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12月16日 星期三

    科技革命与国家现代化的大历史

    关晓武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12月16日   12 版)

        “科技革命与国家现代化研究丛书”(7册),张柏春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20年6月第一版,565.00元

        40年前,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测:未来计算机将快速发展,“智能”打字机和电脑等设备使在家办公成为可能,多样化家庭模式涌现,人们将摆脱朝九晚五工作制度的束缚,“自己动手做”(DIY)运动兴起,跨国公司将盛行……这些预言如今大多已成为现实。我们惊叹于托夫勒的大胆前瞻,更惊讶于世界在这几十年内的翻天变化。

        如果把目光投向16世纪,沿着从西欧到欧洲其他地区、北美以及亚非拉等地现代化进程推进扩展的线路,我们一路看到的会是一幅更加波澜壮阔的四百多年来世界巨变的画面,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历史逐一上演,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交织其中。在此历程中,科技革命发挥了什么作用,与不同国家的现代化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样的问题,无疑会激起人们浓厚的探究兴趣。

        由张柏春主编的“科技革命与国家现代化研究丛书”汇集23位作者十年磨一剑研究之功,着力探讨科技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观察世界各国发展路径和模式的窗户。丛书把科技革命定义为相对于知识进化而言的重大知识变革,将现代化理解为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就这两个概念形成了聚焦统一的认识。并从意、英、法、德、美、俄(苏)、中等七个国家切入,娓娓道来当代社会热议的科技革命和现代化的话题。

        最先进入我们眼帘的是意大利。古罗马文明的辉煌震撼世人,后来的意大利也表现非凡,文艺复兴运动的基奠使它成了科学革命的开创者。维萨里、伽利略等科学家在生物医学、天文学和力学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使意大利率先成为科学革命发生的中心。但意大利却不是科学革命的完成者和工业革命的领先者。为什么?跟随着作者的指引可知,在近代早期,意大利还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直到1870年实现国家独立和统一,受经济政策的保护,引进和消化英法等国的技术,以及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它才在欧洲的现代化进程中获得一席之地。

        接着看到的是英国。它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发源地,又较快地实现了现代化。哈维、波义耳、牛顿等科学大师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让英国一跃成为世界科技活动的中心。英国的国土面积不大,统治的领土却曾跨越七大洲、殖民地面积一度达到本土的111倍,号称日不落帝国。它是怎样走向巅峰的?从书的字里行间不难辨识,英国迈向强大,其来有自:除科学跨越发展外,自17世纪末起,经萨弗里、纽科门和瓦特等先后研发,蒸汽机最早在英国发明和普遍应用,由此促发以机器大工业为特征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推动英国首先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到19世纪中叶英国步入鼎盛时期,成为世界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的领导者。

        转到法国,17世纪时笛卡尔和伽桑狄等采纳新的方法论和知识原则,摒弃了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知识传统;之后,莫培督和伏尔泰等推动牛顿力学和世界观的传播,引进科学革命的成果,开启了法国的启蒙运动;国家层面介入科学资助领域,建立较为完整的近代科学和技术体制,巴黎皇家科学院创立,吸引来国内外优秀学者,使法国成为第三个世界科学中心。18世纪80年代,受到英国工业革命的冲击,法国开始效法英国的发展模式,任用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工业化建设和管理决策过程,大力推进本国的工业化进程。作者同时在此揭示,法国追随、借鉴、模仿英国模式的发展之路并非畅通无阻,实际上是障碍重重,在竞争中英国限制向法国出口重要机器、传播技术知识和移民专业人才,如果不能占据优势,英国人甚至会直接破坏法国产业;法国不得不开辟新路径,走出一条独有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当今后发国家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相似境遇并不少见,历史惊人地重演着过去的故事。

        第四个出现的是德国。相对英、法来说,德国是后进国家变成先进国家的典型。1810年柏林大学成立,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追求科学和学术研究成为德国大学的核心特点。在教育、科研、工业和制度层面通过实行种种举措,20世纪初德国已初步形成一个国家创新体系。当时的德国人才辈出,高斯、李比希、亥姆霍兹等各个学科领域的杰出代表,展现了那时科学的最高水准。工业上,则从早期的技术转移与模仿、引进英法技术和资本,到自主研发,彻底改变了“德国制造”的形象,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一百年里,德国科学突飞猛进,被誉为第四个世界科学中心。同时,它也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飞快转变为欧洲最发达的工业大国。众所周知,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军国主义曾经泛滥成灾。作者从科学在德国的发展历史洞察入微,感叹外部力量和内在因素交织一处,既能产生积极的成果,也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其实包含了深深的警示意味。

