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2月24日 星期三

    一片叶子的丰富内涵

    贺绍俊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2月24日   19 版)

        《一片叶子的重量——脱贫攻坚的“黄杜行动”》,王国平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12月,68.00元

        王国平的《一片叶子的重量——脱贫攻坚的“黄杜行动”》是写安吉白茶核心产地黄杜村的种茶脱贫、捐苗扶贫的故事的。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故事。王国平凭借他所具备的文学评论家、文学编辑和记者的多重身份,真是把这个感人的中国故事讲透了。他的文字丝毫不夸饰,不煽情,却富有感染力,他采取自然质朴的结构形式,不卖弄,不炫技,既把一桩新闻事件梳理得清清楚楚,又将这一故事的意义和价值挖掘得入木三分。

        “一片叶子的重量”,这是一个很精彩的书名。王国平的所有思考全都包含在这个书名里。的确,黄杜所发生的故事直接与一片叶子有关,它是通过发展种茶业而带来脱贫致富奇迹的。一片叶子就是指长在茶树上那一片片翠绿的叶子。一片叶子放在掌心,轻盈盈的一片,它的重量很轻很轻。但是,王国平却要通过这本书告诉人们,一片叶子的重量远远不是我们放在掌心感觉到的分量。他要以心为秤来称一称一片叶子的重量,他发现一片叶子承载着太多太多的精神内涵,它的分量是沉甸甸的。

        这片叶子包含着对脱贫攻坚伟大战略工程的理解。在黄杜万亩茶园基地,立着一块石碑,上边镌刻着十个大字:“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它告诉人们,这片叶子的功劳是让这里的人们脱贫致富。黄杜故事是关于脱贫攻坚的故事,但黄杜村人的脱贫工作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王国平将时间节点拉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黄杜村很穷,那个时候黄杜人想了各种办法摆脱贫困,但都失败了。面对贫困这座大山,黄杜人非常着急。但还有比黄杜人更着急的人。这个人就是当时担任溪龙乡乡长的叶海珍。她一直在调查研究,思考黄杜村最适宜种植什么东西。当她发现这里非常适宜种植茶树时,就开始为黄杜村绘制千亩茶园的蓝图。王国平详细记述了叶海珍在黄杜村推广种植茶树所经历的困难和遭遇的委屈。但即使困难和委屈再大,她也要坚持下去,因为她知道她做的工作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她的信念,她也把这份信念刻在了这片叶子上。王国平从黄杜故事中看到了最关键的一点,即我们实施的脱贫攻坚工程不是一个阶段性的政策,而是中国共产党施政纲领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想着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当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让老百姓脱贫,就成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中国共产党也是这样教育广大领导干部的,叶海珍就是其中的一位优秀干部。黄杜故事充分说明了,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片叶子才会起到富了一方百姓的作用。不妨把一片叶子就理解为一个人。为什么共产党干部那么看重一片叶子,不就是因为这片叶子关系着人民的幸福生活吗? 我们的扶贫工作是与一个又一个还未摆脱贫困的人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的政府提出精准扶贫,就是要做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多么伟大的人道主义! 在黄杜故事里,流淌着的是优美的人道主义旋律。

        王国平下到黄杜采访调查,他的采访很细致,一家一户地走访,像聊家常似地与大家交谈,他把身心都融进去了。所以他在绿油油的茶园里就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致。在他的眼里,每一个村民脸上的笑容就像是茶园里一片片翠绿的叶子充满着生机。因此他看到了大自然与人文风情的和谐相处,这就带来了他写作上的一个特点:他在茶园美丽的背景下来写黄杜人的感受。他尤其写出了一片叶子与一株大树之间的关系。王国平真实地记述了当年黄杜人的脱贫史,黄杜人很勤劳,在寻找脱贫的道路上是“屡败屡战”。这既说明黄杜人的不服输的韧劲,也说明光靠单枪匹马是难以取胜的。最后是乡政府出面勾画出种茶脱贫的蓝图,并把大家团结起来,长成一株大树,一片片叶子才有了生机。

        王国平笔下的一片叶子还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他发现,在黄杜村的一片片叶子上映衬出了黄杜人的美丽心灵。黄杜人懂得一片叶子与一株大树之间的关系,他们知道黄杜村的脱贫既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他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提出要向其他贫困的地方捐赠茶苗,于是黄杜故事续写起“一片叶子再富一方百姓”的新篇章。黄杜村的20名共产党员为捐苗都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党支部发起捐苗行动后,得到了全村人的响应,那时候,村支书走在路上,“总是有人拦住问:茶苗够不够? 我们家里有。”2018年,第一批捐苗共1500株,运到了三省四县,黄杜人还以“土专家”的身份把自己“特派”到这些地方,一直要保证茶苗种植、成活和管护。说到底,一片叶子称出了人民的重量。

        黄杜故事既有脱贫,也有感恩,同时还有新农村建设的未来远景。王国平专门辟出一章写黄杜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是如何越走越宽广的。过去他们依靠产茶脱贫致富,但他们并不满足于物质上的富裕,还要追求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当然他们仍然是在一片叶子上做文章,他们要通过一片叶子开辟出一种明媚、稳健的“茶生活”。黄杜人的生活一直与茶有关系,但过去的生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而现在他们要过的生活是“琴棋书画诗酒茶”。这是一种有质量的“茶生活”。在做这篇文章的人群里,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年轻人的身影。年轻人充满着青春活力,敏感于时代潮流,而黄杜村的年轻人更从乡村振兴中看到了未来和希望。黄杜村既是脱贫攻坚的榜样,也是乡村振兴的榜样,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完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它背后的逻辑就是“中国特色”的逻辑。黄杜故事充分阐释了“中国特色”的逻辑。

        这只是黄杜安吉白茶的一片叶子,却包含着如此丰富的精神内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