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陈果的长篇纪实文学《古路之路》,深切感受到了作者和出版者的“天地良心”。在脱贫攻坚的最后关头,所有投身于这场与贫穷抗争的追梦人,都需要激发起决战决胜的精神力量来!
这本书写了什么? 作家阿来如此概括:“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这个‘悬崖上的村庄’及当地的彝族同胞,与峡谷里奔腾的大渡河水一起,以超凡的勇气、坚韧和奋斗历程,唱响了乡村振兴的时代心声。”
阿来说的这个村庄,就是四川省汉源县永利彝族乡的古路村。陈果用近三十万字为古路著书立传,写出了一部风云激荡的山村变迁史。脱贫攻坚,攻坚在即。类似古路这样的“悬崖村”,无论是易地搬迁还是开山辟路,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然而“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收官之战事关全局。对作家来说,身临其境地呼应这一时代主题的艰辛创作,也是在啃“硬骨头”。
陈果为何勇于啃这样的“硬骨头”? 他坦言:“举目远眺的同时,不能忘记自己来自何处,身在何方。”情有所系,故有担当。陈果清醒地意识到“古路不仅仅是一个村,她的背后站着大半个中国”。他压根就不信“中国文学将全面转向城市”的预言,毅然从京城中关村出发,“逆行”走向荒远的山村。“转过最后一道弯,就到我的家”。作者也是汉源人,他立志写乡人乡事,深入挖掘山村嬗变的时代意义;于是穿山越岭走近父老乡亲,围着火塘共话家常。他在倾听,听老支书骆国龙讲呷哈家人的前世今生;听老妪骆朝珍生了十二个娃却半数夭折的惨痛经历。贫穷的古路人“像棒头草那样活着”,裴全安家千辛万苦养的猪也被老鹰叼走了,亏得政府把裴家的五个娃拉扯大。要强的古路人不甘混日子,定要活出个人样来! 陈果笔下的故事也陡然有了生气:架水管,架电线;种花椒,种核桃;办学校,办旅游……古路之路,也从藤梯、木梯、钢梯“进化”到骡马道,最辉煌的章节是——国家投资2000多万架设了高空索道,出入的村民在轿厢里唱响了古路新曲。
陈果笔下的人物各有其性情,尤其是把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写得鲜活可亲。现在的驻村第一书记罗开茂进了城又回了村,只为了一个心愿:“村摘帽,户脱贫”。村支部书记骆云莲的“三板斧”——治懒病,补产业短板,发展乡村旅游,斧斧下得精准。之前地处悬崖,怨老天不公,而今却成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山重疑无路,云开别有天。古路的故事是扶贫脱贫的一个动人缩影,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还有许多地方演绎着“古路传奇”。陈果也修成了“正果”,凭借深入基层体验生活所获得的创作资源,于小处着笔,却写出了具有史诗价值的千钧力作。作者夹叙夹议,多有真知灼见。陈果说要和古路人谈谈,“别人帮我们,是因为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单凭帮扶和输血是不会长久的。未来怎么走? 只要舍得干,就能闯出路来——这是古路人,也是无数追梦人的心里话。陈果进出悬崖村,走过七拐八弯的羊肠小道,但就创作而言,他走的是一条文学工作者的阳关大道。
掩卷沉思之际,耳畔响起曾听过的一首彝族民歌:“我家马儿扬马鬃,心想出门路不通。支格阿鲁修通路,带着妹子耍省城。”“支格阿鲁”是彝族神话中的创世英雄,传说他来了就能过上好日子。每一个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的人,都是当今的“支格阿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