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2月10日 星期三

    一位民俗学者记忆中北京的春节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2月10日   12 版)

        北京市特级教师何大齐先生1940年生于北京,在绘画、书法、民俗学、文字学等领域均有建树。《北京的春节》一书由何大齐携子孙共同完成,从做花灯、吃糖瓜、抖空竹、放花炮、撒灯花、摇元宵……一一串起许多中国传统民俗与生活记忆,还原了一个个被现代生活节奏所忽略和抛弃的生活细节与情意。书香世家一门三代集体创作,这份饱含沉沉古意与乡愁的春节小礼值得永久珍藏。

        除夕团圆饭

        阖家团圆在除夕,鸡鸭鱼肉摆上席饺子出锅腾热气,火树银花冲天起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最难忘的就是过年。从腊月初八到二月二龙抬头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每个时段都有相应的庆贺活动,除去各种各样的祭祀神祖、祈福平安的仪式之外,大多以吃、喝、玩、乐为活动主题。而除夕的年夜饭,可以说是春节的重头戏。

        这顿年夜饭被称为“团圆饭”。老北京过去多是大家庭,祖孙三代在一起生活,甚至还有四世同堂,像老舍小说《四世同堂》所描写的一样,一个大家族,十几口人住在一个四合院里,同吃同住,长幼尊卑的礼数也多。一到年三十,家族成员都要赶回来,阖家团聚一堂,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除夕团圆饭,代表过了一个圆满的年。如果有个别成员在外,确实赶不回来,也要在饭桌上给留个座位,摆上碗筷,当作此人在场。

        团圆饭是一年中最丰盛、最讲究的,每道菜都有寓意,例如,餐桌上必有一条红烧鲤鱼,因为“鱼”和“余”谐音,也预示着“年年有余”;“四喜丸子”是在一个盆里盛着四个大大的红烧猪肉丸子,象征着“福、禄、寿、喜”四大喜事;一大碗红烧五花肉,肥瘦相间,色美味香,寓意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用砂锅清炖一只整鸡,热气腾腾端上桌,“鸡”与“吉”同音,象征“吉庆”之意;“烧羊肉”是把大块的羊肉用小火炖熟,捞出来风干去掉水汽,再用香油下锅炸焦,装盘撒上椒盐,真是太好吃了!为什么要用羊肉呢?因“羊”与“祥”在古汉字中是一个字,“祥”就是祈福的意思;摆在餐桌中央的是一个“八宝火锅”,里面的食材有荤有素,以熟料为主,炭火烧得汤水滚开,寓意今后的日子过得热烈欢腾。素菜必有“芥末墩儿”,这是下酒开胃的凉菜,北方冬季当家菜就是大白菜、萝卜,所以选上好的白菜心,圆圆的一截儿,浇上金黄色的芥末汁,倒上米醋、香油,可解油腻,颜色形状像金元宝,吃起来图个吉利。还有一碟“心里美”萝卜丝,用醋糖一拌,鲜红水灵,酸甜可口,吃起来嘎嘣脆,也是祈求来年日子有声有色,事事顺心。

        年夜饭的主食是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饺子的形状又很像一个个小元宝,也寓意着新年发财,元宝滚滚来。这一大桌子团圆饭,每样都有说道,里面满满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啊。

        我记得那时候快过年,母亲提前好多天就忙里忙外采买、烧制,到了除夕下午,全家都会动手参与做年夜饭,洗菜、和面、切肉、剁馅儿,真是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包饺子时,总是奶奶亲手和馅儿,因为饺子好吃与否,全在馅儿上。包的时候全家上阵,围着八仙桌一边说笑,一边干活儿,我们这些孩子也兴奋地跑出跑进,把包好的饺子一屉一屉往厨房里运送。

        待晚上餐桌饭菜摆好,按长幼就座,奶奶要坐在坐北朝南的正座,其次是父母、叔叔、姑姑,最后是我们这些孩子。吃饭也是奶奶先动筷子,然后大家开始吃喝,家庭的规矩是必遵的。饭后,我们打着灯笼在院里放鞭炮,要熬到初一凌晨,长辈给我们发了压岁钱,直到实在熬不住了,这才上床休息,在不绝于耳的鞭炮声里沉入梦中。

