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与职业有关,接触的书、报、刊太多了。我读书向来一目十行,匆匆掠过,因而很少对某一本书留下深刻印象,也极少为书中所塑造的主人公所感奋、所动情。然而,读了海军作家沙志亮的《和平方舟》,居然有了例外,有了爱不释手、欲罢不能的感觉。毕竟是工作太忙了,难得抽出“大块”的时间去仔细阅读,但近一阶段,只要稍有空闲,或躺或坐,或白天或夜晚,我总要翻开《和平方舟》看上一章或一节。每每读到动情处,竟禁不住泪水盈眶。时而掩卷思之,就觉得我大国海军的白衣战士们就活生生地站在面前。
这是一艘世界的“大白船”。我国人民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11年来,9次驶出国门,到访过43个国家和地区,为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23万多人次,实施手术1400多例,先后让50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还拜会和接待国家元首、军政高层230余人次,总航程24万余海里,相当于沿赤道绕地球11圈。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同时,开辟了人民海军军事外交的新路子,就像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所说,和平方舟是新时代闪亮的“中国名片”,是新时代中国军事外交的“明星舰”。
初读《和平方舟》,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医院船,“和平方舟”为了和平而生,向着和平而去,承载着为世界和平贡献积极力量的重要使命。中华民族向来热爱和平,中国人民深知和平之可贵,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不是一种姿态,也不是一种口头表态,而是中国军队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平方舟》所展示的就是中国海军这种卓越的表现。
综括说来,这部报告文学作品有几个方面的成绩值得肯定:首先是在B卷第一章“锻造‘和平方舟’”中,作者以恢宏的历史画卷式的写作,讲出了“大白船”的前世今生。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以至“大白船”的出现,到对维护海洋和平安宁和良好秩序负有重要责任,这是一个大国的责任和担当。“大白船”是中国海军为世界提供公共安全产品的一个明确见证,也是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一个生动缩影。70年来,中国海军始终与世界同行、与和平为伴,从未给世界任何地方带来战火、动荡和不安。在写“大白船”首次亮相时,作者写到了军港之城青岛。
其次是在A卷第四章“当‘浪花白’遇到‘黑珍珠’”中,作者擅长以错综复杂的矛盾叙述来展示随船出访官兵与外国友人交往的场景,表明加强了解、增进友谊,是互相尊重和互相信任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务实交流合作的必然选择。正如作者所说的:“这一刻,人们徜徉在中国军人营造的和平友好氛围里,忘却了人间还有战争、疾病、贫困,相互结伴聚谈,举杯共庆。”作者认为,用友好合作的双手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理念也是实践,昭示着海洋和平与繁荣的光明前景。正道是“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走越亲”。像“大白船”执行“和谐使命”任务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生命救助一样,中国海军的环球访问、远洋护航、联演联训等多样化军事任务,都已经超出行动本身,成为中外沟通交流的新窗口、联通世界各国友谊的新纽带。
在A卷第三章“《歌唱祖国》响彻布里斯班”中,洋溢着作者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他认为,一种文明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只有交流互鉴,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你看,作者这样写道:“这天,阳光下的布里斯班港,是一片欢腾的海洋,是一片深情的海洋!”从《和平方舟》一书中不难看出,随着到访国越来越多,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也被“大白船”带到了非洲大陆,带到了印度洋,带到了加勒比海,带到了南太平洋岛国,走向了全球。《和平方舟》也再一次印证,“大白船”不光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播者,“大白船”人更把传播中华文化当作了使命,让中华文化的脉搏紧贴世界人民的心跳,并不是发发传单、唱唱歌跳跳舞、举办个甲板招待会那么简单。比如,他们赋予民族歌舞表演以时代内涵,并用当地语言进行翻译解说;现场书写赠送书法作品,向民众解释其寓意;挑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外事礼品,讲述蕴含其中的中国故事等等。中医和武术是中国文化重要的代表元素,官兵们讲述博大精深的中华历史、哲学和医学知识,功夫表演中传递出“未曾习武先修德”的中国武德。悠扬的古筝、琳琅满目的中华美食、沁人心脾的茶艺展示,无不透露出中国民族文化的古朴、典雅与和谐之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白船”不仅是一艘医疗船,更是一座中国文化的展览馆,在海外“圈粉”无数,使中国印象更加生动和具体,成为一张让外国朋友爱上中国、爱上中国文化的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