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抗战教育史上,有两个大学联合体——西南联合大学和西北联合大学——注定不会被忘记。
全面抗战开始,为保护平津地区的高教种子,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16696号令:“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的师资设备为基干,成立长沙临时大学。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但是,当时对日寇的进犯估计不足。两个大学联合体在长沙、西安开学不久,1937年12月,国都南京沦陷。次年3月,山西临汾失陷,日寇窜抵风陵渡,陕西门户潼关告急。两所大学联合体不得不进一步内迁。长沙临时大学南迁至昆明地区;西安临时大学则越过秦岭山脉来到陕南汉中城固一带。之后不久,它们就分别更名为“西南联合大学”“西北联合大学”。
因为种种缘由,“西南联大”后来声名远播,成为抗战教育的一面旗帜;而“西北联大”,很长时间较少进入人们视野。一位研究者2012年统计,当时网上有关西南联大的著作有300余部,文章千余篇,有关西北联大的著作却为0,文章不过300余篇。这种状况今天已有了很大改观。杨建民先生出版《烽烟不负嘉年华——西北联大的人与事》,为我们奉献了又一部讲述西北联大历史的力作。
该书分“‘联大’春秋”“斑斓史迹”“绝代风华”三卷。第一卷前三篇分别以“分合跌宕烽烟间”“同根连理一脉承”“播良种万木成林”为题,对西北联大从选址到安置,由聚合到分拆,虽分拆却合作的迁变线索、时间节点及诸种复杂状况,运用大量资料给予细致厘清。三篇连读,不啻一部西北联大简史。
联合大学在西安开学不久,因战局演变,必须进一步内迁。内迁的目的地,是陕南汉中一带。今天,西安至汉中,只需要几个小时的汽车,或一个来小时的高铁便能抵达。可当时,只有西安到宝鸡一段可以乘车,余下的路程,全靠他们用脚步去丈量,而且还是在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苍莽绵延的秦岭山脉之间行进。
书中收有一篇万字长文——《文化行军惊壮举》,从该校自西安出发,收集路途所需咸菜、锅盔(一种烘烤的厚圆形面饼),一路雇车运输图书仪器、粮食写起,较为细致地描述了每一天大队人马食宿安排,直到抵达汉中褒城结束。当时途经的十数个站点,是秦岭山中极为穷困的小村镇,一下子涌来数百上千的师生,吃喝只能勉强应付,至于睡嘛,“常常不免有与猪为伍之叹”(35页)。后勤人员,收拾锅碗瓢盆后最迟休息,为赶翌日早点最早起身,还得带上种种物品随大队日日转移……当时人们的万般辛苦,今天读来,如在目前。
西北联大的这次迁移,十数天下来,虽使师生身体得到锻炼,并见识到底层生存情状,可付出的代价是,一位学子因体弱劳累,途中病逝。身体羸弱的农学院教授周明群,到达汉中后也不幸病逝。严酷事实折射出此次文化行军的艰辛程度。
“西北联大”搬迁到汉中城固一带以后,得到当地热情接待。城固县可以利用的学校庙堂,大都腾出,供大学使用。后来培养出多位科学人才的西北工学院,借住古路坝天主堂房屋办学,使用时间没有限制,合同上明言:“不收租金。”礼遇是相互传递的。西北联大师生一到达,随即开始了对当地各项事业的研究及助益工作。地质系教授张伯声等经过考察,发表了有关地质报告;著名教授黎锦熙,在此担任了编修方志总纂,编撰了又名《方志今议》的《城固县志续修工作方案》;几位历史学教授,在此开展了当地文物古迹的全面调查,发现了龙岗寺旧石器,发掘并证实了我国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墓地,为其今天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建立首功……其他如《南郑商业地理》《汉中盆地的自然与人生》《城固气候志初稿》等研究报告,都是关于这片土地的科研成果。
在此地先后八年的“西北联大”(该校到此不久即被分拆,成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等,可大都还继续驻留这一带,形成“五校分立,合作办学”局面。因此,长久以来,人们仍以“联大”统而名之)培养出一大批卓越人才: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师昌绪,担任过清华大学校长的高景德,曾任天津大学校长的史绍熙,中国微波通信与光纤通信开拓者叶培大,“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吴自良,核工业部核燃料局总工程师张沛霖,著名翻译家刘辽逸、孙绳武,著名诗人牛汉……仅此挂一漏万的列举,也让人对莘莘学子们在抗战烽烟中不负青春韶华生发出无限感慨。
还有一个重要影响,“西北联大”来到西北地区时,这里还没有像样的高等教育,“西北联大”到来之后,不仅在陕、甘驻足,并将高等教育的种子播撒了下去——除去抗战后返回的国立北平师范学院,天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等,留在陕、甘的西北师范学院(今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学院、西北医学院以及由此母体衍生的多所高等院校,为我国开发建设大西北,改变国家经济文化格局,功勋之卓越昭彰,无可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