        放花炮

        爆竹声声响彻天,垂髫小儿乐开颜手持鞭炮忙燃点,仍从旧历过新年

        春节放花炮的习俗,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古代每逢腊月三十除夕夜,就会有一个叫“年”的恶鬼出来伤人,后来人们发现“年”怕红色怕火光,于是就想出了个办法对付它。在火药发明之前,人们用火烧竹筒,使之爆裂,就能产生光和声吓退“年”,后来有了火药和纸张,就用纸张卷成圆筒,装上火药,点燃爆炸,声音和火光可比烧竹筒强多了。但这毕竟是传说,所以防“年”的意识逐渐淡出,放花炮演变成为除夕制造喜庆的一种娱乐方式。

        进入腊月二十三以后,爆竹声连绵不断,尤其到除夕之夜,更是整夜噼噼啪啪地响个不停。北京上空爆竹声震耳欲聋,天空火光纷飞,全家男女老少都在院里看放花炮,耀眼的火花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

        我小时候每当快过年的时候,家中的长辈们就忙着置办年货,除了鸡鸭鱼肉蛋菜,绝少不了的是买一大堆花炮。听响儿的是大个头的二踢脚、麻雷子,小个儿的有小鞭儿、钢鞭儿,看火花的有炮打灯儿、起花、太平花、大钟花,还有一种叫“耗子屎”的小型滋花。这是一种两头尖尖、中间弯弯的小圆圈形花炮,因为外形像老鼠屎而得名。把小尖头掰掉,用香头儿点燃,就滋出火花,迅速旋转,因为小,所以不会有什么危险,这是小孩子们最爱玩的。大人们放二踢脚时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着,右手拿香点药捻儿,点着后只听“砰”的一声,二踢脚直蹿云天,在高空爆炸,随着一声巨响,一片闪光之后,就是“嘎嘎嘎”的回响传向四面八方。这个威力很大,小孩儿可不敢这样放,都是把二踢脚放在平坦的砖地上,拿一根长长的香,蹲下来小心地点药捻儿,一点着,转身就跑,唯恐崩到自己。放小鞭儿时,要把一整挂鞭炮先解开拆散,用手拿着小鞭儿的尾部,用香点药捻儿,向高空一扔,在半空中,“啪”的一声脆响。有时没有炸开,掉在地上,我就捡起来,把它从中间撅断,露出里面的黑色火药,再用香一点,“嗞”的一声喷出一道火光,这叫“放滋花”。

        整挂小鞭有五百头的、一千头的、两千头的,燃放时要吊挂在树杈子上,点着药捻儿后,噼噼啪啪响很长时间。之后地上会残留下许多碎纸屑,其中总有十个八个没爆破的,我都捡起来,放了滋花。

        除了放炮,放花也是少不了的。比如“起花”,放的时候要用手拿着,火药筒底部插着一根长长的苇子秆,起平衡作用。一点药捻儿,一道火光冲天而起,把暗蓝色的夜空划出一道金线,好看极了,这就是一个小型的火箭啊。

        “摔炮”是专为小孩儿制作的,外形是一个小纸包,一点五厘米见方,里面填入火药和沙粒,往地下一摔,小沙粒互相撞击,引燃火药爆炸,在地上啪啪作响。因为此物不小心受到挤压或掉落在地上,都会引起意外伤害事故,所以后来不再生产了。

        除夕夜晚最欢乐的事儿是全家聚在一起观赏放太平花。这个花可大了,二十厘米高,十厘米直径,上面有一个药捻儿,点燃后喷出金黄色的火花,足有两三米高,形成一把大伞状,全家人围观,拍手喝彩。这样的场景直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老北京有句俗话说“姑娘爱花,小子爱炮”,我就是那爱花炮的小子。

        迎财神

        财神爷在中国是主管人间财源的神灵,一直受到老百姓的尊崇和供奉,其中寄托了人们企盼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大吉大利的美好心愿。

