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12月02日 星期三

    一群“大孩子”办的文学评论杂志

    ——贺《诗探索》创刊40周年

    古远清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12月02日   05 版)

        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和北大、首都师大等机构主办的《诗探索》,是中国文坛上鲜见的老年人办的刊物。从2019年第4期所刊登的“编委会主任”名单看,最年轻的吴思敬已坐“七”望“八”,谢冕则坐“八”望“九”,而杨匡汉初度八十时就向北京某会议的主席台亮出了拐棍。如果说撰写《我们需要探索》发刊词的谢冕是《诗探索》这台汽车的发动机,那为创刊号设计要目和专栏的匡汉和后来荣任主编的思敬,则分掌方向盘。

        这三人堪称是黄金组合,美中不足的是只有诗翁而没有诗媪。不过,这三人的个性倒也十分戏剧化,如谢冕嗜酒,匡汉嗜烟,思敬大概就嗜“赌”了:那是2006年10月15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办的“新世纪中国新诗学术研讨会”上,有人问“《诗探索》会不会停刊”时,刹那间牌桌变成了赌桌,不再伺候牌局的思敬,没有捶胸顿足而是气定神闲地和大伙打赌说:“我敢说,《诗探索》就会一直办下去!”舍我其谁的嘿嘿得意和浑身是劲的魄力,跃然嘴上。

        《诗探索》的三位主任平均年龄超过八十岁,说它是耄耋老人办的刊物,不如说是“大孩子”或“大朋友”办的刊物,或者说是年长的青年学者办的刊物。不能以貌取人,这个刊物的主持人年迈但不等于老气横秋,而在气质上倒是充满着青春朝气。以谢冕而论,其“学官”履历也就止于空壳(无经费无实体)的北大新诗研究院院长。正因为无官一身轻,没有沾上官僚习气,故他待人没有城府,天真得如赤子。这位望之俨然、仰之弥高的学者,在桑榆晚年奋笔力书的专著《中囯新诗史略》,只见灵气、才气再加上“酒气”而不见书卷气。他热情、奔放,有一颗年轻的心,为人写序是他写作生活的重要一环。他总是不嫌麻烦阅读那些“披头散发”的稿件,由此索序者便多了起来,这时他会像余光中那样抱怨:“我从未与人借过钱,怎么一下就冒出这多债务,永远还不清呢?”不过,如果没有人请他写序,他大概就感到自己真的老了。为避免衰老,他下决心“还债”。他为拙著《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写的序言,不是应景之作,而是有深情的关怀和期待,也不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让人触摸到中华文化的血脉和学人的风骨。

        自称是“反季节写作”的谢冕,在生命的严冬就这样书写着春意盎然的篇章。孙绍振80大寿时,这位醉眼朦胧的诗翁为同窗写了《在一个美丽的地方开一个美丽的会——黄山奇墅湖祝词》,说绍振的生命“犹如黄山上面的奇松、怪石、云海,非常美丽,不仅是一般的秀美,而且是极美,是奇美”。谢冕的生命同样是一道奇美的风景。在诗歌的探索道路上,他不仅为新潮诗大声表彰,而且利用《诗探索》这个园圃努力栽培。尽管前进的道路上有礁石和深坑,但一旦行过生命的低谷,他便迎来了一片灿若黄金的诗歌时代。典型的是他在《光明日报》刊岀为有异于众、初看不免有些古怪的作品叫好,让“守成派”读了后愕然失色。这无异是一声狮吼,同时又是一把燎原烈火,和舒婷们的创作燃成一景。这位虎虎生风的启蒙者、改革者、探索者,心态一直像初出茅庐的“青椒”。有这样以童趣与好奇窥探人生种种现象和诗坛百态的“大孩子”,如“精卫之坚韧,刑天之勇猛”捍卫诗的探索性纯洁性的“大朋友”陪伴《诗探索》的作者和读者,怎能不是刊物的幸运呢。

        烟不离手的匡汉,其颜值不可能呈红润状。他不似其胞弟匡满以诗闻于世,但他一直“暗恋”着旅美诗人纪弦:吞云吐雾代表了他的灵感,这是追求浪漫的;手杖是他儒雅风度的体现,这是面对现实的。不久前他的粉丝向我感叹:在近年外地召开的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上,怎么看不见逢会必到“监事长”匡汉敦厚的身影?或许他戒烟(?)的同时又“戒会”了?

