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8日-9日,“世界华文文学的诠释视野”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20世纪海内外中文文学学科、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余位学者,就“世界华文文学的思想视野”“文学史的书写与反思”“文学与文化现象研究”“文学与跨媒介研究”“作家作品研究”等重要议题展开讨论,陆卓宁、樊洛平、计璧瑞、王红旗、周励、赵小琪、袁勇麟、朱立立、白杨、江少川等多位与会学者均做了精彩发言。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成长起来的新兴学科。从最初的“台港(澳)文学研究”“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到“世界华文文学”概念的形成,作为新兴学科的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自问世以来,围绕该学科如何命名的争论从未停止。
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包含殖民主义的不同形态与战后的去殖民化、内战和冷战背景下的两岸分断与和解、海外华人的离散与反离散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研究者们在思潮文类、社团流派、报章传媒和作家作品研究的基础上,疏通文学史的脉络,开拓多元化的向度,在诠释视野和方法取径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拓展出了世界华文文学的整体研究格局。世界华文文学学科的兴起,给旧有学术框架带来了冲击,如何以整体性的思考处理不同区域文学之间的关系,整合中国大陆、台港澳和海外的文学现象和事件,勾勒文学的新版图,成为文学史研究中富于挑战性的课题。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丁国旗为大会致辞。他认为,本次会议意味着一个新的研究视野,一种对民族文化认同的深深体察与浓重的文化情怀,突出彰显和肯认了中国民族同根同祖的文化认同与血浓于水的家园意识。研讨会对于构建世界文学,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文化认同,中华美学艺术精神展示以及学科学术话语三大体系构建,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杨匡汉教授对四十余年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反思,他指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为主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目前正处于学科建设的继续发展、走向成熟的阶段,无论从文学史的书写到文化想象的研究,从跨媒介的求索到作家作品的探悉,研究者的视界与境界,都有待进一步提升。黎湘萍研究员讨论了华文文学诠释中的“我”与“他者”的关系,他将“我”与“他者”的关系放置到彼此伦理层面进行讨论,进而引出主体和主体间性的关系问题,对列维纳斯的“他者理论”提出了新的阐释与生发。黄汉平教授探讨了“百年海外华文文学与学术史”的全球史观与学科愿景,指出“百年海外华文文学与学术史”是一个时间概念的表达方式,文学与学术是人们的活动史,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文化场域中创造精神产品的历史,同样要置于“时间-空间”的框架内进行观察和考量。近年来“华语语系文学”和“汉语新文学”的概念在海内外汉语学术界引起了关注,沈庆利教授剖析了围绕这两个概念,学界近年展开的论争背后的学术思路和文化心态。 (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