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东方莎士比亚”美誉的汤显祖,其戏曲作品早已影响到全世界。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范围内隆重纪念为世界文化做出巨大贡献且同时逝世400周年的三位作家,其中就有汤显祖。戏剧理论家郭汉城先生早在1983年即已指出:“外国有莎士比亚学,中国已经有《红楼梦》学,也不妨有研究汤显祖的‘汤学’。”多少年来,汤显祖研究成果汗牛充栋,可谓形成了“汤学”研究的宏大态势。但要从众多的汤显祖研究著作中聚焦新视野开辟新思路,却并非易事。
汤显祖的戏曲文本,既是演出的脚本,又可作为案头阅读的文本。就阅读文本来欣赏汤显祖的戏曲文本,可以弥补未能观看戏曲演出的不足。所以,对汤显祖戏曲文本的探析,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近读王琦女士《汤显祖戏曲文本叙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作为整体性的研究,如何以某一叙事主题统摄汤显祖的五部戏文,这是颇费思量的问题。对于文本分析,作者另辟蹊径地运用整体性考察视野,将汤显祖的五部戏曲作品整合为一个逻辑贯通、血脉相连的有机艺术整体,对全部戏曲文本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将中、西方叙事学理论有机融合,综合运用了多种研究视角以求深入挖掘其中的叙事特点与叙事风格。
这本著作把五部戏曲文本表层叙事主题归纳为“情的历险”:《紫箫记》是情的分叙与并置,《紫钗记》是情的裂变与聚合,《牡丹亭》是情的突破与复归,《南柯记》是情的铺展与收束,《邯郸记》是情的起伏与幻灭。把五部作品统摄在“情”的主题之下,以此建构一个彼此印证且相互映发的能够揭示五部戏曲作品一以贯之的隐含的意义,而这正是符合汤显祖建构其戏曲大厦的初衷。
王琦把“临川四梦”标示为人生四个阶段的情感特征:青春期(紫钗记)、青年期(牡丹亭)、壮年期(南柯记)和老年期(邯郸记)。四个“梦”共同反映出人生四个不同阶段的情感状态。这四个阶段的情感相互依存互为支持,呈现出规律性的内在连贯机制。相比于其他论者以春夏秋冬四季比喻“临川四梦”,王琦的人生四阶段的寓意更为贴切和准确。
就“临川四梦”来说,尽管《牡丹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远在其他“三梦”之上,但是,王琦以叙事学的视角审视,认为其余“三梦”在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时间、空间等很多层面都有各自的叙事特色,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牡丹亭》。这样的结论对于读者整体地理解“临川四梦”极具启发意义。
用叙事学的理论分析汤显祖戏曲文本,前人已经有一些成功的尝试。王琦此著在运用叙事学理论方面,并不完全袭用前人的常见角度,而是自有会心地发掘开拓。著者综合运用中、西方叙事学理论与方法,全面系统地观照汤显祖戏曲文本中包括曲文、宾白、科介、作者题词、下场诗以及文本蕴含的图像和声音在内的所有叙事性要素。试图透过五部看似独立的戏曲文本之表里,窥见其背后潜伏的一脉相承、异中见同的叙事主题、叙事策略以及叙事亮点,凸显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特有的叙事风格与叙事策略。
研究特色在于分合有致、融合中西、比较视野、语—图互动以及时空兼顾。其中的人物塑造、叙事策略、梦叙事、叙事时间、空间叙事、听觉叙事等,都可以说是王琦在运用叙事学理论剖析汤显祖戏曲文本时会心独到的别开新面的创见。正因为把汤显祖的五部戏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王琦巧妙地运用叙事学理论进行分析时,做到了既有整合,又有比较,既揭示其整体特征,又展现其特性面貌。
就叙事学视阈来看,汤显祖戏曲文本人物塑造的成功,在于他塑造了一系列圆形人物,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父女、陈最良、《邯郸记》的卢生、宇文融等。这部著作所论人物感知视角的“摹索”法(即多维交叉感知法),大体上相当于西方叙事学理论的“限知视角”。而专名暗示与粘连法、多视点人物聚焦法等手法的综合运用,又使人物显现出独特性与生动性。
“临川四梦”本身就在写梦,论梦叙事,探讨“四梦”的材料来源和生成原因,这是分析梦叙事的第一步。从对四梦中梦材料的选择与组合机制的梳理中,王琦发现四个梦叙述的深层原因皆源于梦者对现实境遇的压抑与不满,述梦正是要发掘梦中人内心深处的欲望与需求,结合着汤显祖梦叙事中时空流转的流动性的叙事特征的分析,王琦揭示了汤显祖写梦的深层原因。
在探索汤显祖戏曲文本中的叙事时间时,王琦详细探索叙事时间中的“预叙”“插叙”等技巧,从时序、时长、时频三个层面探讨了汤显祖戏曲文本叙事时间的多维性及其运用策略。关于空间叙事,她从五种独具特色的叙事方式中揭示汤显祖的叙事技巧,即地理空间、花园空间、梦境空间、记忆空间和图像空间,敏锐地抓住汤显祖特别巧用艺术心思的花园空间,揭示出人物活动的空间与独特内蕴的关系。对于听觉叙事(声音叙事)的分析,大概之前不曾有太多研究者注意到:戏剧演出是有音响的,但是仅仅读戏曲文本,便听不到音响,只有通过文本中的“音景”描写,来“聆察”文本所描述的“音景”空间与图景。王琦独辟蹊径地抓住听觉叙事中“音景”这个概念,对汤显祖戏曲文本中的“音景”描写进行了深入分析。
总之,在用叙事理论观照汤显祖戏曲文本的分析中,这部书让我们看到了许多新收获。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