        然后跨过海陆时空来到美国。它在19世纪上半叶快速走向工业化。南北战争之后发生的“美国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那里的经济和社会。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在蒸汽机、铁路、电气化、汽车、航空等方面的技术革命所推动的工业革命,奠定了现代化的基础。而在20世纪初,美国科学还落后于欧洲。在工业化成功的基础上,科学和教育的机构建设得到重视,赴欧留学回国人才取得了很大成就,到20、30年代,美国在天文学、遗传学、核物理、量子化学等领域开始领先于世界,从而取代德国成为延续至今的第五个世界科学中心。得益于基础建设、人才培养和欧洲流亡科学家,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成为世界科学强国之一。对美国科学的崛起,作者澄清道,这并不完全是欧洲犹太裔科学家抵美才实现的,他们对美国后来科技发展的贡献属于锦上添花。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早期冷战使得美国成为世界超级科学强国,曼哈顿工程深刻影响了美国国内和国际的科技及现代化进程。国际交流、科技政策和科技咨询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助推了美国的持续现代化,也强化了美国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领先地位。作者认为,这是后进国家发展的可借鉴之处。

        俄罗斯的现代化起始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走的是一条“强国化”的道路。受西欧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影响,俄罗斯通过博采众长、汲取自身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国家改革,到19世纪中叶,已经极大缩短了与欧洲先进国家的差距,到20世纪中叶,苏联全面走向国家现代化。彼得一世创建彼得堡科学院,将科学探索、培养科学家和开展教育活动三项功能集于一体,大学成为科学文化孕育的另一块阵地,培养了俄罗斯本土科学家群体,夯实了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文化传播的基础。彼得堡数学、化学等学派的产生和发展壮大,推动了俄罗斯科学的延续拓展;著名科学家罗巴切夫斯基、彼得洛夫和波波夫、别林斯加乌津和拉扎列夫、门捷列夫等在各自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使俄罗斯科学技术融入世界。

        中国从知识的选择性传播到20世纪前30年现代科学技术的建制化,以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取代了自己传统的体系。作者强调,中国发生了“地域性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这种“知识革命”对国家后来的现代化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不过,中国科技与世界科技前沿呈错位发展之势。16世纪至19世纪末,欧美发生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未能激发中国知识体系的根本变革,中国未能搭上科技革命与工业化的“新车”,未变成工业化社会。1949年后,中国开始构建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科技体系与教育体系,追踪前沿,抓住20世纪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机遇,才走上建设现代化强国之路。作者基于一个大尺度和长期历史的趋势判断指出,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条件比较苛刻,而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仍是中国当下和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必然选项,所论具有启发现实的重要意义。

        在丛书各卷间寻找自然而实未言明的顺序和呼应关系,进行从意大利,经英、法、德,到美国,再到俄罗斯和中国,这样一个穿越时空观览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和国家建设现代化的思想之旅,暗合着其顶层设计的本意。

        丛书剪裁史料,编织案例,呈现给我们的虽然只是历史全貌之一斑,却也能让我们全然忘记各卷间文献材料的分隔、语言文字风格的不同、框架体系和叙事逻辑的差异,而藉之踏入四百多年来世界科技革命和现代化的历史大河中。

        在如此宏阔的大历史视野中,于微观层面可以洞察人、事、物和资源的整合流变以及科技革命和国家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也能在宏观上摹刻各国建设发展乃至世界阔步前进的粗线条。透过作者们的视角,还不难发现一些耳熟能详的科学概念、现象、历史和人物及其来龙去脉和相互关系。

        当然你也会发现,科技革命和国家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发达国家之所以能触发科技革命、起先进入现代化,有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人才、体制机制和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条件做基础,制约影响因素不一而足。后发国家完全照搬照抄发达国家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并不可行,但却可通过知识转移、开放交流、广聚英才、协同创新和繁荣科学文化等举措,来追赶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从而成为科技强国。

        在这宏大的历史画卷上,有心者还会去探寻日本、印度、伊朗等国的经验和行迹,力图织出世界科技革命和现代化更加细密更加多元更加包容的网格。历史延伸至今天,并一往无前地指向未来。

        丛书对四百多年来世界科技革命和现代化大历史的新探索,无疑回应了国家宏观决策和科技战略制定对相关热点问题的关切,为当下理解科技变革、现代化和全球化提供了中国视角,也为相关话题的后继探讨提供了开放性的基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