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1月06日 星期三

    一座民间公益图书馆的兴衰故事

    刘锦华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1月06日   05 版)

        2012年5月30日,《中华读书报》公布了第2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十大读书人物”,“绿云书庵”和刘易馆长的故事赫然出现在书博会专刊上,寄托两代人助人情怀的绿云书庵第一次与《中华读书报》有了交集,而我更幸运,早在2011年的冬天,我就与“绿云书庵”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一年我刚踏入大学校门,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好奇,我加入了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青协”)和文学社,想把我的一腔热情倾注于公益和文字之上。我人生所走的每一步似乎都与书籍离不开,即使是在青协,也是在负责出版会刊的《跫音》杂志策划中心这个部门,巧合的是,“绿云书庵”正是这个部门所负责联系的服务点,于是那年冬天,我第一次来到了这个心心念念的读书之地。

        “绿云书庵”离我的大学很远,每一次到书庵做志愿活动,都要在美好的周六早早地起床,搭上那辆拥挤不堪的20路公交车,摇摇晃晃地跨过黄河,路过《读者》杂志社,到兰州雁滩家居市场公交站下车,再走一公里的路才能到达。老实讲每次带其他志愿者这样“不远万里”地奔波我都心怀愧疚,但每次志愿活动结束后大家都毫无怨言,反而都被书庵的故事所感动不已。

        刘亚之先生的遗愿

        “绿云书庵”源于刘易馆长的父亲刘亚之老先生的一个遗愿。

        老先生生前是甘肃著名的“农民科学家”。他所发明的“一开二缓三短剪”苹果矮壮修剪法吸引美国、日本、苏联、波兰、匈牙利等10个国家专家学者前来学习。他的果园先后吸引竺可祯、郭沫若、钱正英,还有柬埔寨首相宾努亲王前来参观。作为兰州仅有的一名代表,他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第一届科学大会,是甘肃省劳动模范,国家五十年林业劲松奖获得者……更为难得的是,老人一生自甘清贫淡泊,常以普通农民自居,又宽容大度,包容世间疾苦,无私地播撒赤诚爱心。

        刘老一生以书为友,以书为师,1999年,他在《甘肃画报》向社会公布了自己晚年的唯一心愿——希望能将自己拥有1万多册书籍的个人书斋辟为民间公益图书馆,以回报社会,服务人民。可惜的是,终因年迈,未能实现。老人临终前立下遗嘱,要求其独子刘易必须创办“绿云书庵”,为更多的人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用知识陶冶陇原儿女。在这份遗嘱里,刘老未提及一句家庭和儿女,内容尽是国家社会的大事,忧国之思跃然纸上。2005年7月,刘老以93岁高龄谢世,刘易馆长恪守孝道,为实现父亲遗愿开始着手筹办“绿云书庵”。

        刘易馆长恪尽孝道圆父梦

        在老人去世之后,刘易馆长便开始着手筹办图书馆。为此他做了几项准备,一是专程前往北京拜望了崔乃夫、刘冰、聂大江等几位原兰州大学的老领导,获得了他们的肯定和支持;二是多次到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天一阁、岳麓书院学习取经;三是走访了市区有关部门及相关社区,了解社会需要,寻求社会帮助,并邀请了省图书馆和兰大图书馆的老师指导编目。

        筹办一所图书馆并不容易,刘易馆长面对着重重的困难。一方面是刘老的藏书主要以农业科技类为主,想用这些藏书建起一个图书馆明显不够,另一方面是资金困难,即使拿出所有积蓄依然捉襟见肘。正当刘易馆长一筹莫展之时,兰州市政府的道路拓建工程开始了,而馆长的家正好在拆迁范围内,政府给了足够的拆迁补助,这一下子就解决了两大难题。

        刘易馆长把这笔政府占地补偿金和自己的生平积蓄共40万元全部拿了出来,其中20万用于购买新书和刘老先生故居的重修,另外20万在雁滩建了一个四合院,用房子的租金加上自己的退休金,作为图书馆的日常运转费。经过3年的努力,一个具有兰州民居特色的四合院式的民间公益图书馆建成了,占地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60多平方米,有房舍20多间,农艺出身的刘易馆长还亲自在四合院内栽种了各种花草树木,设计了桥水山石、花鱼幽径,整座图书馆显得错落有致、优美典雅,宛如世外桃源。

        2008年9月14日,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为了纪念父亲,刘易馆长依然延续着之前的名字“绿云书庵”。他始终记得父亲临终的遗言:“创办的图书馆不是你个人的,是人民的,是大家的。”“绿云书庵”坚持对外免费开放。这一消息传开后,短短三天时间,就有上百位市民慕名而来。开办一年后,已接待读者2万多人。

