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7月29日 星期三

    历史上的大帝国

    常绍民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7月29日   13 版)

        《历史上的大帝国:2000年暴力与和平的全球简史》一书是法国当代著名中世纪伊斯兰史专家加布里埃尔·马丁内斯-格罗斯(GabrielMartinez-Gros)的一部颇有份量的新著。马丁内斯-格罗斯现为巴黎第十大学历史学教授,被认为是法国最熟悉中世纪阿拉伯文化和历史的一位专家,曾与瓦伦西(Lu⁃cetteValensi)一同长期主持“伊斯兰与穆斯林世界社会研究院”,在卢浮宫开设“柏柏尔王朝与摩纳哥帝国(11—13世纪)”课程。除本书外,另著有《伊斯兰圣战的吸引力》(2016)、《伊斯兰主义的热情与和平的失败》(2016)等。

        作为一位出生于北非(作者1950年1月23日生于阿尔及利亚奥朗)的专家,马丁内斯-格罗斯对同样出生于北非马格里布地区的伟大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IbnKhal⁃dun)尤感兴趣,也受到赫勒敦学说的很大影响。《历史上的大帝国》的创作灵感就直接来源于赫勒敦的思想。赫勒敦1332年出生于突尼斯,全名艾布·阿卜杜勒·拉赫曼·伊本·赫勒敦。他青年入仕,饱经宦海沉浮,曾任首相,为大征服者帖木儿的座上宾,在北非各地和伊斯兰教力量控制下的安达卢西亚活跃一时。中年时代潜心于学术。晚年在埃及著名的爱资哈尔大学任教,多次出任埃及大法官。1406年逝世于开罗。赫勒敦可以说那一时代阿拉伯世界最伟大的学者,他一生著述甚丰,涉及教义、逻辑学、数学、诗歌和哲学等,惜均已失传。现在流传在世的主要是他的一部多卷本历史著作,这也是他最为人看重的著作,“由于这部书包括了阿拉伯和柏柏尔人的历史,包括了城镇居民和沙漠游牧民的历史,还包括了与他们同时代的大国的历史,详细阐述了这些情况是如何开始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有哪些值得记住的教训,所以我给这部书起名为‘阿拉伯人、外国人、柏柏尔人及其同时代大国的历史殷鉴和始末集成’”(《历史绪论》上卷,李振忠译,宁夏人民出版社2016年9月版,第9页),一般简称为《历史纲要》或《历史殷鉴》。《历史上的大帝国》实际上围绕着赫勒敦的国家兴衰学说展开,正如法文版原副标题所示,《历史上的大帝国》围绕着一条鲜明的主线讲述人类2000余年的历史和遥远的人类文明,那就是帝国如何诞生,如何消亡,以及为什么消亡。概括起来,全书的基本思想是,一个地区繁荣到一定程度就会诞生帝国。帝国化或文明化就是剥压臣民拥有武器的权力,勒令他们从事生产劳动,同时对他们进行教化,使之变得温顺有礼。把这些人解除武装,使之变得懒散和无所事事,目的在于便于统治、奴役他们,消除他们可能给帝国带来的威胁。因此,他们可以去追逐财富和荣华富贵,但绝不能拥有武装。解除暴力就必然意味着在帝国内部推行非暴力化,这样才能保证生产活动、物质交换和文化艺术等高雅文化在国家内部正常进行。但在此同时,帝国又离不开暴力。固然,在有的帝国,诸如大清帝国,可以通过强行把臣民分为从事生产、艺术活动的人群与武装人群(八旗)两大类来维持帝国的运转,但这种做法无法长期维系。更普遍的情况是,国家到其他的地方去寻找这种它不得不保有的暴力,这个地方位于它的边境地带,那里部落群集。部落成员不在国家的管控之下,因此也没有被解除武装。边境部落保有暴力是境内臣民被解除武装的后果。正是非暴力创造出了暴力。帝国通过慷慨的承诺吸引强大的蛮族战士归顺自己,为自己汇聚新的暴力。不过对帝国而言这些蛮族往往也是一剂毒药,因为后者最后挥戈相向的时常是帝国毫无防备、供给丰厚、富饶充足的中心,那些靠生产和商业为生的人在军事上无法与这些嗜血成性的武士抗衡,无力守住疆界,结果只能是帝国的灭亡。新兴国家或帝国通常会面临类似的问题,同样难逃覆灭的命运。马丁内斯-格罗斯通过对欧亚非三大洲2000多年间各大帝国的分析,深化了800年前赫勒敦的精彩学说。