        说起来,财神爷的来历很复杂,而且不止一位。首先,中国自古供奉的财神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各有一个,也就是说要供奉的是五个财神,这也是财神爷的画像不一样的原因之一。其次,财神又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像范蠡、管仲就是文财神,关羽、赵公明就是武财神,自然相貌穿戴也各异。文财神以范蠡为例,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国后,不要功名利禄,请辞回乡务农。他庄稼种得好,后来又去经商,因为博学多才,头脑灵活,做商人也非常成功。范蠡发财后施舍周济贫苦大众,做尽善事,后来生意人皆供奉他,尊之为文财神。一般的平民、商户供奉他,都是希望招财进宝,求身安富贵。

        武财神以关羽为例,他忠诚义气、坚贞不渝的品德家喻户晓。尊他为“武财神”,是因为他不为金钱财宝所动,疾恶如仇,与世间贪财忘利之人不共戴天,所以一些名门富豪都供奉他。

        在除夕夜,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迎财神。吃罢年夜饭,家里的大人都彻夜不眠,等着接财神。说是财神爷,其实就是一张原始木版画,是用手工一张一张印制的财神像。画面中间为线描人物,两旁写着“添丁进财”“祈求平安”等吉祥话。送财神的是一些贫家子弟或小商贩,他们用低价趸来这些纸制品,走大街串胡同,挨家叩门,在寒冷的除夕之夜赚些钱。他们高声呼叫:“送财神爷来喽!”有钱人家当然立马掏钱迎财神进门,这不能说“买”,得说“请”,表示恭敬,挑选与自己门户相配的、心仪的画像,希望富上加富,来年财源滚滚,有时还要多给小贩些零钱,图个吉利。穷人家也求之不得迎“财神”进门,几个小钱儿,托个盼头儿,希望财神真能降福,来年能有些改善。所以这一晚上送财神的生意不断,最多可接十几张。钱不多,不过是买希望、求富贵、图吉祥。

        到了初二“送财神”,把除夕夜接到的财神像供奉在祭案上,全家边行跪拜大礼,边颂祝词:“香红灯明,尊神驾临,体察苦难,赐福百姓。穷魔远离,财运亨通,日积月累,金满门庭。”祭案上摆上各种水果、糕点,点上香烛,全家老小依次行礼,最后燃放鞭炮,把财神像焚化,烟灰飘飘升天。午餐必食猪肉、青韭、菠菜馅儿的馄饨,美其名曰“元宝汤”。这个夜晚就在这求福、祈财、盼神佑、图红火的美好愿景中度过了。当然,仪式的时间很短,接下来过年的重要活动,如回娘家、逛厂甸,都要等着进行呢!

        贫家小儿来叩门,除夕之夜送财神吉祥如意迎富贵,盼望新年捧金盆

        穿新衣

        小的时候,特别盼着过年。新年到来,家里家外到处都是欢乐喜庆的气氛,有隆重的祭祖仪式,有丰盛的年夜饭,有拜年时亲友团聚的愉悦热闹,有长辈给的压岁钱,还可以逛厂甸庙会,买到各种各样的玩具,风筝、空竹、风车等等,还能放鞭炮,看花灯。总之,那真是由着性子玩啊、吃啊,真是一年最快乐的时光。

        这么多欢喜的事儿,其中还有一个重头戏:可以穿一身新衣服。

        旧时的北京人们生活水平是很低的,穿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孩子本来就好动,蹬梯爬高儿,所以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要想穿整洁漂亮的新衣服,只有等到过年了,由此可知这件事在孩子心中有多重要。

        过年穿新衣服,也是我国古老的民俗传统。宋朝《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每到这一天,大家都穿得干干净净,到处去游逛。民国时期《平谷县志》中也记载,正月初一“卑幼盛装,拜尊为长寿”,是说大年初一都穿上新衣服,给长辈拜年的习俗。所以穿新衣也成了过春节一系列民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吃年夜饭、逛厂甸一样,是春节喜庆交响乐中的一曲。多姿多彩、五颜六色的新衣,衬托着人们洋溢的笑脸,把节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烈,为这一古老的节日带来了更多的祥和欢乐。

