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9月16日 星期三

    当代优秀诗人专题研讨会聚焦西渡诗歌

    张清华杨庆祥张桃洲敬文东周瓒等学者在肇庆出席研讨

    夏琪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9月16日   02 版)

        本报讯 第二届中国当代优秀诗人专题研讨会——西渡诗歌创作研讨会近日在广东肇庆召开。本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文艺思潮研究所等单位主办,广东东方阳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认为,西渡是一个具有文化自觉的诗人。他和当代两个很大的诗学谱系之间都有关联,一个是北大诗人的谱系,另一个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知识分子写作的谱系。西渡能在一个比较大的格局和意义上进行写作,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如果要寻找所谓知识分子写作的话,西渡可能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样态,是一个具有知识分子气质的抒情诗人。西渡的诗歌写作从内部来讲发乎情,有一种巨大的情感驱动,同时又有一种文化的机制,他擅长把个人的情感文化化,但是依然葆有情感的本体性,这就使得他的诗歌同这个时代的主流写作保持了某种距离。张清华还分析说,西渡也是一个对当代诗歌的诗学建设有独到建树和贡献的诗人。他非常准确地处理了重大庞杂如深渊般的诗学领域。20世纪90年代,西渡的主要特色表现在抒情语体的建构中,世纪之交以后,他更多地转向知性分析。从西渡整个诗歌文本写作的变化线索看,既是稳定、清晰的,同时又和时代的变化相匹配。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庆祥提出,西渡是一个有综合气质或综合气象的诗人,他在诗歌创作、诗歌理论、诗歌批评、诗歌教育等方面都有建树和独到见解。西渡诗学理论对所有的传统和精神资源的再读,最终都统一在一个现代的动作性下。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桃洲认为,西渡一直赋予诗歌崇高的地位,坚持诗歌的本体优先,立足于诗歌审美主义和自律性,同时强调诗歌的责任意识——不完全是直接面向现实的,更多是文化意义上的。

        中国百年新文学史里,新诗是在文体方面最遭非议的一种,讨论新诗的合法性、必然性以及它的限度就很有必要。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敬文东因此强调,西渡的诗正是讨论这些诗学问题的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其成功和失败都与新诗文体有关。西渡《一个钟表匠的记忆》就是处理这种噬心主题的成功作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瓒表示,作为一个诗人批评家,西渡为当代诗人厘清了新诗与传统的关系、新诗应以怎样的语言写作以及当代诗人的历史意识等众多诗学问题。而在诗歌写作方面,他无可置疑地在读者心中确立起一位技艺高超、文体丰沛的成熟诗人形象。阅读他的新诗集《天使之箭》可以看出,西渡为当代诗歌的戏剧性、诗歌写作的介入意识等议题贡献了独特的美学实践。近年几组切近时事的长诗写作,又可视为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观念的当代回应。(夏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