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7月29日 星期三

    德国书业统计数据发布,2020法兰克福书展备展中

    桂琳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7月29日   06 版)

        在今天这样的危机时代,书和阅读依然稳稳扎根于社会生活中。在新冠病毒肆虐期间,书店和出版社成功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例如与顾客的密切关系,自身强大的创造力和乐于进行数字化创新的特质,等等。虽然德国书店停业的几周导致销售额降至全年最低点,但出版社和书店依然对后半年的销售情况保持乐观。在过去的几周中,图书行业在持续减少亏损。从四月中旬书店恢复营业一直到六月底,书业的亏损比例已经从14.9%减少到了8.3%;实体书店上半年的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3.9%(四月中旬的数值是21.1%);少儿书则实现了盈利。7月8日,德国书业协会发布了相关的经济数据。

        德国书业协会主席卡琳·施密特-弗里德里希斯(KarinSchmidt-Friderichs)说:“虽然新冠疫情在经济上对书业造成了重创,但也激发出了行业的巨大能量。书店和出版社的工作人员想尽办法维持整体运转,例如开展递送服务,并举办了不少线上活动。图书行业早就搭建好的网上书店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总的来说,德国的书店和出版社作为书籍的提供者表现得十分值得信赖。与此同时,由于失去了很多市场推广的机会,很多出版社被迫推迟新书的出版,有些甚至不得不放弃了出版计划,其中大部分是不知名的作者作品和冷门题材。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为这种趋势正伤害着社会中文学和文化的多样性。”

        德国书业协会总经理亚历山大·斯基普斯(AlexanderSkipis)表示:“出版社和书店为社会的未来做出着举足轻重的贡献。这在此次危机中已经得到了证明,因为人们正是在这个时候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书籍的价值。在走出危机的这段时间,包括疫情过后,我们又将面临新的问题。图书行业要通过内容重振活力,传播信息,增进讨论。过去几个月,市场对少儿图书的大量需求表明,在危机时期,书籍在少儿成长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书不止是一种消遣,也使孩子们得以继续接受教育,并为之提供支撑。在这场危机中,图书行业得到了政策上的巨大支持,包括有效的紧急援助,快速恢复商店营业,以及大量的文化促进项目。在这方面,我们要特别感谢文化国务部长莫妮卡·格吕特斯(MonikaGrütters)女士的鼎力支持。为了能够在将来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书业需要做到两点:在公众视野中增加活跃度,以及加强完善法律法规。具体来说,就是关于图书的讨论必须更广泛,更热烈——在媒体上。此外,我们还需要更严格的著作权保护法,出版社必须尽快重新参与到保护著作权协会的工作中去——我们也呼吁联邦政府履行承诺,迅速完善相关法规。”

        持续几周的店铺停业规定让书店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四月中旬恢复营业的时候,实体书店从一月到四月中旬的亏损为21.1%,所有渠道包括在内的话,亏损为14.9%。恢复营业以来,亏损持续减少。在半年收支统计中,少儿类图书销售额比上年增长了3.6%。

        书店的停业和朗读会、书展等活动的取消,也令出版社经历了明显的亏损。许多出版社不得不调整原定的出版计划。据书业协会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德国出版社在书店停业期间的销售额下降了30.9%,从一月到五月共下降了14.5%。在参与调查的出版社中,有一多半表示,他们已经将部分出版计划延后至明年。有将近36%的受访者表示,某些出版计划已经完全取消,其中大部分出自不知名的或首次发表作品的作者。

        2019年,德国书业的营业额增长1.7%,达到92.9亿欧元。实体书店的营业额为42.9亿欧元,在整个市场份额中占46.2%,是最大的图书销售渠道。实体书店销售额比上年增长0.4%。网上书店的营业额增长强劲,其中包括实体书店开展的网上销售业务:通过网店,书业共取得18.6亿欧元的销售额,比2018年增长了4.2%,占整个市场分额的20%。

        德国大众市场的图书购买人数在经历了2018年的上涨(增加30万人)之后,在2019年又有所回落:2880万人在过去的一年至少买过一本书,比2018年的2990万人减少了3.5%。在购书人群当中,人均购书数量则有所增加:平均每位购书者一年当中购买的数量从2018年的12本增加到2019年的12.3本。

        从类别上来看,非虚构类图书(销售额增长4.9%)依然是德国增长最强劲的图书种类。少儿书(销售额增长4.6%)和指南类(销售额增长3.0%)也在保持增长。纯文学类销售额下降了0.8%,略低于上年水平。德国2019年初版图书数量从2018年的71548种减少为70395种。大众市场(不含教材和专业书)中的电子书销售额在2019年增长了0.6%,在大众市场销售额中占比5.0%,基本与上年持平。

