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7月15日 星期三

    在《等待呼吸》流畅如水的情节架构中,镶嵌了一座座如江上峡谷中的岛礁峭岩般奇峰异突的好故事。

    谓我何求

    张抗抗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7月15日   11 版)

        《等待呼吸》,钟求是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年3月第一版,65.00元

        《等待呼吸》是钟求是先生新近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

        “等待”已久。阅读中,我时不时会屏住“呼吸”。

        含蓄、简练、干净、精致、讲究、耐读——钟求是小说一以贯之的“求是”“求实”风格,具有较高的作者辨识度。过眼一亮、读后三思。

        小说的情节并不铺张也不喧哗。现世的人,现实的生活,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爱、失爱、失我、寻我、灵魂的重生与新生命的接续。无须错综复杂的宏大叙事,只以单线串珠,展现了女主人公杜怡半生多舛的命运。虽有跌宕起伏的各种意外,终究是大同小异的生死与爱恨、沦落、挣扎与重启。小说人物也是单纯的: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先后情事,几个鱼贯而出的串场男性过客,人物关系透亮明了。如同绳结交叉的渔网,水从网眼中汩汩流过,网中留下了鲜活腾跃的活物。人走过就散了,水被筛查过滤,回去海里不再纠缠。而身心重创、冷艳傲骨的女主人公杜怡,独自疗伤,踉跄前行……

        全书分为三大章:“莫斯科的子弹”“北京的问号”“杭州的氧气”。从“子弹”而“问号”再“氧气”,犹如交响乐曲式的显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三个乐章,三个板块的意象都用得恰当精准。阅读与倾听的过程,呼吸随着音乐的节奏起伏、激越、屏息、悬停、渐而均匀舒缓……

        故事的发生地,从前苏联到现中国、中国的北方到江南,一条贯通南北长长的经线,构成了地域和场域的位置图。男主人公夏小松的出生地山西晋城、女主人公的出生地温州,从西部偏城到东南沿海,彼此的成长环境和文化背景,构成了东西纬线,经纬线纵横交错,形成了地理上的“多地”空间维度。而后是时间序列:20世纪90年代初的留学生涯,到21世纪静守余生的当下,时间跨越三十年。杜怡在莫斯科和夏小松相遇时,是一个个轻松而欢快的惊叹号。夏小松意外身亡,她从此沦陷于各种无解的问号里,然后是一连串的删节号。若干年后,身心疲惫的杜怡,在距故乡温州不远的杭州开了一家小书店,寂寞而平静。当年的纯情女孩已变成世事练达的“熟女”,但在她的内心深处,依然爱着夏小松。一个女人用大半生岁月怀念旧日的男友,日子里只有无尽的逗号没有句号。无论现实何等丑陋不堪,爱的执念被时间冷冻保鲜,完好如初。

        我们常常把“故事情节”当成一个语词整体。其实,故事和情节,需要分头阐述,有如地基房梁屋柱承重的整体架构,和墙体门窗内装修所用的建材的关系。一座气势恢宏叠层错落的大屋创意,如果没有坚实、新颖、高等级的材料支持,难以成就美雅而有品位的豪宅。

        在《等待呼吸》流畅如水的情节架构中,镶嵌了一座座如江上峡谷中的岛礁峭岩般奇峰异突的好故事。

        莫斯科简朴的留学生生活、流连于图书馆和地铁里的爱情、一颗致命的子弹、忧伤的贝加尔湖、夏小松死后留给温州女孩杜怡的巨额医药费、还债的深渊、滞留京城的种种遭遇,十几年岁月倏然掠过,伤痕累累的杜怡“变身”为另一个独立冷傲的成熟女性,开始了新的生活。最后带着她孕育的新生命,回到夏小松的故乡,和儿子夏小纪一起守护这份无血缘的爱……

