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读书、热爱学习的民族。中国学者不仅自己爱读书、爱学习,还喜欢劝别人读书、劝别人学习。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劝学篇》,其中最著名的,当然要数荀子和张之洞的《劝学篇》。一个在古代,一个在近现代,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至于那些没有冠以《劝学篇》之名的文字,无疑就更多了。比如《论语》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实不就是在讲“劝学”吗?此外韩愈的《进学解》、颜之推的《勉学篇》,也经常被人当做《劝学篇》来看待的。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历朝历代各种大大小小的《劝学篇》不下50多篇。流风所及,在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明治维新的功臣、大思想家福泽谕吉也写过同名的文章。强调劝学,强调诗书传家,强调“耕读立国”,不仅是在中华民族,在整个东亚儒家文化圈里,也是一个重要文化现象。
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人那么重视学习,那么赞美好学,如此苦口婆心地劝人学习呢?
理由当然有很多,但从孔子关于学习以及好学的观点来看,我觉得,好学应该是一种至高的美德。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曾经提到“六言六弊”之事,其具体内容是:“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zhì)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喜欢仁德却不喜欢学习,就会犯愚蠢的毛病;喜欢智慧却不喜欢学习,就会犯放荡的毛病;喜欢诚实却不喜欢学习,就会犯害人害己的毛病;喜欢耿直却不喜欢学习,就会犯尖酸刻薄的毛病;喜欢勇敢却不喜欢学习,就会犯捣乱生事的毛病;喜欢刚强却不喜欢学习,就会犯胆大妄为的毛病。”你看,仁、知(智)、信、直、勇、刚,此六者当然都是儒家认为的美德了,但即便如此,如果我们仅仅拘泥于其表面内涵,而不以学习来调节之,充实之,那也有可能走向自己的反面!而只有好学,却可以帮助你克服这诸多的毛病!李泽厚说:“此‘学’即在如何掌握合适的‘度’。苟非其度,一切好品德也将是大毛病。”(《论语今读》)学习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再深究一步,则这和中国古人所主张的宇宙观应该也是一致的。在中国古人看来,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始终变动不居的,《周易》成为“群经之首”的奥妙,就在于此。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如果说西方哲学传统的第一个概念是being,那么中国哲学的第一个概念则是这个“易”,也就是“变化”;如果说西方人喜欢从“be⁃ing”的传统即从“不变”的“本质”来理解世界的话,那么中国人则喜欢从“易”亦即“变化”的角度来理解世界的。这样一来,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始终是一个变动不居的世界,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必须保持谦卑的态度,这是适应世界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发展的需要。
正是基于对世界的这个根本认识,所以中国古人特别强调“日新其德”(《周易·大畜·彖传》),“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传》)此即龙协涛先生所谓“华夏文明,以新立命”也。他在《中华读书赋》首段,把“华夏文明,以新立命”和“《论语》宝典,以学开篇”二者对举,二者合一,强调中华民族既“革故鼎新,亦古亦新”,又“温故知新,日新日进”,实现了劝学之殷与日新之盛的统一。读书、学习、创新、实践,这在中国人那里,其实是分不开的,它们完全是一回事。这个优良的传统,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继承下来。
(作者为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