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菁霞)5月19日是散文家苇岸逝世二十二周年纪念日。随着2019年《未曾消失的苇岸——纪念》及2020年年底《泥土就在我身旁:苇岸日记》《大地上的事情》(增订版)在广西师大出版社先后付梓,读者得以全面、充分地从苇岸著作及纪念文集中一窥苇岸的精神世界和其崇尚的大地哲学与精神伦理。
苇岸被誉为“中国的梭罗”“大地之子”。在大地伦理、自然写作和生命哲学上,苇岸是一位卓异的思想者和实践者。他不仅是一位自然的书写者,更是一位严格的律己主义者和精神圣徒。更为难得的,是他坚持了十四年的日记,认真写下了他看到的“大地上的事情”。近日,广西师大出版社·纯粹读书会(第138期)邀请林莽、王家新、树才、周新京、彭程、孙小宁、宋逖等嘉宾在京举办“大地的哲学——纪念苇岸逝世22周年暨苇岸日记分享会”。
苇岸之所以成为苇岸,林莽认为和他的阅读有分不开的关系。通过阅读《苇岸日记》,林莽发现苇岸在里面提到了很多当时在阅读的书籍,那个年代的作家如何与世界接轨,《苇岸日记》中也有着深刻体现。树才对此表示认同,他说,苇岸除了在写,就是在读。阅读本身像一束光,让他明白自己想写什么。
王家新表示,《苇岸日记》是苇岸一生留给我们的一份精神遗产。每个人都曾经写过日记,但是像苇岸这样十四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很少有人可以做到,这几乎是一个圣徒做的事情。通过《苇岸日记》,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苇岸精神和内心的丰富,他对我们每个人都会产生一种激励和启示,这就是苇岸日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