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2月10日 星期三

    医学人类学这样解读中医

    吴慧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2月10日   16 版)

        《中国经典医学的身体观与认知特征》,朱晶著,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12月第一版,60.00元

        中国经典医学的身体观与认知特征是什么?不看论述过程而以常识回答,那么答案比较可能是以形补形或辩证施治。这个预设的结论,让我不大有兴趣读这本书,而且生怕落入中西医比较的语境。但还是读完了。

        从内容看,它不是讨论中医的医学类书籍,而更接近以文化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的立场释读中医。讨论医学而采取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先天就放弃了实验室的数据理性,放弃了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体结构,也放弃了实验理性,同时似乎放弃了价值论的二元取舍。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倒是比较讨巧地避开了中西医之争的话题。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作者预设了一系列她准备回答的问题:

        如果中医是传统的,为什么它没有随着传统医学社会的消失而消失?

        如果中医是科学的,是否挑战了科学哲学对于科学和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如果中医的吸引力是潜藏在中国文化与哲学之下,那它何以在亚洲之外获得广泛的受众,而这些受众对中国文化仅有粗浅的理解?

        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作者朱晶把看待这类问题的视角从方法论上分门别类作了阐释,共归纳了六种视角。

        中西医的医学批评史

        这六种视角或路径有一定的前后关联,但并不代表严格的时间先后。

        第一种是还原论进路。这个视角以生物医学的框架作为参照,发掘中国经典医学的现代价值,是中医现代化的努力方向。中医现代化的努力,大多是在技术层面,通过利用药物分离、提取、临床试验等多种方式,对中药的有效性以及治病机理进行研究,并开发新药,目标是试图将中国的经典医学还原为生物医学。

        从草药中提取某种被西医证明有治疗作用的成分,将之药用,可以得到诊治效果,但脱离了中医理论概念后的草药,是以中药之名行于世合适还是以植物提取物药用更合适呢?以生物医学为参照的实证主义进路,利用生物医学的概念平台对经典医学进行建构时,无法还原经典医学中的医疗活动展开的场域,及其场域所处的社会文化体系。这类基于临床与科学证据支撑的生物医学研究自身存在局限,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层面也就遭遇跨文化的挑战。这种挑战,正是中西医在对疾病和治疗在概念、理论和方法上的理解沟壑所引发的。

        第二种是科学划界视角。这个视角包含一种递进关系,即中医是否可以作为补充或替代医学,而作为补充或替代医学的中医是否算科学。在这个视角下的讨论,多从中医是否能够接受生物医学中的标准临床实验的程序检验来进行判断。此外,科学哲学家还从哲学、历史、社会学、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的进路提出过各种划界标准,而对中医进行划界的结果并不一致,其中有一部分论断是通过技术调整来完成的,即关注已经被证明有效的疗法,回避对中医理论与概念的分析。这么一回避,也恰恰回避了现代科学对中医的挑战,无法调和科学文化对传统文化渗透所带来的矛盾。

        第三种是将医学放置在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中西比较。这个视角下,有一派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以李约瑟的工作为代表的研究,这个方法是将某项发现或发明作中西方类比,进而在共同的思想文明进程的直线坐标上标注上时间关系。李约瑟用他的庞大的研究体系,从古老的东方世界寻找世界文明的公约数,拥抱古老的中华文化。我觉得在这个思想轴上,李约瑟难题的提出是顺理成章的。另一种观念,是以席文和劳埃德(劳埃德为自己起的中文名叫罗维)对李约瑟思路的一些修改,不画那根世界文明的进程轴,而是在世界文明的直角坐标中为各种文明画不同的圆圈,进而讨论各种文明自身的与环境、历史之间的关系。

        第四是科学知识社会学视角。这个视角的研究方法是用建构主义对根植于社会制度和文化中的特定医学理论与实践进行个案研究,这个研究的前提是将医学作为社会活动,社会活动的目标与医学知识建立的内部目标一致,都试图通过预防或者治疗疾病以促进健康。在此视角下,医学知识也就被视作医学实践的内容。

        第五是医学人类学的视角。医学人类学从人类学的观点来审视包括生物医学在内的不同文化中的疾病和治疗状况,从实用主义的视角关注中国经典医学中的药物或者治疗中有现代价值的部分,将不同的地方和不同医疗体系看作独特的文化现象,以此探讨这个社会文化中的成员所共享的思考、判断和行动模式。这一视角从疗效出发,承认过程皆为治疗,并对其进行研究。这个视角和劳埃德的思路有相似的多元文化取向。

        第六是认知科学视角下的科学史与中国文化研究。这个方法,将中国传统文化置于当代认识论与认知科学的框架中予以重新审视和理解,也就是用现代理论去解析传统文化,进而解释中国经典医学。

