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传统,自古有之。《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描述人生常有的一种状态,《礼记·中庸》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阐发进学修身之道。《大有之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学思践悟》即是一部深入传统、关照现实的作品。作者学与思、知与行、行与记、研与读,以记者视角与发展眼光观察新闻理论研究与传播实践,从深厚博大的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从新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收获智慧灵感。好学深思成为一种习惯,坚定笃实成为一种坚持,为党传播政策主张的初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国情怀,让他走出一条光明之路,“大有”之意即在于此。
新闻工作者肩担记录风云、书写时代的光荣职责,当有为人民立言、为时代立传的志向与担当,只有在孜孜不倦的求索中把自己锻造成高素质的新闻人才,才能在风云激荡的历史巨变中站稳脚跟,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今天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作者深入学习近年来党的创新理论,并以此为遵循,思索媒体的现状与未来,提出很多颇有深意的见解。
在《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一文中,他以“德”为先,探讨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他说:“新时代的文艺、社科工作者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有深沉的为国为民情怀、有扎实的奉献勇敢担当,才能切实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厚德,方能载物。文艺、社科工作者要志存高远、心怀大局,把作品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造福人民、增进人民福祉的奋进历程中,这样的作品才是接地气的,才是深入人心的,才是有持久生命力的。
一个有志寻道的人自然结下深情的缘分。榜样的力量,给了他无穷的激励和启迪。在《走过路过,走心才过——为什么三十多年没忘记老罗》一文中,作者深情回忆了曾记录“两条被子”传奇故事的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30多年前重走长征路,368个日夜,每天平均徒步70多里,天天有稿件见报,书写了中国新闻史上光辉的一页,诠释了什么是“坚定的信念创造奇迹”、什么是“脚底板下出新闻”。在《风尘百载待知音——兼评“寻找方大曾”现象》中,对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拍摄泸沟桥事变第一照的青年记者方大曾和20年连续跟踪挖掘记录的电视记者冯雪松,他热情地赞扬,“记录特别时代,传承特殊精神,体现独特价值”的记者,“为新闻而生,为记者而命,为生命而歌”,他们的名字永远在历史的星空中闪耀,激励后来人永葆独立思考、勇毅笃行的精神风骨。作为一名有着多年采访经验的资深记者,作者努力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2003年,他写出脍炙人口的的长篇通讯《为了六十六个兄弟姐妹——厦门追踪控制非典型肺炎传染纪实》,成为当时中央各大媒体中最早报道地方党委、政府成功抗击“非典”的长篇通讯,有力地引导了正确舆论导向。关注濒危动物华南虎,展现红色老区探索生态发展之路;关注鼓浪屿的古建新貌,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传统文化的行动中;深入西藏林芝,在有“雪域孤岛”之称的墨脱县,体验县委书记用生命踩踏险路、用热血铺就致富路的艰险历程……一路走来,他的报道中始终透着一种人文关怀,用文字温暖人心,传递一股正气、一种力量。
学习目的在于应用。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说得清楚、写得畅达、做得明白才是真正学到家。作者研究记者职业群体的心态状态,关注记者个体的差异,带领记者参加“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一齐商量如何讲好亲历亲见的记者故事,一同研究改稿、讲述、传播,提高讲故事的能力和效果。实践中得出真谛,“讲故事是新闻本职,记者讲好故事是本事。”“记者最重要的是心中有党、眼里有人,笔下才有情、笔端才有力。”“是真把式,上来就有。”“学会倾听是讲好故事的第一步”……为了帮助记者更好地成长,他深情关注好记者背后的故事,挖掘一个个不为人知的细节,提炼当代记者的职业精神、情怀担当、职业道德。“记者有形象,记协有力量”,记者们感佩他深刻有力的真知卓见、感人至深的优雅表达,更为他体贴人心、低身接地的情怀感动。常学常新、真学真信,才能从理论中开悟,从实践里升华,在《学术提能,贯道于器——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中,作者精辟指出,“故事是‘世界语’”“一个好故事胜过千言万语”。向世界介绍中国,需要“参透讲好中国故事的道,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术,搭建讲好中国故事的台,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能。”作者将中国哲学的思维传统引入对新闻传播理论的思考中,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打开了新的思路与空间。
弘毅之路,任重道远。作为中国记者的一名“服务员”,他常说,建设我们的“记者之家”。作者心心念念的是中国记协的与时俱进,在《家是文化,更是方向》中,他讲述了对“记者之家”的认识与期许,“记者之家”传家风、品家味,呵护新闻理想,展现记者之风、守望公平正义、关怀人间冷暖、长养浩然正气,让记者乐意常回家看看,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
学习是人生永恒的课题,作者始终以谦和的心境、开放的胸襟传递真情实感、传播真理真谛,践行着一名新闻工作者的信念与初心。一段时间,他的“大有”系列散文广为传播,流淌其间的是充溢天地间的勃勃生气与回荡在历史深处的浩然之气。理直气壮讲道理,深入浅出传思想,生动活泼讲故事,简洁优美著文章,是他不断追求完善的方向,也是不断付出的实践。大有之路,是他从泥泞中一步一步跋涉、从孤寂中一分一分体悟而走出的新闻之路,也是一代代新闻工作者挥洒理想、踏实践履,用对新闻职业的坚守与热爱奋力书写的文化强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