        赫勒敦认为,一个帝国或王朝和人一样是有寿命的。“一个王朝的年龄在多数情况下,超不过三代人的年龄,因为第一代人仍然保留着沙漠游牧人粗犷野蛮的性格,这是由于沙漠中艰难的生活环境形成的。——第二代人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他们有了权力,艰难的沙漠生活变成了富裕的城市生活。当初,大家齐心协力争取荣誉,现在变成了一个人说了算,独断专行,其他人也变得懒散,不再拼搏。当初的积极上进,变成了现在的消极颓废,族亲意识受到了破坏,人们甘心接受屈辱和顺从。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有过第一代的经历,了解第一代人的情况,亲眼看到他们为了夺取荣誉是如何进行坚韧不拔的奋斗,他们是如何誓死保卫自己的家园的。他们仍抱着希望恢复第一代人时的情况,或者他们认为这些情况是存在的。第三代人完全忘记了沙漠中那种艰难、粗犷的生活,好像它就没有存在过。他们失去了尊严和族亲意识带给他们的甜蜜,也失去了昔日的威严。但是,他们的奢侈却达到了顶点,享尽了富裕生活带来的乐趣,最后成了国家的负担,像妇女儿童一样需要别人来保护他们。族亲意识完全丧失了,战斗的激情、自卫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也没有了。——外援越来越多,王朝得到了暂时的安全,直到有一天,安拉会使它毁灭,王朝的一切全都结束了”。(《历史绪论》上卷,第220页)。引文中加着重号的一个词“族亲意识”,是一个阿拉伯概念,原文为asabiya,意思是指将组成部落社会的个体集合起来的一种力量,译成“族亲意识”问题不大,不过在《历史上的大帝国》中,除特别情况下,一般把它音译成“阿萨比亚”,意在保留该词词义的丰富性。阿萨比亚可以说是赫勒敦历史理论中一个核心概念,《历史绪论》第二大章“游牧文明、野蛮民族、部落社会”很多地方都讲到它,视之为文明兴衰存亡的一个要素。赫勒敦认为,一个帝国或王朝基本上要经过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夺取政权的阶段,要战胜所有对手和反对者,从前朝当权者手中夺取政权并牢牢控制政权。在这个阶段,夺权的家族内部成员之间是平等的。“这是由阿萨比亚决定的。——如果一个人的阿萨比亚不能压倒其他所有的阿萨比亚,他的能力压制不住其他人的力量,在他上边还有比他更强的人,那么,他也是一个不完整的国王,他的王权的真实本质也不完整。”第二个阶段是当权者对族人进行专制独裁的统治阶段。为了压制族人企图分享权力的欲望,他们大量使用外族人。这么做也就预示着国家要毁灭,是王朝得了慢性病的一个症状。因为阿萨比亚遭到了破坏,而当初,他是依靠阿萨比亚才取得政权的。“没有阿萨比亚的支持,他将一事无成。”第三个阶段是休闲和享乐的阶段,为了享乐,当权者尽量扩大税收,修造豪华的住宅、高大的殿堂和各种工艺作坊,扩展国家的疆土,热情款待各国的和各部落的贵族代表团等等。“这种慷慨大方的效果,在盛大庆祝活动时就可以表现出来。”第四个阶段是满足于现状的和平时期。第五个阶段是挥霍和浪费阶段。当权者的这种做法大大伤害了本族中的绅士和王朝早期的追随者,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仇恨,他们憎恨当权者,不再支持他。当权者的做法也使他失去了军队的支持。“就这样,当权者破坏了先辈们创建的荣誉,摧毁了他们树立的业绩,王朝到了暮年得了不治之症,再也无法治愈,直到完全毁灭。”而这一切,都与他失去阿萨比亚有很大关系。马丁内斯-格罗斯在《历史上的大帝国》中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借用阿萨比亚这一概念,把它视为解读帝国兴衰的密码之一。他同样认为,“定居社会的职能和主权政治的意图相一致,都是为了歼灭部落的阿萨比亚”。两到三代,也就是100年到120年,就足以让最初的阿萨比亚消失殆尽,这样帝国也就难以维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历史上的大帝国》有大量篇幅涉及中国。