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见到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黄锦前著《曾国铜器铭文探赜》,不由得勾起我对曾侯乙大墓及两周曾国墓葬发掘的回忆。那是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曾都区)发现了震惊中外的曾侯乙大墓,引起学术界关于“曾国之谜”的热烈讨论。由于文献有关曾国的记载极少,曾侯乙大墓的发现无疑再现了雄踞汉淮流域曾国历史文化的面貌。当年,我有幸作为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谭维四先生组织了该墓的田野考古发掘。后来,经过湖北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先后在随州叶家山墓地、庙台子遗址、文峰塔墓地、枣阳郭家庙墓地及京山苏家垄墓地又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各种激动人心的重要发现接踵而至,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叶家山西周早期曾国墓地的发掘,揭开了早期曾国的神秘面纱,曾国始封、族姓、族源、早期曾都及疆域等问题逐渐被廓清,一部部有关报告及研究成果相继推出。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古来之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痛惜的是,谭维四先生已于近期(2020年9月12日)驾鹤西去,令我无比感慨。
锦前的这部论著,以出土资料为中心,综合运用古文字学、语言学、古文献学、考古学、历史学、青铜器研究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对相关材料进行细致的考释、解读与归纳,并就曾国始封、族姓、族源、曾随关系、曾侯世系、曾都及疆域变迁等重要问题展开讨论,涉及到历史考古、地理名物、社会制度、语言文字及文化等诸多方面。他在细致爬梳、系统考辨史料、对曾国之谜进行深入解读的同时,将这些丰富而复杂的出土资料放在周代南土开发的大背景下进行历史与社会的分析,试图厘清西周王朝对南土的经略方式、以曾为代表的周人势力在南土的进退、周文化在南土的深入扩展、南土地区文明进程和文化融合等一些宏观纲领性的问题。
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铭文考释”,对曾伯克父(2019年从日本成功追回)、曾卿事宣诸器等新出及新公布的曾国铜器铭文进行考释。第二章“归属系联”,对黾壶盖、齐公去余鼎等、叔姬鼎等器物的国属进行界定,对曾孙卲与曾孙怀、曾大保诸器进行系联,使其国族和器主皆有明确归属,使因盗掘而佚失的有关信息得以补充和完善,使互不相属的分散材料变成系统而更有价值的史料。第三章“语言文字”,或讨论铭文中的关键字词如荆子鼎铭文“丽”的训释问题,或对东周金文中“××作/铸行器,(则/尔)永祜福”等有一定时代和地域性的辞例进行归纳总结。第四章“历史地理”,主要讨论铭文所涉有关历史与地理问题,如对曾人族姓及族源的考证,对重要人物如公仲、曾仲、穆穆曾侯的讨论,对曾国都城西阳地望的考证,对曾国疆域的分布及变迁的分析,以及一些铜器所反映的曾国与周邻国族交往的史实等。第五章“名物制度”,或对有关铜器自名如“肆壶”“田壶”“升鼎”进行讨论,或就铜器铭文所见曾国职官及其身份进行分析讨论,钩稽归纳曾国礼俗与制度。第六章“曾国之谜”,就近年关于“曾国之谜”的新争论,据有关新出土资料如随仲嬭加鼎、随大司马嘉有戈等,对旧说加以检讨,据曾侯與编钟及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家族墓地出土青铜器等新证据提出对曾国始封、族姓和族源等“曾国之谜”问题的新认识,就上曾太子般殷鼎、曾(随)大司马家族成员器群及唐侯制随夫人器群等对曾随关系提供的新证据进行解读。第七章“叶家山墓地与西周早期的曾国”,或就叶家山考古新发现讨论西周早期曾侯世系与叶家山三座大墓的年代和墓主等问题,或对荆子鼎、濮监簋、伯奓方鼎、胡应姬鼎等所反映的曾与楚、濮、胡及西周王朝的历史、制度以及周王朝对南土经略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附录“鄂、曾、楚青铜器的新发现及意义”“曾国青铜器的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两篇,就2007-2017年间随州叶家山、义地岗、枣阳郭家庙、京山苏家垄墓地发掘所获、近刊流散曾国有铭青铜器新材料,以及旧材料的新研读所获新发现与新认识,具体介绍十年来曾国青铜器铭文的最新发现与研究进展,以及这些新发现对曾国历史考古和古代文明研究的重要影响和意义。
此书紧扣近年曾国考古的新发现和当前学术讨论的前沿,以曾国铜器铭文考释为基础,按铭文考释、归属系联、语言文字、历史地理、名物制度等章节布局谋篇,以基本材料考证为基础和依托,层层递进,逐步深入讨论有关问题;对两周时期曾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及制度等方面多有讨论,对有关新旧材料与新老问题多有反思,对传世铜器年代与国别的认定、有关铭文文例的总结归纳及特征分析,对相关历史地理及制度考证分析等多有论及。
本书基本围绕曾国青铜器铭文展开。作者既对一个个单篇铭文作出深入的研究,又以某一铜器铭文为中心,系联相关铭文,从而完成一组或一群青铜器铭文的研究。对青铜器铭文的研究,侧重文字考释、字词训释、语法分析,新见也随处可见。作者对随大司马嘉有戈“嘉”、濮监簋“濮”等文字的释读,荆子鼎铭的“丽”的训释,东周金文“××作/铸行器,(则/尔)永祜福”辞例的归纳总结,随仲嬭加鼎的年代、黾壶盖与齐公去余鼎的国别判定,曾孙卲与曾孙怀铜器的系联,“穆穆曾侯”身份的确认,西阳地望的考证,荆子鼎与成王岐阳之盟、出土资料所见曾国职官、曾国疆域分布及变迁、新出文献与“曾国之谜”的新认识的分析与考证等,多较精细,见解独到。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出土,相关认识在论著中也有所更新。如作者原来认为的曾人始祖伯适与文献记载的南宫括非一人、西宫指召公奭、南公即首任曾侯曾侯谏等观点,在书中相关部分就以“附记”等形式予以修正说明。还有些与上述观点相关的细节性问题,因体例等限制,作者已有相关论文重新予以讨论,未在此书中作大幅修改。还有一些与学术界不同的意见。这些改进者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读者需要留意。
此书以曾国铜器铭文新旧材料释读为基础,综合运用出土实物与文字资料,聚焦语言文字、社会历史,对曾国之谜全面深入地解读,多有新获,反映了当前曾国研究的新进展,有助于丰富、更新人们对曾国之谜的认识,对曾国及先秦历史语言研究也将有积极地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