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博物馆、美术馆成为不少家长带孩子假期活动的选择。近日,上海玻璃博物馆一件精美的展品在展出时被打闹的小观众损坏,引发了一场关于文明观展的热议。由于疫情原因,两位身在美国的艺术家无法赶赴上海。因此,馆方只能让展品暂时以“不完美”的面貌示人,并呼吁广大观众文明参观,遵守参观礼仪。(7月27日《工人日报》)
这件被孩子打闹损坏的艺术品,价值超过了7万美元。事情发生以后,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不少网友对“熊孩子”的行为表示愤怒,要求其背后的家长进行赔偿。还有网友则表示,对于类似这样的展览,应该对参观者进行年龄限制,禁止不懂事的“熊孩子”进入。
对此,上海玻璃博物馆在感谢网友关注的同时,采取的后续措施也很值得称道,他们没有简单地要求肇事孩子的家长进行赔偿,当然更没有限制未成年孩子进入博物馆,而是受到这件事的启发,成立了儿童礼仪工作坊“守护者联盟”。工作坊被设计成小朋友的“冒险通关任务”:辨别文明行为和危险行为,了解博物馆的“红灯物品”,学习保护展品的科学知识,最后集结成为守护者联盟,获得荣誉奖励。正如馆方所说,这是为了专门治愈孩子们在博物馆内“摸一摸”“蹭一蹭”“靠一靠”等疑难杂症,让孩子们在闯关冒险的同时,学会如何做一个文明的参观者。
博物馆这样的做法,赢得了网友们的一致赞誉,所谓让孩子学会做一个文明的参观者,也就是加强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说到礼仪教育,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孩子要学会懂礼貌,见到亲朋好友要懂得称呼别人,知道问好,分手时要学会说“再见”等。这些当然都属于文明礼仪的范畴,但不是全部。就国内公众来说,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往往把侧重点放在了待人接物上,但是对在公共场所应该遵守的公共礼仪教育却严重不足。
公共礼仪教育,简单点说,就是让孩子们知道在一些公共场所,应该遵守的文明规则,包括爱护公共设施,不打扰和妨碍别人等等。对未成年人进行公共礼仪教育的难点,在于不同的公共场所,对文明礼仪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在博物馆、艺术馆等,就要教导孩子不能随意触碰文物、展品;比如在图书馆,就要告诉孩子不能大声跑动、喧哗,影响别人看书和学习;而到了餐厅、饭店,则又有其他方面的礼仪要求。
但正是因为这样,才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在一种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孩子的公共利益教育。而一旦这样的教育完成,既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同时也避免了以为孩子的淘气肇事而把大人置于一种被动的境地。这样的公共礼仪教育,不该只由一家博物馆来承担,而是需要家长、教育部门、学校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全社会层面形成一种良好积极的氛围。广西桂林市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