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1月27日 星期三

    “忠实听书粉”,让“有声阅读”成为文化好声音

    郭元鹏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1月27日   19 版)

        喜马拉雅联合《南方都市报》最近发布《2020有声阅读城市榜单》。结合喜马拉雅大数据,综合对比全国300多个城市的用户在人文历史、娱乐生活节目的内容偏好、付费意愿以及公共阅读关注度等方面的数据情况,形成1个总榜、6个分榜,呈现城市有声阅读的全景图。榜单显示:长三角、珠三角用户是“忠实听书粉”。

        “纸质阅读”少了,如何才能重拾“文化馨香”?这是最近这几年文化圈子最担心的事情。为此,全国范围都加大了传统书店、传统图书馆的建设,希望用这样的方式留住“阅读的背影”。我们需要打造“书香时代”,但是,对于阅读方式的变化,也不妨以平和的心态对待。

        这次《2020有声阅读城市榜单》的发布,让我们看到一个近乎“完美的结果”。不是“没有人阅读了”而是“阅读的方式变化了”。通过城市活跃听书人数、付费听书人数等指标加权计算,发现长三角、珠三角用户是“忠实听书粉”。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浙江省嘉兴市,该地区用户活跃收听时段集中在下午。位列第二到第十位的分别是中山、广州、潮州、金华、东莞、苏州、镇江、杭州、北京。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是内容消费的中坚力量。其中,北京位于“最具内容消费力”城市首位,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紧随其后。付费人群最爱购买有声小说、教育及人文类节目。

        “有声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出了这样几个亮点:其一,是“付费听讲”接受程度在提升,很多人愿意为“精彩内容”支付费用,有固定的费用开支计划;其二,是“忠实听书粉”粘合度越来越高,不少喜欢“有声阅读”的市民,已经坚持了很多年;其三,是对优质内容的追随,不少喜欢“有声阅读”的市民,遇到优质内容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而且优质内容的播放率在提高,上榜城市用户对“中国史”“国学名著”最感兴趣,四大名著、《诗经》《道德经》等内容受到用户欢迎;其四,从参与“有声阅读”的时间来看,大多都是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这说明人们在休闲的时间,已经有不少开始告别灯红酒绿和推杯换盏,愿意静下心来享受“有声阅读”的惬意。

        不是只有“纸质阅读”才叫阅读。随着阅读方式的变革,我们已经迎来了更多方式的阅读,电子产品丰富的时代,要实现文化事业的“红袖添香”,就需要进一步提升“有声阅读”之类阅读方式的内容质量,让新的阅读方式成就文化事业的繁荣。要鼓励拓展“阅读方式”,要打造网络“文化晴空”,让“有声阅读”之类的阅读载体满足公众不断提升的阅读情怀。

        “忠实听书粉”越来越多,让“有声阅读”成为文化繁荣的好声音。阅读方式虽然变了,但是阅读留给我们的绝不是一个“孤单的背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