        走进“绿云书庵”,可见馆内设有图书阅览室、甘肃文史图书室、报刊阅览室、书库、办公室和刘亚之故居陈列室。值得一提的是,书庵还专门开设了一间少年儿童阅览室,因为书庵所在的地方属于城乡结合部,附近居住的多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大都忙于工作,无暇关照孩子的课余生活,而“绿云书庵”,就是这些孩子的第二个家。每天下午4点半,孩子们人未到嬉闹声先到,他们一蹦一跳走进书庵,或在阅览室看书,或在自习室做作业,书庵的存在,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场所和阅读环境。

        刘易馆长曾自豪地说:“父亲没有给我留下巨额的金钱,但留下了别人没有的财富——1万多册书,留给了我回报社会的人生信条。”自图书馆开放之后,刘易馆长就没有了节假日,哪怕是大年初一。他坚持全年365天都免费开放,这是考虑到很多打工人员节假日无法回家团圆,为了给他们排遣孤寂,充实生活;自图书馆开放之后,“坚守岗位,看护书籍,陪伴读者,传承知识”成了刘易馆长的每天的日常,他始终坚持“草根开办的草根图书馆为草根读者服务,为孩子服务,为弱势群体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每天为书庵各项事务忙个不停。最初刘老对儿子不放心,怕他把藏书据为己有,但刘易馆长不但让父亲毕生珍藏的书籍发挥最大的作用,让“绿云书庵”成为许多兰州人心中的精神家园,更让书庵走向全省,甚至走向全国,成为卓有影响的民间图书馆典型,而我也有幸参与了这一过程,并担任了打头阵的角色。

        我与绿云书庵

        初到书庵,我兴奋异常,在与刘易馆长的交谈中,我发现这位学识渊博、平易近人的老人身上,散发着一股让人折服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深深地触动了我。从那以后,我便跟随馆长在爱心公益的路上奔走,乐此不疲。

        刚开始,我只是带领其他志愿者到书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忙打扫打扫院子,装订装订报刊,登记登记新书,给前来看书的孩子取一下书,为前来捐书的人做一下登记,冬天则帮馆长清理冰冻的池塘……渐渐地,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天堂般的读书圣地,即使我们在书庵午餐只吃着榨菜配白馍馍,即使每次回到学校时夜已降临,即使我只能享有一天的周末时光,但书庵好像有一股神秘的力量,让我为她折服,为她沉迷,为她竭尽全力。

        也许是出于这份用心,不久之后我便成了馆长的得力助手。有感于刘易馆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闹市中的文化阵地,坚持为附近群众,特别是农民工子女服务的高尚情操,我暗自决定要将这块文化阵地推之于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关注它。

        彼时博客盛行,每次收到捐书,馆长都会让我在“绿云书庵”博客上发一封感谢信,我由此得到了启发——为什么不用宣传速度更快、传播面更广的微博来推广“绿云书庵”,好让更多的人了解书庵、支持书庵呢?我的提议得到了馆长的肯定,于是他便全权让我去做这件事。

        回到学校之后我很激动,一天的劳累早已抛至脑后,即刻注册了个人账号“兰州绿云书庵青年志愿者”,通过发布与书庵相关的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来介绍“绿云书庵”;同时重整书庵的官方微博并申请官方认证。经过我的一番努力,“绿云书庵”渐渐得到更多网友的关注和支持。

        后来我想零散的介绍并无法让网友对书庵形成基本的认识,于是我认真总结书庵的特点,在深思熟虑之后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兰州绿云书庵有何特色之处?】1、它是民办图书馆,并非国家公办;2、它服务广泛,老年、中年、青少年皆为其服务对象,但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及其子女受益尤多;3、借书都不需要借书证,也不要押金,完全是免费的;4、为孩子们创办免费补习班;5、只接受捐各类图书,不接受捐钱;6、环境宁静清幽。

        微博发出之后,眼看着转发量寥寥无几,我便给兰州当地媒体工作者及全国知名文化人士发去私信,请他们共同关注“绿云书庵”。很快,呼吁得到了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政府新闻办、甘肃省广播电视局、甘肃省律师协会、甘肃共青团、《中国企业家》杂志、健康时报、新浪微博甘肃官方微博、微博公益官方账号等官方平台的关注,也得到了兰州电视台主持人郑琬、扎西拉姆·多多、原甘肃省司法厅副厅长牛兴全、原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韩临广、原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法律学者徐昕、飞马旅创始人袁岳等大V的大力支持,这条微博走红了。

        通过这条微博,“绿云书庵”被兰州市民甚至于全国各地的网民所熟知,书庵几乎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全国爱心人士的捐书,同时参观者、各路新闻媒体也随之而来,书庵名声为之一振,终被评为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5A级单位。

