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9月16日 星期三

    用双脚丈量 用双手耕耘一生 致力为人民写作

    李迪遗作给脱贫攻坚报告文学创作树立典范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9月16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沉睡在贫困中的十八洞村,自此蝶变,张开多彩而勤奋的翅膀,飞翔在脱贫奔小康的春风里。那样耀眼,那样明亮!”这是作家李迪写在遗作《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开始的一段文字。在手术前的病房里,他将这最后一部书稿交给作家出版社。今年6月29日,以报告文学见长的李迪因病逝世。这部中国作协“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系列作品之一,列入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的报告文学8月由作家出版社推出。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广大作家艺术家积极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记录和讴歌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和感天动地的业绩,李迪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从公安一线到湘西苗寨,李迪都留下了扎实的足迹,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不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是敞开他的心,以心换心去体会那里的生活和那里的人。”由中国作家协会和作家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李迪的文学道路”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表示,这是一个作家、一个文艺工作者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的精神。这种精神既体现在李迪身上,也体现在广大中国作家艺术家身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用“感情一堆、血肉一堆”评价李迪的文字。他说,李迪通过与采访对象建立起平等关系,挖掘采访对象内心深处的故事进行创作。这样的创作方式充满启迪意义。他字里行间饱含的炽热情感,赋予了文字直抵人心的力量。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包明德表示,“平民化写作是李迪一贯的追求,他擅长用细节激活人物,激活生活现状,激活世道人心”。包明德认为,在李迪轻松的文字中能看到深沉的思索。这是作为现实主义作家应具备的品格和立场。

        李迪曾多次提到:“生活是一口井。离了井,没水喝。”生活和人民,是李迪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正是秉承这样的创作理念,他七上丹东,六下无锡,三季走过九省,数月往返永和,访遍十八洞村。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用双脚丈量出的真情,都是用双手耕耘出的实感,《丹东看守所的故事》《警察王快乐》《004号水井房》《永和人家的故事》《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等,都是带给当代中国纪实文学创作深刻的启示。

        铁凝说:“李迪没有使用多么新奇的文字技巧、排篇布局,只是写出他们的心,这些朴实的人物娓娓道来的生活故事,却让人感受到了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感受到中国的巨变和人民的伟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