        又讯近日,法兰克福书展主办方发布了2020法兰克福书展的相关信息。

        2020法兰克福书展(10月14日-18日)不仅将在展馆进行实体展示,在法兰克福市内举办各种活动,还开发出一套丰富的数字方案,作为线下活动的有益补充,全世界的专业人士和文学爱好者均可使用。在德国文化国务部长莫妮卡·格吕特斯女士的支持下,2020法兰克福书展的数字活动与服务均为免费。

        法兰克福书展总裁岳根·博思表示:“非常感谢文化国务部长莫妮卡·格吕特斯女士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资金补贴,今年我们才得以免费为大家提供数字服务。2020法兰克福书展将是绝无仅有的一届书展,一届‘特别版本’的书展。尽管线上活动和服务并不能完全替代面对面的会见,但由于旅行限制,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专业人士将无法来到德国参加书展,因此一个数字的汇聚之地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大家一起来’(Alltogethernow)的口号下,我们希望把全世界的出版商、合作伙伴、文化爱好者和专业人士集合到一个虚拟空间中,为大家提供交流思想、与作家和故事接触的机会。”

        法兰克福书展官方网站www.buchmesse.de将作为主要线上平台,为专业人士和文化爱好者提供各种线上服务。书展举办的那一周,法兰克福书展还将通过自己以及合作伙伴的社交媒体举办盛大的数字活动,所有活动的日程安排都将在官网上公布。出版商可以使用书展官网上的“参展商目录”“活动目录”以及“主题图书特别呈现页面”进行虚拟展示,以吸引专业访客和文化爱好者。书展也欢迎出版商在线提交“数字图书节”(BOOK⁃FESTdigital)的活动创意。此外,出版商还可以获得授权,使用书展的版权交易平台和商务洽谈工具。书展还将在一周中举办一系列的专业活动,包括线上会议和其它更多数字化活动,届时将公布在书展官网上。自8月中旬起,参展公司和专业访客将可以在书展官网上在线注册,报名参加数字书展。“数字图书节”创意征集活动已经启动,截止日期为7月31日。9月起,文化及文学爱好者即可浏览书展的“活动目录”,了解更多活动信息。

        “法兰克福版权”是法兰克福书展最新推出的国际版权交易平台。出版商可以在这里展示公司形象、作品、版权目录,也可以借助此平台工具生成专属的版权目录。在这个平台上,出版社的内容编辑可以通过全方位的关键词搜索,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世界各地的图书和新的业务合作伙伴,与版权方直接建立联系并索取样张等资料。

        法兰克福书展数字项目经理珍妮·奎恩说,“法兰克福书展是国际版权交易的平台。因此,对我们而言特别重要的是,在实体展示以外,向参展商提供良好的数字平台服务,以便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版权代理商、编辑、版权经理们得到展示机会,并推动其业务发展”。

        预计从9月中旬起,“法兰克福版权”在线交易平台将面向所有感兴趣的版权买卖双方免费开放基本功能的使用权。得益于德国政府的赞助,这一平台可供大家免费使用9个月。

        2020年,法兰克福书展策划主持的线上专业活动的核心当属“法兰克福大会”。此次大会形式全新,一共为期四天的讨论、问答和简短演讲,将邀请来自学术、版权、出版和有声书领域的国际专家共同参与。“法兰克福有声书峰会”和“法兰克福版权经理人大会”是法兰克福书展的成功会议品牌,书展在其基础之上创建了“法兰克福大会”并赋予其数字形式。

        除“法兰克福大会”之外,书展那一周,法兰克福书展各大专业展区——艺术+(THEARTS+)、法兰克福有声书(FrankfurtAudio)、法兰克福童书(FrankfurtKids)、法兰克福学术(FrankfurtAcademic)、法兰克福作家(FrankfurtAuthors)、法兰克福教育(FrankfurtEDU)还将为全球出版专业人士举办其它数字活动。

        “艺术+”是法兰克福书展上理念、创意、文本、图像及有声内容等创意知识产权(CIP)的交易场所。因此,“艺术+”为出版业与电影、电视、艺术、博物馆、音乐、设计等创意产业之间搭建起一道桥梁。

        据了解,“艺术+”已发起一项“文创产权推介”(PitchyourCIP)计划,目前已吸纳800多位成员。不同的文创产权拥有方可以在这里宣传推介自己的内容,以寻求合作生产、影视改编、衍生品合作伙伴等。“文创产权推介”旨在促进交流合作,建立一个网上B2B商业社区,在媒体融合时代为内容交易建一方基石。        (桂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