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

    文化建设要让“小情绪”跟上大时代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11月18日   08 版)

        对于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重建圆明园,加强国家爱国主义文化建设的建议”,国家文物局经商北京市政府答复称,遗址以断壁残垣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重建圆明园缺乏必要的考古及历史文献依据,且将改变圆明园遗址被列强破坏的历史现状,应慎重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11月10日《中国财经报》)

        关于圆明园,今天国人的基本情感是不容亵渎,也是十九世纪中后期全世界一切持公平公正的人们眼中有着的基本共识。这一点,凝结在《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一书中,特别是2018年,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而出版发行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特辑》系列中的那一本书中。

        任何想要“重建圆明园”的设想,在动议之初,恐怕都得好好看看这本书。或许会对被列强破坏

        而成的“断壁残垣”,以及相关联的爱国主义、文化建设乃至于“世界历史”,有更多更深入更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

        再现古代建筑工艺和传统建筑文化,彰显时代剧变之下国力强盛和文化产业特别是非遗文化保护产业体系的繁荣,为旅游事业发展开辟新的领域,等等。但以此非要挂搭到爱国主义文化建设上,说服力显然会大打折扣。圆明园断壁残垣,经历了超过150年的历史沧桑,本身已经成为文物古迹和历史文献,不容改变,包括周边的环境形态、建筑格局和文化“场景”,这才符合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基本要求。

        一切真情实感,特别是像爱国主义这样丝毫容不得“虚情假意”和“装腔作势”的公民义务,离不开实体、实物的鉴证功能和唤醒价值,正如中山陵铜钉腹部碗口粗的弹孔,不必要更不能够去用现代手法“修复”一样,所谓“重建圆明园”,相当程度上会遮蔽、掩藏断壁残垣最无言、最有力的生命力。

        实际上,不管是重建圆明园,还是重建其他任何大型历史建筑,都要慎之又慎、科学论证。何况所谓“重建”,稍有不慎,便成了“照猫画虎”、按图拼接,在吃别人老祖宗嚼过的馍,是思维力、设计力、创新力匮乏的表现。不管是照着清明上河图建设城市,还是照着富春山居图打造景区,亦或是照着档案里的圆明园设计图再造一座“老佛爷”曾游历的园子,本质一样。劳民伤财占地方,拆了古建造景点,堆着超大体量、骗人骗己的假古董,就为了那点玩复古、耍豪横的“小情绪”?

        地方财政再有钱,市场主体再有雄心壮志,这样于史无益、于事无补的蠢事也不能干。国强民富、文化振兴的大时代款款而来,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进而言之,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惟其如此,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具体来说,“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这个原则精神必须始终不渝地遵循。“不搞大拆大建,下足绣花功夫”是近年来北京等历史

        文化名城保护的明确规则,于此背道而驰的“重建圆明园”之提法被否,显然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信心。

        西安市新城区 张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