        在此过程中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尤为深刻。2012年9月26日,我偶然间看见《读者》原创期刊中心广告经理任振鑫先生发的一条微博:“上海一位姓施的老先生,收藏有1990年至今的《读者》杂志,这些数量巨多的杂志占用了老先生家很大地方。现老先生需要腾出房屋空间,但又不愿随意处理,于是联系到杂志社,表示有意愿将这些珍藏的杂志作一次性免费赠送。有意收藏的公益组织可速与我联系。”

        我看到之后第一时间请示了馆长并在半小时内用书庵官方微博作出回应,得知老先生唯一的要求是收藏方需要出运费自己想办法上门弄回来,好在我又在微博上结识一位老家在兰州,又在上海经商的热心人士“兰州叔叔”,经联系,“兰州叔叔”表示义不容辞,乐意帮忙,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读者》回家”行动开始了。

        半个月后,“兰州叔叔”驱车赶往老先生家,将老先生自1990年开始订阅收藏的300多册《读者》及其他书籍共500余册装箱,打包,搬运,付完运费后发往《读者》杂志社。又过半个月,我和馆长来到了《读者》杂志社,热情的任先生不但帮我们把上海顾老先生捐赠的二十年《读者》杂志搬到车上,还送给书庵《读者》原创版、《读者欣赏》《故事作文》《看童话学作文》等共213册书籍。至此,被珍藏20年的《读者》途经遥遥千里终于又回到了故乡兰州,让更多渴望读书的人得到知识的惠泽。继微博走红事件后,我再一次亲历了跟书庵有关的爱心接力。

        那个暑假书庵很忙,我执着地奔波于学校和书庵之间,像个稚嫩的布道者,想以年轻知识分子的品格,镌刻这个时代的精神特质。

        一切都改变了

        事实上,除了为市民朋友提供珍贵的报刊书籍及看书的安静场所外,书庵还经常专门给青少年举办传统经典著作、科技、安全、健康知识等主题讲座,举行生活小常识有奖知识竞赛活动及演讲比赛,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为市民举办“中国文化大家谈”茶话会,用心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带领志愿者们开展“我为兰州种棵树”义务植树活动,以继承刘亚之老先生的遗愿。“绿云书庵”还走出雁滩,走出兰州,走出甘肃,先后赴榆中县新营乡清水沟小学、临洮县云谷小学、西宁藏区一所小学、兰州市二营学校、临夏县大刘小学、贵州毕节市海子街镇苗族村寨的小学、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益民小学、山东日照周飞农家书屋、青海海北藏族格桑农家书屋捐赠图书,设立青少年图书专柜,以实际行动回报全国爱心人士。刘易馆长也因此在2010年被评为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和兰州“2010年度十大好人”。

        就在书庵公益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建成“陇原天一阁”令人期待之时,拆迁使这一切都改变了。

        2013年8月29日,我接到了刘易馆长的电话,说书庵的6间书库、库房在当天上午被一部分不明身份的人强行拆毁,近万册图书、物品均遭掩埋。馆长前后三次报警,警察三次前往制止,强拆直到当天下午五时左右方被制止。书庵情况堪忧,志愿者们心急如焚。看到这一消息后,有网友发出声援:“我曾经来过书庵,鸟语花香,淳朴自然,小院子里有一棵紫藤与兰大校园里的一棵是姊妹花,初夏时分,枝枝蔓蔓缠绕,串串花穗垂挂,云蒸霞蔚,如梦如幻,可惜书香铜臭相悖。”

        为了保护书庵,刘易馆长直接住进了书庵,想保护这个他倾尽心血的地方,看到书庵遭遇困境,志愿者们都来陪着馆长,附近的居民也默默地前来相助,可书庵依然遭受十余次的强拆,几千册图书被埋于瓦砾之下,持续的断水,不停的断电,都深深地折磨着年过古稀的馆长,但直到被拆迁的最后一刻,馆长依然在坚持,绿云书庵依旧坚持每天正常开放。

        在强行拆迁面前,公益与文化出路何在?终于,馆长在万般无奈之下不得不选择“和解”,接受18万元补助作为图书馆3年的过渡费,根据协议,书庵需在10天之内完成搬迁。

        找场地、搬书,馆长一个人足足忙活了三四个月。施工方觉得速度太慢,一下子推倒了书库,致使数千本图书下落不明,房屋被夷为平地,10多万册藏书颠沛流离。“绿云书庵”被迫一分为四。10万册图书被分别寄存在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的居民楼、皋兰山林场以及兰州大学临时租借的场地内。

        后来,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绿云书庵”终在2018年建馆十周年之际搬到了兰州南山簸箕掌,继续免费对于外开放,同时保留着雁滩馆,设在原书庵地址附近的花园小区。兰州各所高校的青年志愿者们依然在每个周末前往书庵坚持志愿服务活动,书庵依然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和文化茶话会。经历繁荣与困顿的书庵,如今正一点一点恢复生机。只不过在闲暇之余,刘易馆长依然会思考一个问题:

        偌大一座城,怎么就找不到一座图书馆的安身之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