        《等待呼吸》的情节构思精巧奇特,颇费苦心。其中每一个环环相扣的故事链,都是情节有力的推手和印证:男人和女人、欲望和生存、虚伪与无耻、坚守与无奈,沉浮于光鲜的街市楼宇、嵌藏于城市阴暗的角落缝隙。善恶美丑的纠葛,经济的进步、物质的丰裕、道德的沉沦和理想的迷惘,忽入华美长廊、忽入幽暗隧道,铺展出中国社会近三十年栩栩如生、明暗闪烁的真实画卷。当年莫斯科大学经济专业的夏小松,他对《资本论》的兴趣、对马克思与哈耶克学说的辨析,也是中国年轻人对未来发展道路的思考,由此拓展了作品的思想容积。于是,作品超越了通常的爱情小说,成为当代社会现实及精神样貌的探测仪。宽宏的视界及时间的纵深感,横竖上下左右,需要何等精心、娴熟、老道的布局技艺,才能编织成如此精致细密立体的三维空间。这部作品“新、奇、特”的叙事方式,为我们当代文学提供了文体创新实践的成功范式。

        而在这三维时空交叉的中心,作者暗伏了一个关键的节点:杜怡在夏小松病逝后,面对他的不知所措的父母和不富裕的家庭,她毅然背负起夏小松在北京治病的全部医疗费用。以至后来因艰难偿还这笔巨款,而落入各种问号的陷阱,遭遇了一系列的惨痛经历。她只是夏的女友,并不负有婚姻的法定义务,本可一走了之,把子弹和问号留给夏小松,自己走向多氧多负离子的西湖或海滨家乡。

        但她没有走,她选择了留下和担当,甚至没有迟疑和犹豫。

        由于她和夏小松纯净的爱?由于道德与责任?或是未涉险恶世事的天真?

        也许,只因她觉得自己若是甩手而去,会在怀念和愧疚中窒息——无法呼吸。

        所以,杜怡的选择,成为这架“钢琴”88个琴键的中央C——低音区和高音区之间的定音基准。

        后来的岁月,杜怡为筹款还债,一次次被迫妥协、一次次在泥潭里跌倒再爬起,再跌倒再爬起。走投无路的苟且之时,杜怡是一个被商业市场氛围熏陶出来、恪守信誉、精于利害得失算计的温州女人(不含褒贬);而在对夏小松的痴情怀念、对善与爱的呼唤坚守中,她渐渐走出自己,变为一个柔韧刚毅的女子,成为自己希望的那个样子。杜怡终究超越了物质的温州,成为某种精神的象征。所以,《等待呼吸》也是一部出色的女性小说。

        《等待呼吸》的叙述语言极好。浓缩的简练、节奏的控制、含蓄幽默讥诮的表达,颇见语言功力。作者重视人物身体感官的功能体验,比如无数次出现耳朵和嘴巴的描述,日常和感性,可谓钟氏一绝。(唯独缺少了“等待呼吸”用的鼻子)钟求是个性化的语言风格,让人想起加缪的节制和冷静。

        在“杭州的氧气”一章里最后出场的那个章朗(类似道具),是个有意思的配角。冷漠,自我、懒散,小资,渴望性与爱,却不会为了爱和女人倾其付出。这个时代虽然不坏但自私务实的男人,和杜怡心中那个有信仰有情怀的夏小松构成了鲜明对照,也和杜怡内心坚守的爱形成了巨大落差。杜怡最终没有“等”来她的真爱,或许正意味着“呼吸”的终止。

        阅读的享受也带来些许困惑:来自山西晋城的夏小松,和来自温州市场经济实践前沿的杜怡姑娘相恋,他和她代表了各自的区域存在,象征着两种文化符号。年轻人纯真热烈的爱情超越了“资本”,消融了东西部不同的文化习性。杜怡在夏小松死后,逐渐懂得并认同了他的观念,她的思想轨迹和认识“更新”,建立在夏小松当年的思想基点上。她距“温州”越来越远,离山西越来越近。又多年过去,小说临近结尾,章朗终于得到了“消失”多年的杜怡,已带着儿子夏小纪定居晋城,去陪伴照顾夏小松年迈的父母的音讯。杜怡将自己珍藏了流浪了几十年的爱,最终安放在了夏小松的山西老家。而后,杜怡带着已长大的儿子,经贝加尔湖去往指向模糊的俄罗斯重温旧地……

        尽管这个感情结局非常感人,但当我读到杜怡逃离杭州去了山西晋城那一刻,我觉得漫长的“等待”好像划了一个圆圈,回到了原点。

        我们真的会回到原点去吗?杜怡何求?知我者,谓我心忧。深呼吸。等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