        作者在综述部分整理了这六种方法和特点,其实我觉得,这部分内容甚至值得单独拿出来用大篇幅深入去写,也可以是一部很好看的中西医批评史。

        秋石方和安慰剂

        讨论中医时,秋石方常被用来作为案例研究。我在学生时代学习科学史的研究方法时,也读过孙毅霖、张秉纶合作的《秋石方模拟实验及其研究》,当时将它作为通过复原实验验证结论的研究方法来读。对于秋石方的研究,大多建立在按照记载的炼制法能否找到性激素上,这部书稿同样也举了秋石方为个案,但切入点完全不同。放弃对药物本身的追问,只追溯秋石方的成立过程,并以此展开对中医身体观的探究。这个研究角度确实为我们带来了新知。

        最早记载秋石方的是《周易参同契》,但具体不可考。到唐代和宋初的秋石,一般是矿物丹药,原来并不是小便。小便药用,最早则出现在南朝梁时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一般是直接服用或外用。内服的支撑概念是,认为人的真元随年龄渐长而耗散,包括从小便里排出,所以通过服用小便来补充遗失的真元。到唐末或五代,内丹理论兴起,同时出现了以小便炼制的秋石。宋初,以小便为原料炼制秋石的活动增多,结果秋石从炼丹术的产物转到医学领域,反而被排除在炼丹术外。到明代中期,秋石开始存在于养生意义上。到清中期,以食盐炼制的咸秋石逐渐增多,及至清末逐渐取代了以小便炼制的秋石。作者的结论是秋石方在经典医学中的存立变化,深受古人对健康、禁忌、生命、身体、宗教等观念的影响。

        文本提供的另一个案是安慰剂,与秋石方形成呼应。中国经典医学诊疗过程中,医家对病患的问诊,一般会包括生活环境、症状、个体的身体感受等内容,在互动之间,给予病人很多情绪上的关怀。文本在这里引入了西方临床医学上的安慰剂。安慰剂本身是作为检测药物疗效时的一种检测手段,作为对照组,用不含疗效的“药物”,通过双盲法给测试者服用。在实验过程中,人们发现服用了安慰剂的某些病人症状也得到了缓解。于是医学社会学就考虑生理-心理之间的关系。安慰剂为从病人的医疗经验和医生参与治疗探讨医学有效性的核心问题提供了途径,显示出身体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产生行动意向性的重要性,以及医学应该重新恢复到对身心关系的综合考察的必要性。

        作者在这里重申了医学人类学之父凯博文的观点,影响病人对疾病体验的道德和情绪因素,是治疗的核心问题,需要更强的优先性。也就是说,病人及其所在的家庭、临床实践中的医生、护士、助手或者其他医学执业人员之间鲜活的互动,才是医疗的中心问题。

        通过秋石方-身体观-诊疗过程中的医患互动,文本完成了对照研究,提出应该关注经典医学的社会文化蕴含,以及这种社会文化蕴含对于治疗和看病的独特意义,从而凸显经典医学认知方式的独特性。

        更有意义的结论

        这部书稿的整体架构思路,是从人类学的视角分析中医的身体观,以秋石方为例,从它的历史演变阐述中医怎样看待身体,随着对身体认识的变化,而有药物和使用场合的不断变化;又以认知科学的方法,由安慰剂引发的医学社会学的思考和探索,证明生理-心理-社会的疾病观念,从而重新审视中医诊疗过程中,医者对病患的全方位问诊,包括生活环境和病患心理等内容,进而表达中医认知特征中的人文关怀在治疗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这部作品预设了两个前提条件:第一是将论述的内容,集中在清代和清以前的经典医学,或者是还没有受到现代医学影响或融合的经典医学;第二是不作中西医之争的辩论。所持的立场是,不对经典医学的合理性进行辩护或试图合理化经典医学体系,即不作现代医学意义上的合理判断,而持互动主义,认为有关疾病和健康的医学,是由不同层次的现象构成,既有如器官、细胞、分子和基因等水平的生理现象,这些生理现象又会对思维、文化和社会功能起到约束作用,同时思维和社会文化也会影响到生理现象。作者持有动态的作用观。

        本书为秋石方和安慰剂两个个案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有意义的是,围绕秋石方展开的,是对身体观的呈现,也就是说,作者将秋石方的成立建立在中医身体观的概念之下,提供了立足中医而讲中医的立场。这是很耐读的。另一个个案是安慰剂和由安慰剂引出医学社会学理论,作者用以凯博文的医学观念为代表的现代理论重新审视中医,这里则跳出了前个个案的立场。两个案例的阐释上,有小小的跳跃之感。

        总体上,这是一部温和的作品。处理的材料涵盖的时间长,面也广,包含了中西多时间段上的医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等代表理论,作者试图尽量将事情说到滴水不漏,规行矩步,时刻以论据支撑,所以阅读起来需要一些耐心。从行文中,我读出这部书稿中的科学史研究的气息,而且时不时能够从行文中读出作者自身的理论偏好。在寻求理论的互证上,文本以现代理论阐释中医的认知特征,有李约瑟的影子。而在李约瑟和劳埃德之间,她应该是倾向于后者,承认了中国经典医学,或者说承认了每种文化的独特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