赫勒敦的范式主要以伊斯兰世界为基础,马丁内斯-格罗斯最熟悉的也是这一领域,因而有关阿拉伯世界的论述自然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过本书有关中国的内容份量同样很重,而且甚至比阿拉伯方面所占的篇幅更多。原因很简单,在赫勒敦意义上的帝国时代,中国文化应该是延续时间最长久、内容最丰富的一个地区。同时,论述这种帝国史,要大量涉及沙漠文明尤其是游牧文明,中国史籍在这方面的记载可谓弘富。另外,历史上中华帝国的特点也比较符合按照赫勒敦的范式。虽然马丁内斯-格罗斯不熟悉中国历史,但法国学界在这方面有深厚的传统,可资利用的著述甚多。可以看得出来,他大量利用了法国赫赫有名的汉学家谢和耐和东方学家勒内·格鲁塞等人的研究成果。当然,至少就有关中国历史的内容来讲,本书存在着不少错误,这也是汉学家们的通病。比如,书中关于中国历史上一些王朝存在时间、事件发生的年代的表述,时有与我们常见的说法不一致之处;对不少历史事件的理解,与我们的习见多有不同,不少在国人看来甚至不无荒诞。但是,对于一部引进著作,我们更多地应看到其启发意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也。以此而论,本书关于中国的论述有不少地方具有启迪作用。首先,它让我们可以重新认识赫勒敦及其学说,客观地讲,对于这么一位具有原创性的学者,国内研究不多,认识甚浅。赫勒敦的理论,对于深化我们的史学研究,在我看来不无意义。其次,作者的一些具体论述,有助于我们从全球史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和人物。比如,书中指出,在600年间(约自公元400年到1000年),佛教成了亚洲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国压倒性的宗教,在中国出现的一个奇妙现象是,蛮族出身的战士进行世俗政治统治,而在精神上皈依这种极端反对战争的宗教。马丁内斯-格罗斯认为,“现实的这种矛盾合乎逻辑,它是帝国机制区分暴力职能和文明职能的结果。”后来佛教遭到排斥,衰落下去,其原因不在于佛教教义,“而是佛教在国家中的位置决定了佛教在中国的命运。在当时的中国,同时成为文人的和战士的宗教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将文人和战士团结起来,虽然这二者对于国家利益来说同样必要”。再如公元751年中国唐朝和阿拉伯帝国之间在葱岭爆发的怛罗斯战役,我国学者关注不多,少有研究,且仅视之为一场遭遇战,不认为它具有什么特别意义。马丁内斯-格罗斯则认为人们大大低估了这一战役的重要性,虽然它在地缘政治学方面造成的后果乍看十分微小,但其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样重要。“这场战役的后果之一就是伊斯兰教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了突厥草原最主要的部分,保证其拥有旧世界最好的战士,并通过战役带来的取之不尽的暴力储备成为一个典型的帝国。另一方面,在400多年的时间里(直到元朝),中国丧失了强大的阿萨比亚。公元1000年到1250年之间中国经济的卓越发展可能是怛罗斯战役的后果之一。”诸如此类,我们不妨批判性地吸纳,化为己用。

        对于《历史上的大帝国》,亚马逊法文版上一位读者这样评价:“我热烈推荐这本书,它既厚重又小巧,既适于专业学者,又同样适合清醒的爱好者或者热情的初学者。每个人都会从中找到滋养自己思想的东西。”这位读者的评价应该说非常到位、准确。所谓小巧,是指它的篇幅,仅有区区十几万字,确实如同法文原名(《帝国简史:它如何兴起,如何衰亡》)所说,是一部“简史”。所谓厚重,是指它谈论的话题非常庞大,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简约而不失深刻,耐读且富于启发性,窃以为,这也是这部书引进出版的意义所在。

        (《历史上的大帝国:2000年暴力与和平的全球简史》,【法】加布里埃尔·马丁内斯-格罗斯著,陈熙译,中信出版社即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