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8月12日 星期三

    《娇惯的心灵》分析“钢铁”为何没炼成

    本报记者丁杨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8月12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丁杨)日前,题为“‘娇惯的心灵’与当代教育问题”的新书线上直播对谈会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举行,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甘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等学术界、教育界人士现场就《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7月出版)一书及其引发的教育、心理学方面话题展开交流。

        《娇惯的心灵》是由美国个人教育权利基金会主席卢金诺夫与美国心理学者海特合作完成的一部教育心理学专著,问世后在美国产生不小反响。中译本出版后,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中国多家高校相关领域学者亦有关注。本书两位作者对美国高等教育及相关领域有着长期关注和研究,对时代变化下的青少年心理问题与教育应对不乏深入思考。书中在社会、科技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从“脆弱人设(伤害让人更脆弱)”“情感推理(永远相信感觉)”“我们vs他们(生活是好人和恶人间的战斗)”三种常见教育误区切入,详述这些错误观念引发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理,进而发出警醒并提出建议。书中内容虽然置于美国的社会、教育环境下展开,但涉及的“巨婴”“精致利己主义”“青少年自杀”等问题对中国教育工作者与广大家长也颇有借鉴意义。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特别基于认知行为心理学提出了针对种种问题(如何限制并优化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怎样助力学校对抗谬误)的解决方案。

        “这是一本值得关注的书。大量的数据,大量的心理学调查、实验,说明现在的孩子其实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变得更好。其中很多在美国青少年中产生的问题和中国是很相像的。这不仅关乎美国的教育或者中国的教育,实际上关系到全人类的教育。”朱永新说。渠敬东认为,《娇惯的心灵》不止在谈教育话题,“书中谈到的教育话题与整个社会的氛围、国际潮流,包括我们自身对他人的判断都产生关联”。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