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纸 |
杂 志 |
分类力荐
【随笔集】 本书是北大历史系荣新江教授追念与自己学术生涯有过交集的一些已故学人的文章合集。书中写到的,有作者在北大求学和工作过程中接触到的师长辈的邓广铭、季羡林、周一良、王永兴等先生,有作者步入学界后颇承知遇的饶宗颐、杨志玖、王尧等先生,也有英国的贝利爵士、日本的藤枝晃教授等外国友人。作者主要写其亲历、亲见、亲闻,多有关于这些学者的独家记述,颇具学术史的价值。作者尤其写到前辈学者对自己的关爱、帮助和提携,表达了深挚的感恩之情,令我们读来也受到感动。作者治敦煌学、西域史、中外关系史、中古史,写到的学者也多耕耘于这些领域,所以此书也为一般读者了解这些领域的打开了一扇窗户。一些学术思想、治学经验的透漏,则很值得专业读者重视。 |
【思想史】 “本书所要讲述的,是一个国家建立的故事。”作者写道。但其所谓“国家建立的故事”,并非“事件史”意义上的,而是“思想史”意义上的。在作者看来,日本的特殊性在于,人们如何面对其战争经历和记忆,决定了这个国家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也决定了他们会构建怎样的政治体制和国族认同。书中通过探讨丸山真男、大塚久雄、竹内好、吉本隆明、江藤淳、鹤见俊辅等知识分子的思想,以及讲述宪法问题、战后史学运动、战后教育运动、安保斗争、全共斗运动等,展现了从战败到1990年代,日本民众、知识界和政坛的思想变迁。本书出版不久即获2003年度日本社会学会奖等奖项,并在去年入选《朝日新闻》评选的平成年间(1989—2019)30本好书排行榜。这本重要著作中译本的出版,值得关注。 |
【小说集】 近年来,以东北为地域背景的写作“催生”不少口碑上佳、势头不错的新锐作家,80后作家郑执亦在其列。他的写作在所谓“东北文艺复兴”的青年作家群体共性之外,不乏极富辨识度的个性。这部小说集收入他近来的六部中短篇小说,基本可以代表这位作家的作品风格——兼有类型小说引人入胜的情节设计、纯文学作品精心打磨的文字感觉。与此书同名的作品《仙症》讲述了一个亦真亦幻、东北社会背景与乡土民俗交织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大姑父王战团这个典型角色,是“鲤·匿名作家计划”被苏童格非等作家首肯的首奖作品。书中的《他心通》《森中有林》等作品也颇具水准,其中的人物相当立体鲜活,这些出没在新世纪北方城市的芸芸众生,人性闪光之处与命运的至暗时刻并行,是这个时代存留在文本上的截面。 |
【书信集】 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笔名)因“那不勒斯四部曲”名闻欧美文坛,“四部曲”被译成包括简体中文在内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出版的同时,这位作者至今仍拒绝抛头露面,身份依旧神秘。所以,《碎片》对于从文本上走进费兰特内心世界,进而找到解读“那不勒斯四部曲”乃至费兰特其他作品的捷径颇具意义。书中收入1991~2016年间费兰特的书信、访谈(多以书信或邮件方式进行),以这些文本“碎片”拼贴出这位作家关于写作、自我、女性、家庭、历史等话题的看法,这些表述相当坦诚,见解独到,细腻而犀利,既是某种自白,也是对其作品的注释,或许费兰特始终不会以真面目示人,但通过这些文字,亦可慰藉全球读者的好奇心与探究的愿望。 |
【儿童文学】 散文是一种最个人化的书写方式,是作者真性情的流露。本书真诚记录了作家的童年成长点滴,更还原了上世纪80年代川北大山中的生活画卷和人伦日常,那遍布山间的几十户人家的“人间烟火色”——日常耕种劳作、饮食习俗和年节喜庆。身处大山深处,生活本是不易的,作家却努力体味着种种自然的恩赐和生活的甘美。在那节奏缓慢的原生态的大山深处,作家的心灵也抱持着一种原生态的纯净,有着草木般的清新。作家以敏锐的感觉,细腻的表达,认真真实地书写着生命的体验和生活的细节,点滴的生活细碎中,葆有纯粹的良善,更始终带着向上的希望。那种透明、清澈,回到本真的审美本质和价值判断,正是童年给予我们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