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7月29日 星期三

    文物抵御灾害能力应得到加强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7月29日   08 版)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主汛期,受强降雨影响,多地发生了严重的洪涝或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部分文物、博物馆单位受损严重。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坦言:“今年汛期,受损文物范围广、数量多、损失大,是近年来汛期文物受损最为严重的一年。”(7月22日《光明日报》)

        实事求是说,汛情凶猛,如何保卫好人们居住的家园,减少百姓受灾,这才是首位。但是,面对文物受灾的情况,也不能坐视不管,毕竟这也是人类宝贵的财富。

        对于文物防汛救灾工作,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以防为主,将文物单位抢险加固和保护性设施建设纳入文物保护工程重点项目,将自然灾害应对处置纳入国家文物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重要内容,每年对灾后文物修缮、修复给予重点支持。

        今年进入汛期以来,国家文物局还密切关注各地汛情,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向相关省份发出电话预警,随即印发关于加强汛期文物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全国文物防汛安全工作做了具体安排。

        但是,在要求各地保持高度预警状态,密切关注汛情,全面排查可能面临的灾害险情,以及整治安全隐患,周密组织防灾减灾工作,妥善做好受损文物后续保护工作,搜集、保存好文物构件或者部件,组织文物修缮、修复,将文物损失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居然还有多地有5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不同程度受到损失,这就更值得耐人寻味了。

        实际上,出现这样的尴尬,原因也是明摆着的:首先,文物本身防灾抗灾能力弱。比如,古桥梁、古城墙、古民居等文物建筑年代悠远,犹如历史老人,千百年受自然环境侵蚀和人为活动影响,抵御自然地质灾害能力自然就弱。再如,我国文物建筑多为木构架结构,主要建筑材料为木材、砖瓦等,尤其是一些革命旧址,多为祠堂、民居建筑,建筑等级不高,这就更容易在自然地质灾害中受损。

        其次,极端天气增加了文物安全压力。文物分布区域复杂,许多位于山区、河流、湖泊、沟谷区域,受自然地质灾害影响较大。今年入汛以来,南方多省持续强降雨,江河水位偏高,一些上游水库泄洪排涝,河流中往往裹挟大量泥沙、杂木等,大流量、高流速洪水堵塞、冲击、冲毁古桥,洪水长时间浸泡、淤埋古建筑,致使文物受损严重。

        对此,只有“对症下药”,比如进一步把将文物防灾减灾统筹纳入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文物防灾减灾应急机制,甚至向老祖宗学智慧,把一些工作做在平时和最前头,充分考虑到文物修缮中的防灾问题,等等。文物抵御灾害能力从根本上得到加强,才能避免在自然灾害中遭受损害。

        贵州省兴义市 贺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