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的作者是谁?为何要写这样一部作品?是从何时开始写作以及写作的过程如何?这部作品最早的传播和出版过程如何?
广义而言,《金瓶梅》是明代人文主义思潮演变,程朱理学经历王阳明心学而走向反拨和分化的结果,是万历时代以李贽新学说反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在文学领域的必然表现;狭义而言,是由于本书作者于1580庚辰年开始,从云南太守任上,放弃官场的仕途经济(故书中潘金莲出生为庚辰年,正为此标志),翌年开始寓居于湖北黄安耿定向、耿定理家中,从而开始其历时21年的“流寓客子”的人生历程——这是明代少有的人生方式,可谓是一种特殊的专职写作方式,也惟独拥有这种人生方式者,才可能具备丰富而深刻的人生阅历以及超越时代的哲学思考,从而具备写作《金瓶梅》的诸多条件。
《金瓶梅》作者作为流寓客子,寄食于朋友家族为生,如果始终相安无事,或许就不会产生《金瓶梅》这本伟大杰作,但这种长期全家寄居在另一个家族中的生活方式本身就奇特而畸形。长时期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互相之间又并非血亲,只是单纯依靠兄弟义气寄食为生,本身就是儒家思想演化到这个时代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尤其是作为邀请方主人的耿定向与作为寄寓耿家的“流寓客子”,两者之间正是此一个时代两种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在耿定理死后,两者之间就人性的情欲问题展开激烈的论争,并由思想的论争而必然转向了人身的攻讦或说是迫害,因此可见《金瓶梅》是一部“有所谓也”的揭露作品。
《金瓶梅》一书的作者问题,被称之为金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笔者在开始进行具体研究之前,针对此书的特殊性,确立了四项必须条件:1.此书从西门庆、潘金莲故事衍生而来,则《金瓶梅》作者必定与《水浒传》有密切关联;2.此书的最早信息来自于袁宏道,则此人必定与袁宏道有密切关系;3.此书是一部颠覆性作品,可被视作明末思想史的里程碑;4.此书署名兰陵笑笑生,则真正写作者的名号中也应该有类似名称。
以上的概述,多数研究晚明文史的学者已经读出。窃以为,李贽是吻合于以上四个条件的唯一人选:李贽(1527~1602),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福建泉州人,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温陵是泉州的别称,据说朱熹在泉州城北讲学时赞泉州“山陵独温”,泉州也因此被称为温陵。李贽以自己的家乡泉州为号自称为温陵居士。位于山东省苍山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兰陵镇,也同样名为“温陵”,其得名相传是因为高陵上遍生兰草的缘故。李贽撰写《金瓶梅》不仅仅是因其大写情欲需要隐匿作者身份,更主要的是他以耿定向为原型转换成书中人物西门庆加以揭露,这样必然不能直接以李温陵署名,采用他人并不熟知的温陵别称兰陵则起到瞒天过海的效果。
笑笑生的出处是,1582年耿定向丁忧在家,管志道(字登之,号东溟)也时来天窝聚会,但并不久住。到1599年,在李贽基本完成《金瓶梅》书稿之际,管志道自太仓寄来新刻《问辨读》一册,管志道游于耿定向之门,焦竑说他“平生锐意问学,意将囊括三教,熔铸九流,以自成一家之言。”(管志道墓志铭),其实管志道是三教归儒说的积极维护者。李贽对此很反感,尤其对他的谈问学兼谈道德更是鄙夷之至。李贽《焚书》增补一《与管登之书》:
“承远教,甚感。细读佳刻,字字句句皆从神识中模写,雄健博达,真足以超今绝古。其人品之高,心术之正,才力之杰,信足以自乐,信足以过人矣。虽数十年相别,宛然面对,令人庆快无量也。如弟者何足置齿牙间,烦千里枉问哉?愧感!愧感!第有所欲言者,幸兄勿谈及问学之事。说学问反埋却种种可喜可乐之趣。人生亦自有雄世之具,何必添此一种也?如空同先生与阳明先生同世同生,一为道德,一为文章,千万世后,两先生精光具在,何必更兼谈道德耶?人之敬服空同先生者岂减于阳明先生哉?愿兄已之!待十万劫之后,复与兄相见,再看何如,始与兄谈。笑笑。”
李贽回复管志道此一尺牍,可谓神品佳作。先读首一段落,读者会误以为李贽赞赏钦佩其佳作:“雄健博达”“超今绝古”,可谓是无以复加矣!但从“信足以自乐”之句,已透露出本文讥讽之意。大意是说:写道德文章,还不如写文学。李贽在这里对管志道的讥讽,表面看似乎是离题太远,其实李贽是在利用此话头透露其晚年的人生依托,阐述自己由道德文章向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写作转型。
此处之“笑笑”是对自己后半生人生旨趣追求的总结:既点出前一段落“信足以自乐,信足以过人矣”之快乐,又点出后面“说学问反埋却种种可喜可乐之趣”,实际上是李贽点出自己前半生写理论文章的乏味,对未来“精光具在”——即便是十万劫后仍能“与兄谈笑”的快乐。
《金瓶梅》书中管志道化身而为“卜志道”,谐音“不知道”,或是“不志道”。书中先后出现四次,首次是在第一回“热结十兄弟”的名单之中,卜志道在书中很快就死去了,从情节需要来说,是随着李瓶儿故事出现,随后情节需要死去一位人物,后由花子虚来填补。管志道原本就不是李贽主要的对手,因此,借用他的原型来起到几处串场的作用也就罢了,因此才取名“卜志道”。深层次或许还有:“不必知道、作罢、饶了他吧”这样的含意。此外,卜,取占卜的意思,以呼应于李贽写给管志道“待十万劫之后,复与兄相见,再看何如”这一谶语。
在浩繁书卷中锁定了《金瓶梅》的作者,也算是在沉郁冗长的庚子年中的一重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