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6月30日 星期三

    《噪声》:耶利内克新剧上演

    康慨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6月30日   04 版)

        耶利内克《噪声》剧照。图片:德国剧院

        七十四岁的奥地利大剧作家和诺贝尔奖得主埃尔弗丽德·耶利内克(ElfriedeJelinek)写出了大流行时期的新剧《噪声》(Lärm)。

        卡琳·拜尔导演的这出话剧,本月早些时候在汉堡的德国剧院首演。

        耶利内克在剧中将时事和史诗、奥地利滑雪胜地和德国肉联厂混合在一起,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新闻、讲话、声明、谣言、医学名词、传染病术语、科学理论和阴谋论所汇成的噪声洪流,它们相互冲突,充满混乱,却作为大流行的一部分,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涌向我们,而所有制造这种噪声的人,都宣称自己代表了真理,反映了现实。

        在荷马史诗《奥德赛》里,美发的神女基尔克拿出药酒,把奥德修斯的伙伴们变成了猪。耶利内克由此展开联想:从奥德修斯的船桅到无线通讯基站,再到猪的育肥流程和滕尼斯肉联厂流水线上的低薪工人,它们都是噪声洪流中超级传播的热点。

        《法兰克福汇报》6月18日的评论说,剧作家和导演合作,完成了这部关于大流行的戏剧。它在大流行中创作,在大流行中排练,并通过演出,把台下仍然带着口罩的观众送回了刚刚结束的封锁。

        耶利内克的前一部剧作是去年2月在维也纳学院剧院首演、揭露右翼民粹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像病毒一样扩散、毒害社会和环境气候的《黑水》(Schwarzwasser)。

        耶利内克是奥地利最著名的在世作家之一,于200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授奖辞中,瑞典学院说,她的剧作“摒弃了传统的对话,转而寻求一种多声部的独白,它虽不适合表现角色,却使来自不同精神和历史层面的声音得以同时发出”。

        (康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