        我和匡汉均从事华文文学研究,每次由“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举办的大型研讨会,会长饶芃子都点名要他做“学术总结”。他没有“把破帽,年年拈出”,每次的“总结”从标题到内容,都有一定的新意。中国文联出版公司资深编审白舒荣谑称他为“杨总结”,简称“杨总”。“杨总”的论著和一般学者不同之处是充满思辨性和语言的生动性。他的书法更是灵动遄飞,其古文功底也厚实。在我迈向古稀之年时,不苟言笑的他收起学问的锋芒,以一支生花妙笔吟出四言诗:“山水相缭,古邑地灵;梅溪抱智,至乐远清。珞珈育才,中南勤耕;翰墨遄飞,伴兔起行。泛览书巢,辨伪存真;诵说诸贤,只为当今。小节不拘,大事精明;快嘴快语,人禀七情。嬉笑怒骂,笔随诗心;弯弓射雕,盘马争鸣。四海奔忙,广交友朋;会融新知,惠及学林。辞源抉秘,究索为本;心逢妙理,乐道安贫。仁者七秩,长亭短亭;致吉致祥,春秋扬芬!”这里虽然语多溢美,但说我“小节不拘”“快嘴快语”“嬉笑怒骂”“盘马争鸣”“广交友朋”等特点,毕竟被其在四言诗的暗房中冲洗了出来,不愧是知音之论。

        我认识思敬,谈不上一些“小朋友”对心仪的学者那样情怯,我们一见面不是“紧握”,夸张一点说是从“吵架”开始。我于1984年开始撰写《中国当代诗论50家》,在我口袋装的“黑名单”里,有思敬在内,可他于1985年元月30日回信说:“我的诗论研究还处在学步阶段。”我说不能把朦胧诗看成是新诗的发展方向,他说作为新生事物就应无条件地支持。在1980年秋天召开的“定福庄诗会”(全国诗歌理论座谈会)上,他和绍振、钟文等人一起手执“新诗潮”之刀,拆解中国诗坛之肌体,连带向暮气沉沉的文坛挑战。近乎迂腐冬烘的我,在他们遭到围攻时没有厕身其中,不似他以诗人的激情和评论家的敏锐,敢于和谢冕一道“同仇敌忾”批评僵化的诗坛,联手在文坛吹起“新诗潮”的法螺。那时我慑于老作家的名流威望,游走在举剑对击的“新潮派”和“守成派”之间,这时“克家老”以第一时间向我进行“诗坛路线斗争”交底,说除有九叶派、艾青派外,还有一种由谢冕、孙玉石、孙绍振、杨匡汉、刘登翰等人组成的与现实主义逆行的“北大派”,应提高识别能力,并批评我不应过分赞扬谢冕的才华。遣辞严峻批评谢冕的《诗探索》另一副主编丁力,也做着狂飙与温情的拉扯,强劲地要我向他靠近,我由此成了两派争夺的对象。

        在“非常时期”未能成为“战友”的思敬,“平常时期”毕竟是同行、同道,何况那时他也没有像现在有那么多“铁粉”,故1985年我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第二届新诗评奖的评审工作时,在满山红叶的秋天,目睹王府井大街满是汽车的黄昏后来跃入满街霓虹灯的晚上八点,到他位于菜厂胡同7号的府上拜访。那时他赁居斗室,从全国各地来的书刊占据了逼仄的空间,书斋成了书灾。他苦中作乐,以诗意地栖居在可以养生怡神、称心惬意的菜厂胡同而沾沾自喜。当时我觉得奇怪,《诗刊》为什么不请颇有名气的思敬参加“读诗班”做评审工作,原来主事者系为了保持立场中立,故那时请的清一色是介于“新潮派”与“守成派”之间的“上园派”诗论家。我在北京上园饭店和号称“西南一霸”的吕进、《诗刊》理论组组长朱先树等一起住过半月之久,可并没有名正言顺地参加“上园派”,却也是这派观点的支持者。思敬并不因为我与他观点相左而疏远我,记得那次两人促膝私语,真正感受到他家作为文化沙龙的愉悦。当他送我出门时,蓦然回首,他已消逝在夜色苍茫中。

        我和颇具老辈风范的《诗探索》的主任或主编的友谊,不像“闺蜜”那样腻在一起,更不可能泡在一起。尤其是在“少外出,莫聚会”的疫情期间,我们实行的是无接触社交。即使没有这场天灾,我和思敬大概每年只能见面“打赌”一次。前几年在山东开会时,惊奇地发现见证过文坛风云,经历过人生阴晴圆缺的他,走起路来已有点老态龙钟。即使这样,他和谢冕一样也是一位老得漂亮——勤而不老、严而不老、人老心不老的“大孩子”,始终保持着犹如赤子的眼神,纯净而澄明,有一股年轻人的傻劲与冲力。我听过他主持一些重要会议的主题发言,他都不念讲稿,文思泉涌地娓娓道来,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我最佩服的是他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比别人敏锐和迅捷。如他主持的宏大工程《中国诗歌通史·当代卷》竣工后,又主持《20世纪中国新诗理论史》。近年他更奋自淬砺,大幅刷新已有的研究思路,更上层楼申报教育部重大项目《百年新诗学案》,又奏凯歌。他不愧为目光远大的新潮评论家。每次做课题,他都不忘把台港澳新诗写进去,以把中国当代新诗经营成一座大花园,这对把《中国当代新诗史》处理成《中国大陆当代新诗史》或《共和国新诗史》某些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反拨。

