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之先生是近现代才子型学人中的一位。自2008年开始阅读《李长之文集》以来,我一直留心先生的著作,开始收集先生著作的民国版本。与《鲁迅批判》《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等名作相比,先生的《北欧文学》并不特别为后世所注意。实际上,这本书颇有价值,因为这是国内第一本专门介绍北欧文学史的书籍。书中介绍了冰岛、丹麦、挪威、瑞典、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国的文学发展概况。就学术史方面来讲,这是有开拓性贡献的。此外,据我的理解,这书还有其他方面值得玩味。
版本方面,我收藏的这本《北欧文学》出版地在重庆,出版时间是1944年7月,1945年7月该书在重庆再版。1946年4月,又出了上海版。短短几年一年一版,足见是书在当时颇受欢迎。
1933年前后,李长之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曾批评王云五主编的《小学生文库》《王云五小辞典》,王云五亦撰文回击。这场论战当时颇有一些关注,老舍后来与李长之说起这段往事时还称赞李长之“与王老板战,如常山赵子龙”。因为这层因素,李长之的《鲁迅批判》等早年著作就不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但抗战时期,李长之在重庆中央大学任教,且担任罗家伦秘书,他与王云五在此时就有了更多交往。这本《北欧文学》就是一个证明。李长之在序言中说:“在今年(1943)五月,接到王云五先生的信,嘱写一部四万字的《北欧文学》,限九月交卷,当时卤莽地答应了。”可见此时两人不但已经和解,而且关系颇为融洽,王云五不计前嫌找李长之约稿。而这书列入“复兴丛书”,也颇值得玩味。因为1944年8月,李长之《迎中国的文艺复兴》一书,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
关于李长之和妻子柯柏薰的婚姻,在梁实秋等人的著述中,是可见他们夫妻经常吵架的。因为这些缘故,在李长之1944年结婚时,有些谣言就说是女方主动追求李长之,为此柯柏薰的义兄兼证婚人唐君毅在婚礼上特别做了澄清,他说:“今天站在婚礼中的新人夫妇,一位李先生是木子李的李,另一位柯女士姓柯,是木旁一个可字的柯。根据易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道理,很容易自然地走到一起来了,木子李字的下面是个‘子’字,一般代表男子的意思,‘君子好逑’,正说明他们相好的过程是男方先向女方表示爱慕以后,才有柯女士木字旁边的‘可’的承诺,所以无论从字义上,事实上讲都是先有李先生的‘君子好逑’的表达意思在先,才有女方柯女士同意的应允在后。”关于这段婚姻的缘起,作为介绍人的唐君毅最有发言权。而《北欧文学》中李长之的序言,也可以提供佐证。李长之在《自序》中说:“谢谢柯柏薰小姐,她对这书有着鼓励,谨以此书作为下个月圣诞节给她的一点薄礼,并算是纪念吧。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晨,于重庆中央大学。”这段话表明,他们初相识的日子是颇为甜蜜的,一如他们的晚年生活。柯柏薰对此书有鼓励,可见两人在学问上是有共同语言的。而已往一些著作以为李长之仅因为柯女士特别孝顺而娶她,恐有失偏颇。
我手头的这本《北欧文学》,封面有三方印记,朱文印章大约是宣威县立中学的收藏印,但漶慢难识。蓝文印章文字为“孙肖先先生捐赠 宣威县立中学存用”,当是县立中学接受捐赠的证明图章。查孙肖先(1906-?),又名孙志仁,宣威榕城上堡街人,先参军,退役后经商,1934年起任国民党宣威市观海、宝岱、宝山等区区长,1941年任宣威县田赋管理处主任。孙肖先是宣威商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开设的恒兴商号在昆明亦有分号。后与滇军暂编21师师长邱秉常等人一道促成宣威解放。解放后,孙肖先还曾捐赠8000银元支援“反蒋游击战争”。仅从印章上,我们无法得知孙先生何时捐赠此书,但宣威县立中学1944年设立高中部,1951年改名云南省宣威第一中学。由初级中学而增设高中部,也许正是图书匮乏的时期。故而此书的捐赠很可能在1944年至1951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