        小时候做新衣,都是父母到卖布的店铺挑选布料,大都要选有喜庆吉祥意味的颜色,买回后先浸泡,让布料缩水,然后母亲给我们挨个儿量体,尺寸要稍大些,因为我们都正在长身体,衣服没穿几个月就小了。我记得母亲把布平铺在炕上,一件件用粉笔先画线,再用剪刀裁下来,然后一针一线密密缝制。很多次我从梦中醒来,看到母亲还在做活儿。做一件新衣要费很长时间,做成了先让我们试穿,哪里不合适还要修改。我从小就体会到做件新衣是多么不容易,那时又是多子女,一件一件全靠手工缝,母亲付出了多大的辛苦啊!后来家中买了缝纫机,做起来快多了,有时夜晚睡眠中还能听到缝纫机的嗒嗒声。

        正月初一早上,母亲已将忙碌多日的新衣放在枕边了。早晨起来穿上衣服,忙不迭去照镜子,心里那叫一个美呀。这就应了那句俗语“人逢喜事精神爽”,见了家里其他长辈、街坊四邻,作揖拜年都觉得神旺气足。到亲朋好友家走访,人见人夸“瞧这孩子多精神啊!长得水灵灵的”,这就是“人靠衣裳马靠鞍”吧!

        大年初一换新衣,吉祥红色最相宜辞旧迎新盼福到,出门拜年心欢喜

        初一拜年

        正月初一拜亲朋,长幼有序各不同作揖叩头道吉祥,恭贺新春乐融融

        拜年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是辞旧迎新、互相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拜年的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汉代就有了拜年这一说,到唐代开始盛行起来,上至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芸芸众生,到了农历正月初一,都要相互拜年。宋朝诗人郑刚中诗里就写道:“村巫吹角天将晓,里巷拜年争欲早。”可见这新春拜年,乃是开门第一件要事。除夕守岁到交子时刻,就是大年初一了,天亮后孩子们要换上新衣服,大人也都穿戴整齐,梳洗打扮好,新年新气象,图个好兆头。我小时候要先给家中辈分最高的奶奶拜年,双膝跪地行叩头礼,祝奶奶健康长寿,然后依次给父母、叔

        叔、姑姑行礼,因家里长辈太多,所以除奶奶之外,其他长辈就都行作揖礼了。作揖时要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左手抱右拳。因为右手是攻击手,包住以示善意、真诚、尊重,这不能错了,要是右手抱左手是不吉利的。抱手后上下摇动,上过头,下过膝,祝家中长辈吉祥平安,万事如意,家中拜完走出院门,遇到街坊邻居,都要相互作揖道贺,“过年好”声不绝于耳,一派喜庆祥和。我家亲戚朋友多,要在除夕前准备好拜年礼物,在西四牌楼路西的“福兰斋”,买好若干点心匣子,到每一家都不能空着手。除了点心匣子里的“细八件”,还要买一些茶叶、水果、酒等,提的东西因人而异,有选择地送。初二就要到外公外婆家去了,那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见到外公外婆,先跪地叩头,口中还要说着祝二老

        长寿等吉祥话,外公外婆总是笑不拢嘴地夸奖一番,接着就给压岁钱,见到舅舅、小姨也要作揖行礼,大家其乐融融。到外婆家是要留下吃午饭的。外婆家的年菜和我们家的可不一样,别有风味。我特别记得有一道素菜,是用豆腐丝和胡萝卜丝加上各种作料炒制的,晾凉了撒上熟芝麻,端上饭桌香味扑鼻,太好吃了!

        老北京拜年礼数可多了,男人见面相互左手抱右拳作揖,女人见面要右手按在左手上放在右侧腰间摇动,腿还要半蹲下,这个礼节叫“拜拜”。见长辈一般是行叩头礼,平辈相见互相作揖或拜拜,当然像我家长辈多,对上一辈也就改良成作揖了。到了重要的亲朋家,先向佛像三叩首,再向祖宗牌位和影像三叩首,然后才向屋内各长幼依次行礼。拜年时也要注

        意不说忌讳的事,如生病、死亡、离婚等等,都要回避,多说快乐高兴的事儿,多用吉祥词语。

        通过拜年,把一年中很少见面的亲戚朋友都走了一遍,可以增强感情,融入亲情,相互关怀,相互祝福,是老北京融洽人际关系的极好时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随之变化,传统的拜年方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代之以手机微信拜年。话语依在,但似乎人情味就淡多了。

        (本文摘自《北京的春节》,何大齐绘著,北京出版社2021年2月第一版,定价:128.00元)

        (本版文字由燕婵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