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至1945年间,纳粹德国及其帮凶以国家名义,对欧洲犹太人实施了有计划、有步骤的迫害和灭绝暴行,600万犹太人惨遭屠杀,史称“纳粹屠犹”或“犹太人大屠杀”。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对其研究日趋深入与广泛,法国历史学家伊凡·雅布隆卡的著作《无缘得见的年代:我的祖父母与战争创伤》即为一部研究“犹太人大屠杀”历史的最新力作。该书原著法文版正式发行于2012年,英译本于2016年付梓。
《无缘得见的年代》以作者素未谋面、早已逝去的祖父母玛戴与伊德萨·雅布隆卡作为叙述对象,以口述采访与政府档案资料等为基础,勾勒了20世纪上半叶一对普通犹太人夫妇颠沛流离、曲折坎坷的短暂一生。
作者的祖父母仅仅留下几封信与一本护照,其父亲亦并未重视详细了解父母的生平经历,感觉“既无必要,也无兴趣”,总之,作者对其知之甚少。为尽力清晰还原其祖父母的“日常生活史”,雅布隆卡辗转各地,对其家族成员与各种见证人进行口述采访,同时搜索了法国、波兰等国家的二十多个档案馆的文献资料,查阅的档案与二手资料涉及意第绪语、希伯来语、波兰语、西班牙语、英语、德语等多个语种。作者将口述采访与档案文献资料相结合予以使用,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祖父母的人生历程。
玛戴于1909年出生在波兰的帕尔切夫犹太小镇,其幼年就读于宗教学校,后成为一名从事马具与皮件制造的手工艺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帕尔切夫小镇送来了共产主义,共产党组织迅速发展,正值青年的玛戴与伊德萨二人亦加入其中,开始信仰共产主义,并由此结缘相识、相恋相爱。此后,两人坚持开展宣传共产主义的活动而不惜被捕入狱。1937年,在牢狱生活结束不久之后,受反犹主义的盛行、波兰当局的镇压以及经济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迫于生存与生活压力,玛戴与伊德萨决意离开波兰,两人相继前往法国避难。作为非法移民,两人于巴黎苦苦寻求身份合法化而未果,极其艰难地维持生计。1939年,“二战”正式爆发之后,为寻求身份合法化与加入法国国籍,玛戴应征入伍,成为第二十三外籍志愿兵军团的一员,历经炮火摧残与生死别离之后,玛戴有幸活了下来,并于1940年9月退役,伊德萨则于其间相继生下两个孩子,即作者的姑母舒齐娜与父亲马塞尔。由于纳粹德国对巴黎的占领与维希伪政府的成立,玛戴与伊德萨的生存处境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愈发艰难。1943年2月25日,玛戴与伊德萨最终不幸被捕,两个孩子因寄居他处而免遭罹难。3月,两人被火车载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度过了其生命中的最后岁月。
如前所述,作者在围绕其祖父母的坎坷人生为中心展开叙述的同时,亦与20世纪大的历史变迁予以结合,将小人物的命运与大历史的背景相统筹,既观照大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亦通过小人物经历反思与审视20世纪历史进程。20世纪的重大历史背景与事件,包括民间与官方的反犹主义传统与偏见的长期盛行、共产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的兴起与传播、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持续与影响、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的壮大与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延续、纳粹德国及其帮凶对犹太人的逮捕与屠杀等,深刻影响了20世纪犹太人作为一个群体的经历与命运。玛戴与伊德萨作为两个普通的犹太人,怀揣共产主义的理想,不屈奋斗,但被裹挟于历史的洪流之中,更多地处于身不由己的境遇,他们是20世纪犹太人群体的一种命运映射与化身,是历史悲剧中的普通一员而已。“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果真就是一座山。”
此外,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与方式亦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加深了我们对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互动的理解。雅布隆卡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将“我”置于历史叙述的中心,将历史学家的主观性与能动性融入到历史叙事之中,既包括对事实材料的分析,又含有文学性辞藻的描绘,清晰地展现了其在探索祖父母人生经历过程中的心灵交流与互动,丰富了其祖父母的人物形象与情感。具体而言,在还原其祖父母的人生轨迹与生命历程时,作者并非一个局外人,作者讲述其如何追寻祖父母的足迹,包括查阅档案、实地调查、口述采访等的过程,并向读者阐明确定的事实、遇到的困难、其间的所得、种种的疑虑,等等。例如,作者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分析得知,玛戴到达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并未被马上送进毒气室,而是被编进了纳粹的“特别行动队”之中,负责处理犹太人尸体的工作。虽尚不确定玛戴的具体死亡方式,但确定无疑的是,玛戴最终并未活着走出集中营。
简而言之,《无缘得见的年代》书写了一个微观维度的大屠杀史,同时亦审视与反思了20世纪的历史,将小人物命运与大历史环境予以结合,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兼具可读性与学术性的一部历史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