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6月16日 星期三

    享誉欧美文坛的塞巴尔德处女作《眩晕》中文版问世

    丁杨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6月16日   02 版)

        本报讯前不久问世的德国作家温弗里德·塞巴尔德小说处女作《眩晕》中文简体版(新民说策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新书分享会日前在京举行,译者徐迟与作家、翻译家孔亚雷,自由撰稿人瞿瑞现场交流了对《眩晕》这部作品的印象,也谈到各自对这位上世纪末已享誉欧美文坛却并未被更多中国读者所知的德国作家的看法。

        塞巴尔德生于二战期间的德国,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文学创作,《眩晕》是他的首部虚构作品。由四个章节构成的《眩晕》并非常规意义上的小说,而是分别讲述了不同人物在不同时空下不同目的的四段旅行,天马行空的松散结构、风格鲜明的语言背后是关于孤独和追寻的精神内核,这样的文本样式也奠定了此后塞巴尔德几部作品的基调。

        在译者徐迟眼中,《眩晕》的成熟度并不像是一部处女作,堪称“整个塞氏文学宇宙的源起之作”。谈到“眩晕”这个书名,徐迟介绍道,“德语原版书名叫《眩晕。感觉。》,它来自于整本书的概括,就像是从高处向下看的感觉。全书都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自己在漫游中遇到的已故或者说不存在于世界的人和事物的故事,这些遇见会产生一种记忆重置的感觉,记忆的虚无感带来了眩晕。”美国作家、学者苏珊·桑塔格曾经这样评价《眩晕》:“一幅心灵的自画像——关于一颗躁动不安、持续不满的心灵,一颗受尽折磨、轻易落入幻觉的心灵。”

        在引进出版《眩晕》中文简体版之前,广西师大出版社·新民说已从2019年初至今陆续推出了塞巴尔德的《奥斯特利茨》《移民》《土星之环》,至此,中国读者已可读到四部塞巴尔德的作品,有了通过中译本认识、走近这位德语文学大师文学世界的机会。

        多年从事欧美文学翻译和小说写作的孔亚雷认为,塞巴尔德的写作“没有采取传统小说的写法,写的东西很像散文,像回忆录,像非虚构作品”,但有着独特的魅力,“里面没有什么情节推动,但每个场景都很美妙,绝对是高明的小说,结构明确,不说教,却什么都说清楚了。”

        值得一提的是,文本之外,塞巴尔德的作品中时常会附有一些图片(绘画、照片),让作品带有非虚构的特质,事实上他的这些作品本身也兼具真实与虚构的特点。对此,徐迟表示,“塞巴尔德并没有把自己的小说强行按到刻板的文体中,相反,他利用图片为读者制造了一个空档。读者在阅读文字的时候势必会产生想象,而且塞巴尔德的句子画面感很强,读者在想象的时候突然看到图片,势必在阅读中会产生停顿,这是他匠心独运的地方。”  (丁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