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1月20日 星期三

    沉思往事立斜阳

    ——读《生命的思与诗——冯至的人生与创作》

    于青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1月20日   20 版)

        《生命的思与诗——冯至的人生与创作》,王邵军著,人民出版社2020年12月版

        上个世纪的一段时间,文坛有一种呼吁,希望作家学者化。这里面隐含着一种期待,期待我们的作家作品更加有思想有内涵。其实回望现代文学领域,学者型作家不乏其人,冯至就是其中一位。

        在现代文学作家群中,冯至是独特的。1935年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冯至:“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朱自清也曾说过他的“叙事诗堪称独特”。抗日战争时期,冯至先生的《十四行诗》在广西桂林出版,在文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十四行诗》之后,冯至又完成了散文集《山水》和诗性小说《伍子胥》《杜甫传》。从冯至这些代表性的作品中,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文字的美感与诗意的优美,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取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与对生命哲学的阐释。而从20世纪中西文化融合交织的大背景来讲,特别是在对德语文学研究方面,冯至更是其中显著的代表人物,是真正的“世界性学者”。因此,倘若评价现代文学,尤其是现代诗歌创作,对冯至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由于诗人的独特性,冯至逐渐被研究者重视。起初,冯至自敛和严谨的学者风格,使得他在文坛上并未受到十分关注,对冯至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作品的研究上,尤其是对《十四行诗》的解读。后期,以冯至为研究对象的传记、评传才逐渐多了起来,而其中,最早系统研究冯至的第一部专著,是1992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命在沉思——冯至》。冯至的女儿就曾经回忆说,“我想起1992年末,父亲在病中,我把第一本写他的《生命在沉思——冯至》一书拿给他,他翻看后对我说:‘这个年轻人很聪明,他是根据我的作品写我的。’”

        这个年轻人就是作者王邵军。今天,他再次丰富和拓深了冯至的学术研究,写出了一本更加厚重的新书——《生命的思与诗》。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细节生动、脉络清晰,对冯至先生的文学成就做了全方位的评述。给学者型作家写传记,很难出彩。能被传主肯定的传记,也一定是经过了作者多年研学的沉淀。近30年过去了,先生虽已仙逝,而其精神仍然影响着作者。

        对冯至先生从不间断的研究,兼之人生阅历愈加厚实,理解与感悟更加的深入,这些驱动着作者,再次集学术实力和学养,在前书的基础上,重新丰富和充实了冯至一生的文学和学术成就。现在读罢,仍旧是冯至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上乘之作。我们可以套用当年傅雷先生评价张爱玲时的句式,这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又一新的收获。

        思想的厚重、洞见与深邃,是跨越时代鸿沟的。冯至的作品中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其思想的张力与穿透力,甚至在我们这个年代,表现出更强的冲击感与解释力。一个作家及其作品,在出现若干年后被重新发现或重新重视,文学史上并不鲜见,如冯至喜欢的里尔克、荷尔德林等,即属此类。正是因为受这些西方哲学文学和影响,使得他不断地否定反否定,进而自我断念超越蜕变,构建了自己精神王国;对杜甫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又唤起了他的爱国情怀和人民性。这些使得冯至对时代展开了既“介入”又超越的思考,对宇宙、自然充满神性的凝望,对人的存在的本质探询,为人们新的发现、新的重视的可能和重新阐释的可能。这种既与时代有所联系,又超越了对世界一般意义的观察与思考,使其卓然于人群之外,因而冯至显然属于那种若干年后被发现、时间愈久愈有价值的作家。

        尽管冯至生前已受到鲁迅、朱自清等人的高度评价,被李广田称为“那在平凡中发现了最深的东西的,是最好的诗人”,但从现代文学的研究来看,对冯至的关注与评价,显然是不够的。著名诗人学者郑敏在2015年就这样评价冯至:“我认为他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说他的诗独步诗坛也不为过。”

        《冯至评传》的最突出的特点,一如传主冯至先生所肯定的,是“依文见人”“循诗写人”,是从冯至先生的作品本身,来解读、探索传主精神世界,从而从内在的心理逻辑中,探索一个诗人的思想内涵。在内在生活领域,冯至先生巨大的耐力和学者式的探索,使他与众人区别开来。他一生读书、思考、写作,没有传奇色彩,没有大起大落。因而,冯至的传记写作,更多的是“描述”,而非“刻画”,通过对他一生几个重要过程的描述,揭示是什么促使他产生了这样的精神和作品。仅就这一点,写作冯至先生的传记,就是一项重量级的学术研究。

        在“循文见人”的基础上,作者又加入了时空地理的研究元素,导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借助文学地理学的理论、视角,更多地回归到作家经历和创造的生命现场,将冯至放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家族家庭环境、朋友圈对其影响等方面,挖掘是什么催动产生了冯至的思想及其作品,剖析一个诗人学者的自我蜕变与之所以独特的根源,更为系统地呈现了冯至思想精神轨迹。这种文学创作特别是人物传记的撰写中体现的“大历史观”和从人物“外围元素”入手的创新手法与路径,非常值得肯定。

        尤为可贵的是,作者对一些学界大师级名人给予冯至的影响做了更多析解。冯至一生中对他最有影响的作家是里尔克、歌德和杜甫。作者将这几位文学、哲学大师对其影响,分别进行了探讨,进一步挖掘了冯至的精神渊源。冯至的主要学术著作《杜甫传》《论歌德》等都贯彻“洋为中用”的精神。他说过,“我们搞外国文学,并非为研究而研究,也不是为外国人研究,而是从中国的需要出发去研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为发展社会主义提供借鉴”“学外

        国文学的人要懂得中国文学”。这个观点是冯至非常鲜明的观点。

        作者层层剖析,逻辑严密,把一代学者的成就从人类文化传承的共振中找出了节点,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冯至先生深邃的思想和丰厚文学成就。从冯至一生中可以看出,其精神的探索历程,代表了我国现代知识分子个体意识的萌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现实的碰撞与融汇。冯至思想的精神轨迹值得更为系统的总结和研究。他自我精神探索的独特性,恰恰在于他的自我克服与不断否定。从早期的孤独、隐忍、坚守,到后期的蜕变、再生,展示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轨迹。这些探索,似精神之光,引领冯至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也引领后人的思考和借鉴。

        冯至给自己的文章起名《立斜阳集》,源于他喜欢的纳兰性德的词《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睹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因嫌“残阳”过于衰飒,冯至便改为“斜阳”,在《立斜阳集》序言中,他写道:自念生平,没有参与过轰轰烈烈的事业,没有写过传诵一时的文章,结交的友人或熟人中,没有风云人物,也没有一代名流。有些人和事,或长期共处,或偶然相逢,往住有一言一行,一苦一乐,当时确实觉得很寻常,可是一旦回想起来,便意味无穷,有如淡薄的水酒,只要日子久了,也会有几分醇化。恨不得能让时光倒流,把那些寻常事再重复一遍。若把“残阳”改为“斜阳”,则更适合我的心情,因此我把这部集子叫作“立斜阳集”。

        这种独自面对世界的心态,正是现代个体的人性特征。冯至的一生,就是渴望寻求真正的精神栖息地。这是冯至追寻生命意义的起点,也是他为之追寻一生的终极。

        《生命的思与诗》写出了这样的冯至。通过这本传记来认识冯至,了解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练,学习他们“从不间断的思考”,进而寻找到思想的闪光点,引发内心的共鸣与思考,以此抵抗时代的变局、功利、浮躁、焦虑等,从这个意义来讲,本书是非常值得一读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