        诗歌理论刊物如何参与中国当代诗坛的建构,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课题。曾经叱咤风云、主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诗歌潮流的《诗探索》,如今的镇刊之石,非“嗜赌”的思敬莫属。他近年精心设计了“诗学研究”“诗论家研究”“中生代诗人研究”“诗人谈诗”“结识一位诗人”“台湾诗歌研究”“外国诗论译丛”等众多栏目,还有不少专题,使诗歌评论不再是诗歌创作的附属物,而在诗学研究上显出自己的前瞻性。在我有限的阅读中,感到《诗刊》和《诗探索》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堪称双子星座,功不可没。标榜“探索”的《诗探索》,立足于中国当代诗歌的时空结构,把“探索”作为研究和影响创作的路径。通过多次不同风格诗人的“结识”和探讨,阐发诗歌的探索性、实验性与传统性的交互关系,发掘诗坛最新动态对诗歌研究的价值,尤其是通过台港澳新诗特性的归纳和总结,重绘中国新诗的空间地图。

        我这辈子阅读和投稿的文学评论杂志多矣。在市场经济时代,商风似伤风一样流行:有的刊物暗箱操作收取好处费,有的杂志明码实价收取版面费,而锐气十足的《诗探索》,洁身自好从不收好处费和版面费。这是一份品位不低、招牌甚硬、声誉甚隆的杂志。有人开玩笑说它是“中央级”刊物,可它从不居高临下,而放下身段注重诗歌研究空间的转换,经常发现来自各省市的新人,扶助基层作者的成长,为诗歌研究的在地性提供了新的理论路向。这在为武汉诗人田禾所制作的专辑中,谢冕所写的《田禾的村庄》中体现得特别明显。谢冕所说的“村庄”,是指具体的地理空间和诗歌场域,它有着自己的自然环境、社会构成和新乡土诗的价值体系,在田禾的写作经验和身份认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他评论家的文章,同样体现了这一点。

        新世纪以来,在中国现当代诗歌领域,立足于海峡两岸大一统诗歌史观,和以时间演进为内在逻辑的诗歌史建构方式,发现和推出诗歌写作以及理论研究新人,培养创作和研究兼备的复合型诗歌人才,坚持探索性和前卫性,不断扩展刊物的有效读者群,办好理论研究和创作研究的诗歌研讨会以及有特色的诗歌奖项,所有这些成就了《诗探索》的理论品格。尽管诗歌巨宅,堂奥甚多,无人敢夸海口说只有自己的探索才是正路,但《诗探索》的主编们坚守自己的诗学观念毫不动摇。它躲避宏大历史叙事的牵绊,不断推动中国新诗研究的深耕细作。他们的个人成就尽管大于刊物成就,但这份杂志毕竟像一座波澜不惊的桥梁,始终保持本色,屹立在首善之区。笔者相信这也是众多评论家和读者,对《诗探索》在当代诗坛所起重要作用的评价。

        在当代学界,诗学研究之于《诗探索》的主任或主编们,不是产业,而是职业、事业。他们不走视学术为产业的道路,更不把目光牢牢盯在编杂志如何成为C刊的转换中。他们远离亲名校、亲名人的浅碟学风,不过分追求发表文章的“规范化”,无论是序跋还是格言式的诗论,只要有真知灼见,就加以发表。他们是诗潮的弄潮儿,将自己的志趣、才华、生命与诗的探索融为一体;不旁骛自己办的刊物属何等级,更不计较利益得失,只求对诗歌创作有用、有补。不软媚乡愿,不屑逢迎手握刊物等级大权的“学阀”拉关系。他们集稿有方,编刊甚力,又乐此不疲,这是只知道埋头苦干的一群发烧友。

        犹记得《诗探索》于1980年创刊时,我满心期待到了兴奋莫名的地步:除了可以有真正属于诗评家自己的园地外,还可以与嗜酒的谢冕、嗜烟的匡汉、“嗜赌”的思敬进行诗学交流。可到了1985年秋,《诗探索》“放假”,形成只有招牌而无营业的状态。这次放的是“长假”,它究竟是这群“大孩子”戏弄我们的幽默,还是幕后另有读者所不知道的隐情?这只好等待文学史家去考证了。那时碰巧我在北京出差,在一家小邮局里买到一份上海出版的《社会科学报》,上有匡汉写的《救救〈诗探索〉》的短文,读之不禁失落怅然,忽然想起木心说的“文学在于玩笑”“文学在于胡闹”“文学在于悲伤”这几句戏言,内心深处竟燃起一股挥之不去的依恋之情。我虽然从未“胡闹”过,在《诗探索》发表的文章不似我今年在《中华读书报》刊登的以“玩笑”为主的《野味北大文坛》,但毕竟是它的支持者尤其是一位长期订阅的读者。我已将自己生命中那么一段宝贵的时光与《诗探索》主编及其刊物精神上紧密相连,阅读此刊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正是在这种心态和情绪中,我衷心希望一群“大孩子”所办、走过40年历程的《诗探索》,从此不用再打赌,它一定有龟寿鹤龄,而不要再度“放假”;衷心期望那些魅力万千的现役诗评家、退休教授“理论版”的主任们,永葆学术青春,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