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十月文学院影视创作中心”成立 致力打造文学IP影视孵化平台

    夏琪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11月11日   01 版)

        本报讯 由十月文学院、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办,盛世肯特承办的“十月文学院影视创作中心”揭牌暨“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跨界对话活动近日在十月文学院(佑圣寺)举行。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十月文学院院长曲仲出席。

        本场“文学+影视”活动是本届十月文学月“文学+”板块核心活动,现场集结二十余位作家、编剧、导演、制片人,共同探讨文学与影视的创作与转化议题,意在促进文学与影视的交流合作,打破行业界限,产生破圈效应,促进文学与影视行业的创造性发展。著名作家格非、李洱,十月签约作家代表张楚、石一枫,影评人毛尖,紫禁城影业董事长金川,博纳影业高级副总裁蒋德福,海润影视董事长刘燕铭,天意影视创始人吴毅,聚合影联CEO讲武生,著名导演鄢颇,著名编剧全勇先,儒意欣欣影业副总裁林苑中,著名演员陶红等参加交流活动。

        文学与影视是文艺的重要领域,也是两个有血缘关系的行业。十月文学院作为专业文学机构与公共文化平台,一直致力于推动文学精品的多形态转化。活动现场,陈宁、郑俊斌、格非、吕约共同为“十月文学院影视创作中心”揭牌。据主办方介绍,“十月文学院影视创作中心”的宗旨是搭建专业平台、聚拢优质资源,推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通过创新思维与运作模式,打造北京与中国文学IP的影视孵化平台。“十月文学院影视创作中心”的亮相,标志着十月文学院率先开启了文学与影视行业的机制化合作,创作中心也将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文学作品影视化的重要基地和合作平台。

        十月文学院院长曲仲表示,众多耳熟能详的优秀影视剧如《高山下的花环》《黑骏马》《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等,都改编自北京出版集团旗下的《十月》杂志刊发,或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作家作品。由此可见“北京文学始终立潮流之先,与时代同步,一贯以温暖的现实主义观照人们的精神生活,并且始终以文学母题催化与引领影视创作,产生了大量的文学与影视精品”。曲仲期望“以新成立的影视文学创作中心为创新平台,链接国内一线影视机构进行深度合作,不断推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精品力作”。

        在“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跨界对话中,在场嘉宾分别就“文学是影视作品之魂?”“市场夹击下文艺片的出路何在?”“文学IP转化大道”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全方位剖析文学作品影视化的潜力和面临的问题。

        身兼作家与编剧两种身份的万方曾创作或改编了大量的影视剧本,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空镜子》以及她父亲曹禺的《日出》等。对于“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这个话题,万方分享了文学创作与剧本写作的双重经验。她表示,文学作品关注更多的是内心,影视创作者则需面对方方面面的要求。“文学会带给影视更丰富的人性的挖掘和描摹,希望十月文学院的影视创作中心在这方面能够取得长足的进步”。

        关于文学性与影视的关系,作家格非认为如何讲故事对作家而言是核心。他同时认为文学作品在进行影视改编的时候,往往需要把最具文学性的部分给去掉,因为电影电视剧讲故事方法不一样,不能像小说那样聚焦于人物的心理。“但是我认为即便去掉了这个东西,文学性仍然是构成一个优秀作品的灵魂。”作家李洱认同万方的观点,作家写作对作品中人物的心灵世界负责,从来不会想到小说是否向电影靠拢或如何躲避电影。文学作品需要宁静的情绪,而电影需要强烈的情节性。如果能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电影或许会真正成为文化软实力的代表。作家张楚则认为“好小说是可以拍成电影的”,比如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使女的故事》改编成美剧就很成功,非常有个性。同时他认为“好电影是有小说气息的”。蒋德富表示,目前博纳接拍了许多重点影片项目,苦于难以找到合适的作者写优秀的现实题材剧本。他期望加深与作家们的合作,将可歌可泣的好故事呈现于荧幕。          (夏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