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12月09日 星期三

    匠人口述,再现两岸民间工艺

    林彦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12月09日   19 版)

        “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李豫闽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2020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出版项目的“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也顺利完成。回望来路,不免觉得期间的辛苦甚为值得。福建与台湾遗存大量有形文化与活态文化,如何对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保护与传承,成为广大文化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2015年秋,一直致力于海峡两岸交流的我在策划了大型活动——“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的基础上,重拾海峡两岸民间工艺的选题。几年来,时不时与时任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豫闽教授交流,希望有个好的切入点。多次探讨后,我们确定了这个难度大、但最能体现本质特征的方式——口述史,让这些传承人用最自然的形态叙述历史、叙述发展,让大众最直观感受民间的原始面貌。口述史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历史学研究方法,它通过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进行历史研究,由于研究主题、对象、目标的多样性,因此呈现出与传统历史研究完全不同的观察视角,这种以个人视角、感受为原点衍生出的历史印象,一来有助于补充传统历史研究的不足,二来个人视角也容易引发读者对于传统历史宏大叙事方式的反思。由此,丛书作者便多次往返于海峡两岸,对两岸百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采访,以口述历史的方式真实呈现两岸的文化交流,系统梳理了两岸民间工艺的渊源与流变。

        2017年,“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入选国家十三五重点项目;2018年,丛书第一辑成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由此可见,大家对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增进民族认同感均有共识。

        一、丛书的学术价值

        自2005年文化部设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第一次公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保护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截至2018年,仅福建一省,进入世界级非遗名录的便有7项;国家级名录130项,传承人143人;省级名录442项,传承人735人。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发展历史悠久。各种以口头和手艺形式传承下来的民间工艺作品是保存在海峡两岸的最鲜活、最生动、最浓厚的历史资源。但在漫长岁月里,民间工艺有的代代相传,有的经历改良,也有的逐渐湮灭。

        纵观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已有成果,可以发现,两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长期局限于具体门类的挖掘,缺乏系统化、综合性的整体研究与考量,尤其是对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比较研究与传承保护,至今仍空白点极多。福建已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更多地关注福建本土的发生、发展,继承与创新,如吴启瑶的《福建文化》、常任侠《福建工艺美术》等;而台湾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虽起步较早,如颜水龙的《台湾工艺》、席德进《台湾民间艺术》等,则较注重方法论研究,但在探讨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流关系时,便仅一笔带过。两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又因关注点和研究条件的不同,成果多留于表面而未能深入。

        海峡两岸民间工艺门类多、形式活,尤其明清两代更是精品辈出、名家荟萃。丛书自2016年立项,到2020年结项,前后经历五个年头,以李豫闽教授为首的团队经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发现,两岸仍有大量的传统民间工艺遗存,为数不少的传承人仍在从业。对各门类传承人的口述历史的采写,对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保护与传承,能让我们了解更多的历史真相,弥补已有史料的某些不足,也进一步呈现两岸之间的文化传承。

        由于科技发展、市场化的介入,大量费时多、市场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集体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如不及时抢救与保护,这些传统文化势必萎缩,有些门类艺术还将绝迹。200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海岱(台湾掌中木偶艺师)、黄奕缺(泉州提线木偶表演艺师)、孙齐家(漳州东山剪瓷雕艺师)、林桃(漳浦剪纸艺师)、陈郑煊(厦门皮影戏传人)相继去世,成为海峡两岸民间艺术界的一大憾事;现有传承人中有不少年事已高,已无法进行艺术创作。因此,民间工艺口述史的采集,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具有抢救性研究与保护的性质。许多门类工艺属于稀缺资源,传承不易,往往代表性传承人去世,该项技艺就消失了。所谓“人绝艺亡”正是这个道理。丛书对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诸项目进行现场调查,以宏观的视野考量闽台民间工艺的整体脉络,探其源流,建立两岸民间工艺信息数据库,丛书深入调查各项民间工艺制作的传承关系,为制定传承人保护的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系列丛书立足本土,以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和台湾地区作为主要考察的地域范围,按照民间工艺的门类,对木偶头雕刻、石雕、木雕、剪纸、民间服饰等展开比较研究,从工艺的题材内容、材质选用、工匠身份、施作技艺等方面进行比对分析,通过田野调查,结合史料,研究传承人的传承谱系、传承口诀和技艺特点,采集民间工艺的行会行例习俗的范例,探讨工艺生产的动作机制与模式,力求以宏观的视野探其脉络,从微观的视角求其精髓。

        匠人口述,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视角,可以把民间技艺通过他们口述与演示,将原貌真实再现。传统民间工艺有个显著特点,就是私密性极强,即便家族内,都可能存在“传男不传女”现象。也正由于技艺传承的私密性和家族内部传衍等特点,民间工艺口述史记录的都很“个性”,是个人生活、工作和经验的记忆,通过个人感受,以朴实无华,甚至缺少逻辑的语言表述出来,由此发掘出的史料有可能是最真实,最生动的。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

        首先,记载少、偏差多是研究的重难点。因民间工艺的私密性,且涉及的很多作品、人物或因年代久远,或因史籍、方志记载较少,给众多研究者带来困扰。丛书团队通过考察两岸民间工艺的原发生态,由闽南而及台湾,深入调查木偶头雕刻、木雕、剪粘、剪纸等工艺制作的传承关系,对散落在两岸各城镇乡村的民间工艺进行价值评估;同时从门类的形态分析和田野调查入手,确认和追溯两岸老一辈著名艺匠的生命史,进一步了解两岸民间工艺传承人的生存状况。

        其次,采写也是研究的难点。民间工艺各个门类的采写是关键。一个缺乏专业知识的人无法从工艺的内在进行深入访谈,无法触及工艺核心,因此,对采访人需严加挑选,选择在此领域有一定造诣的作者队伍。同时,在有强大专业知识的加持下,在具体的田野调查过程中,由于面对的是民间艺人,出于访谈和调查的需要,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方言和民俗礼仪常识,才能与他们进行充分、深入的沟通。

        再者,材料获取后整理的难度。当有了影像,有了录音,有了很多第一手资料后,我们开始要面对一个新问题:庞杂的资料,要将它们按类别整理实是一项大工程!这便要求作者团队有极高的专业知识,以及超强的归纳整理能力。而编辑后期的处理工作也是极具挑战,尤其口述人基本为文化程度不高的民间工匠,在叙述的逻辑性、条理性方面都较欠缺,表达能力也有限。这些都给丛书的完成造成颇大的困扰。

        三、研究的深远影响

        研究民间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后人了解到绵延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树立爱祖国、爱家乡的意识,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具有很高的社会文化价值。

        对两岸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保护与传承,从战略的角度看亦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她可以大大地提高国家的软实力,进而与日益强大的国力相匹配。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对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具有积极的意义。着眼于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研究的现状,充分利用两岸的文化资源,开挖海峡两岸的文化根源、审美形态及其美学体系,也是对党中央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基本策略的积极响应。

        丛书不能仅是对民间工艺的简单再现,而是应深入挖掘两岸传统文化渊源,一方面,溯其源流,寻找中华文化之根,也是广大台胞寻祖寻根的活水源头;另一方面,考究两岸在不同历史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性化表征,能够在揭示历史深层结构方面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明晰海峡文化的一体关系,增进了海峡两岸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感,提高民族自信心,从学理上对“文化台独”予以反驳。

        海峡两岸文化同源而异流,丛书溯其源流、探其流变,能够在揭示历史深层结构方面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能够以无可辩驳的证据反击“文化台独”,是一套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俱佳的精品出版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