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舒晋瑜)9月6日,由作家出版社举办的《上海表情》新书首发式在北京朝阳大悦城上海三联书店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中国作协散文专委会委员黄宾堂,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出席首发式,与到场嘉宾一起对《上海表情》进行了由浅入深的讨论。
张亚丽表示,《上海表情》是一部视角独特、体验真实、具有即时性和现场感的抗疫题材佳作。作者通过亲身体验,发出了对这座大城市的感慨。作为一名怀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面前从不退缩,总是在第一时间冲入现场采访,发出震人心魄的诘问。十七年前“非典”时期,他首次提出“民族危难之际,作家不能缺席”,主动请缨,奔赴一线采访,写出了《北京保卫战》。十七年后,在春节困在他乡的艰难时刻,他也没放下手中的笔,写下了动人心魄的《上海表情》。这是珍贵的现场记录、历史的重大见证和饱含热泪的喟叹,更是作家献给他热爱的国家的一片赤子之情。
“这本书对作者来讲,是一本特别的书”,黄宾堂表示,作品的时间点和背景都非常特别,作者在1月15号到4月份被“圈”在上海。春节期间,一人在宾馆,无法到外面采访,这对报告文学作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何建明凭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功底,创作了这本有难度的书。书中有浓重的个人化感受和体验,叙述章节短,节奏短促,画面感、镜头感强。叙述色调或疼痛、或激愤、或温暖,一种种鲜活的表情展现出来,各式各样的表情共同组成了“上海表情”。作者巧妙地反客为主地完成身份转换,通过叙述祖辈父辈与上海的关系,完成了“阿拉上海人”的转换,内心与大城市命运与共,文字真切,有力量,有感染力。
谈到书中最打动自己的是什么,何建明表示,不是人,也不是事,而是不会说话的楼房、马路、江边……冥冥之中,让他对上海有了一种新的认识。谈到《上海表情》这部意外之作,他表示,意外和不意外是相对的,即使自己不在上海,也会从北京飞到上海,深入一线采访。
“见到太阳真好,明天后天……我想天天见到你。”现场诗朗诵环节,震撼人心的战“疫”画面,感人至深的背景音乐,将在座听者的心带回上海抗疫的现场。何建明说,“满街没有人,没有人像我一样到外面观看,这是我独特的一个视角。一个有爱的城市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灿烂,这本书既是书写了上海,也书写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