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2016年5月30日,晴空万里,蓝天白云。沐浴着朝阳,我同两院院士、中国科协九大代表一道,满怀激情迈步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了全国“科技三会”,见证中国科技发展进入全面创新时代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时刻!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两院院士大会指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是中国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界最高学术团体的盛会。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是每五年举行一次的换届会议。
还记得早在1978年全国也召开了一次科学盛会,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解放思想,被誉为“科学的春天”。
2016年,中国再一次走到关键时点:亟须进行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科技创新成为能否成功实现转型的关键。这次三大顶级科技会议历史性地联合召开,近40年来恐怕只有“全国科学大会”能与之媲美。虽背景不同,但任务相似:加速完善配套政策,释放科技创新潜力。
国际竞争大势所趋,民族复兴国运所系,国家发展形势所迫……从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到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化部署、全力推动。
“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
……
习近平的讲话多次引发了在场院士和代表们的热烈掌声。
这是攸关国运的历史宣示,是适时顺势的战略抉择,是因变应变的国家意志!
习近平号召“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明确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五大重点任务:夯实科技基础;强化战略导向;加强科技供给;深化改革创新;弘扬创新精神。
习近平的讲话,讲到了我们的心坎里了。特别是讲到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人才,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这是对人才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发人深省。
习近平还指出,在基础研究领域,包括一些应用科技领域,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
要尊重科学研究的“三性”特点,要着眼长远,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防止瞎指挥、乱指挥;要建立相应责任制和问责制度,切实解决不同程度存在的一哄而起、搞大拼盘等问题;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制化优势。
习近平特别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这对我们科普工作者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科普工作者,要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2016年5月30日的全国“科技三会”,对于我们全国8000多万科技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新时代科技腾飞的起点,是一个盛大的节日。
大会结束了,与会者还依依不舍,留在会场上继续热烈讨论。为了纪念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根据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强烈要求,党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1月批准将每年的5月30日定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我们科技工作者有了自己的节日,欢欣鼓舞地向着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前进!
以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描绘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2021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三会聚首”,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这是我们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共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他还指出:“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纵观中国科技的历史发展,古代中国见长于技术发明与工程创造,但没有形成近现代系统的科学体系。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综合原因,中国先后错过了近四五百年来的近代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高新技术革命,从5000年前以来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到近500年科技上的落伍。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党的早期创始人和领导者对科技实践的“星星之火”,到在革命战争年代解放区的科技事业初步兴起;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科技发展进入了建制化规划化的崭新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国防科研机构、高校、部委科研机构和地方科研机构组成的“五路科技大军”,构建起现代科技创新体系与举国体制,推动科技事业迅速发展;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各类创新主体和研发机构蓬勃发展,企业成长为新的创新力量,中国发挥“体系性”大国优势,很好地把国内劳动力、科技创新能力、产业配套能力、基础设施服务、资源、市场与发达国家先进要素对接,迅速成长为经济大国和科技大国;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科技战略是一以贯之、与时俱进的。科技创新所经历的“学习跟踪”“追赶跨越”到“自主创新”,两者间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历史和现实逻辑:百年来,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而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中国共产党早在延安时期就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立自强是对自力更生的提升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科技自立自强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一脉相承,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与时俱进的最新要求。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当前国际科技博弈日趋激烈,世界主要创新大国纷纷加大前沿科技布局,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确保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科技自立自强是抓住重大战略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只有矢志不移自主创新,才能形成应对风险挑战的抗压能力、对冲能力和反制能力;只有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自立自强还是国格健全的两个重要方面——自立强调的是独立性、责任感,自强凸显的是勇敢与拼搏。
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的自立自强更是一个渴望现代化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我们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