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四季》这本书初版面世已经十多年了。我很庆幸自己是在三十多岁以后读了译林社此次出的新版,而在二十多岁时错过了当年三联推出的初版。当然原因肯定和出版社及新旧版本无关,而是因为二十多岁的我还不具备作家张燕淳那样平静、客观审视日本的心态。这十年生活、工作的积淀让我在阅读这本书时产生了很多共鸣,也解开了不少疑惑。
作为一个南京人,对待日本的态度有着与生俱来的敌对与仇视;上高中以后我喜欢上了夏目漱石及很多日本作家的作品,对于日本又变得极度喜爱。这种喜爱在五年前第一次去日本旅游以后达到了顶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我现在看待日本的心境又发生了变化,感觉和作者张燕淳在书中所表现出的心境类似,不再像以前那么简单、盲目了。
这十几年来我看了上百本日本文学作品,写了数十篇日本文学的书评,近五年几乎每年都会去日本旅游,对日本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全面。我在自己做的日本旅行攻略开头写过:“日本与中国北方纬度相似,因此日本四季分明,四季景致不同,任何时间旅游都能体验到不同的特色。”写关于日本的随笔,以四季为切入方式确实非常合适。
无独有偶,在我的印象里,有不少写日本的书籍都有着“四季”的结构。举两个例子。其一,茂吕美耶在她的《字解日本,十二岁时》中就是以四季分段,月份也和这本《日本四季》一样,以三月始,二月结。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古都》也是写了京都的一年,其中的四个章节就分别代表了四季:“春花”“祇园节”“秋色”“冬天的花”,其中“祇园节”就是京都夏季最大的节日。日本的四季都非常有特色,春天的樱花,夏夜的花火,秋天的红叶,冬季的雪景,因此作者在书中“茅野外人”这个章节中写道:“四季是日本人的生活骨架”;“若是老天爷把日本的四季收回,日本人大概全能不开窗门,自己在家里继续过春夏秋冬”。
这几年出版的很多书籍,将日本介绍到了极致,像“慢书单”里的《日本物哀》《日本幽玄》,“知日”系列,再加上《菊与刀》、林文月的《京都一年》、舒国治的《门外汉的京都》,以及不少旅居日本国人的随笔、日本旅行的攻略等等。不过这些书却没有这本《日本四季》让我读的那么感同身受。
很多人写日本是带有明确目的的,他们的着力点无非三种:一是写日本的好;二是写日本的不同;三是分析一些现象的原因。而张燕淳的《日本四季》是在写自己的经历、思考、感受甚至是内心的吐槽,是写旅居日本时的自己,而不是写旅居日本时的日本。因此日本的好,作者没有遗漏,日本的不足,作者没有掩饰,完完全全是一个传统中国人在异国他乡,用中国人的视角去记录她的所见所闻。日本最具特点的事物作者用很生活化的形式展现给了读者,如樱花、红叶狩、泡汤、礼仪、鬼怪文化、日本姓氏、红叶狩、饮食、和服等等,同时作者还加入了自己的思考、与中国相关事物的对比,但最有意思的是作者内心的吐槽。
书的开篇叫“桃花女儿节”,日本的三月三日是“女儿节”,中国农历的三月三也是“女儿节”,像我们南京的风俗就是吃荠菜花煮的鸡蛋。作者在文中提及了雏人形,有些类似现在的“手办”,还有“人偶菜”,在东京的浅草寺就有著名的小吃“人形烧”。作者对于“人偶菜”的态度是“满心可惜”,如果换了我可能就无法下咽了,毕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在后文“米泽小学校”里作者谈及了日本的教育,从中可以看出,当年日本右翼篡改历史教科书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日本的很多年轻人从小“只从课本上学到日本是最优秀的民族、好礼信佛、文化艺术财产丰富”。作者同时提及了一个现象,日本的很多老人觉得只有在台湾才能找得到“皇民”遗物、“皇军”精神。我觉得很多中国的古风、古物在日本才看得到。可能有时候自己的文化在异国他乡会更受到认同和重视吧。
在书中作者还解决了好几个我一直没弄清楚的问题。比如日本人的英语发音为什么那么奇怪;日本人并非不怕冷,而是因为小孩叫“风之子”,才让他们穿着单薄的衣服上学,大人还是该怎么保暖怎么保暖;让我们觉得自私的日本人其实从小接受的是“团体利益至上”的教育;很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词汇其实源自于日本的汉字,而日本同样的汉字与中国的意思可能完全不同等等。同时作者有很多对日本的看法与我不谋而合——比如日本人的礼仪多到让人觉得假的地步;在日本,沟通不清的时候就在纸上写汉字;日本人做事情呆板,喜欢下笨功夫,但着实让人佩服;日本人拘谨,不流行握手,而是用不需要身体接触的鞠躬来表示礼仪;日本人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执著,在下雨天甚至希望将地擦干等等。
可以说这本《日本四季》是我看过最能够引起共鸣的日本行随笔。虽然作者不是职业作家,写作时没有明确的目的,有时候行文显得散乱,前后文也并不是非常连贯,但正因为作者不是作家,文章才显得更加客观生动,让人能够看见一个活生生的日本。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平时能接触到的日本,要么是经过商业包装的日本,要么是经过文学润色的日本,旅行、看电视剧接触的也多是东京、大阪、京都、名古屋、札幌等大都市,即使是乡村也多是旅行、休闲的度假场所,或是文学家笔下的意象,而像张燕淳笔下这样生活化及充满中国旅人见闻和思考的日本记,实在是难得一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