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羽先生的文集《帆船,在诗海上漂流——俄汉诗歌翻译研究》出版了,此书为我们展开了中俄诗歌和翻译作品的历史画卷,认真梳理了中俄诗歌翻译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翻译家,详细分析了中俄诗歌和翻译作品,赏析诗歌名篇佳作,对比分析同类诗歌,发现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语境中诗歌作品的内在联系与审美特质。
文集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俄罗斯诗歌研究。主要介绍普希金、莱蒙托夫、费特、巴尔蒙特、勃留索夫、蒲宁、古米廖夫、叶赛宁、纳博科夫、别列列申、舍甫涅尔、库什涅尔等各个时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从写作手法、时空结构、音韵、诗行、思想情感等角度对作品进行研究分析。上世纪中期查良铮(穆旦)翻译了普希金与丘特切夫的诗歌作品,谷羽对查良铮的译诗原则与追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值得诗歌爱好者、诗歌翻译者认真借鉴与深思。
第二部分是俄诗汉译透视。谷羽通过大量俄罗斯诗歌汉译本和原诗对比研究与鉴别,对格律、音韵、诗行、音步、抑扬格、扬抑格、交叉韵、环抱韵、相邻韵等形式要素,做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同时研究老一辈优秀翻译家如何处理诗的节奏与韵律。通过这样的分析和对比,让读者体会出原诗的韵味和译作的美感,让诗歌翻译者对原诗和译作有更加深入的认知。
谷羽高度认同查良铮驾驭语言的灵活大胆、充分利用和发掘母语的韧性与潜力,并将诗人的气质、开阔的视野、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驾驭语言的悟性,融入到译诗过程中,让翻译过来的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一流的诗歌翻译家,对译作会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其实敬重查良铮的谷羽也是这样做的。谷羽译诗,自己也写诗,他热爱中国古典诗歌,从中汲取营养,再加上扎实的俄语功底,50多年的翻译实践,译过的诗歌作品数以千计,他效法前贤,遵循以诗译诗的原则,以格律诗译格律诗,重视诗歌形式和音乐性的把握与传达。读他的译文,不仅能领略到原诗的艺术魅力,也能感受汉语的博大精深。
第三部分是汉诗俄译初探。这一部分最大的亮点就是对俄罗斯汉学家译介优秀中国古典作品的梳理,从瓦西里耶夫翻译苏轼的《花影》开始,阿列克谢耶夫《三译〈静夜思〉》,呕心沥血译“聊斋诗词”,他的弟子施图金、艾德林等诸多优秀汉学家系统性地翻译中国诗歌,为中俄文学与诗歌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阿列克谢耶夫院士列出45部中国经典作品翻译提纲,具有高瞻远瞩的超前意识,使得俄罗斯汉学家翻译中国诗歌具有系统性、传承性和科学性。阿列克谢耶夫高度尊重中国诗人与作品,提出了注重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译诗原则,明确反对欧洲文化中心论,反对猎奇心理以及对汉语诗歌的任意增删。
谷羽先生还借鉴加斯帕罗夫院士的诗歌翻译理论,运用“准确性指数”和“随意性指数”对具体诗作翻译文本进行量化分析。他并不认同“诗歌不可译论”,也反对诗歌翻译“创造性叛逆”之类的说法,认为诗有“不可译因素”,也存在“不可译的诗”,比如汉语的回文诗,俄语的冠顶诗。他在多年的诗歌翻译实践中,研究诗的形式、节奏、音韵、成语、典故、谐音词、双关语的翻译与变通处理,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后来者学习和借鉴。
第四部分是诗歌名篇赏析。这部分主要选取中俄诗歌同题材、同主题、有内在联系的作品进行赏析。同题诗中,如《纪念碑》《囚徒》,不同时代的诗人展现出不同的感悟和真知灼见。而爱情诗、母爱诗、怀乡诗,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释放出不同的艺术光彩。各个民族都有永恒的诗歌母体,比如亲情、爱情、友情、乡情、哲理、自然等,重要的是写出个性化的感悟,表达“人人心中所有、人人口中所无”的情愫。以帆船为意象和以眼睛为意象的中俄抒情诗对比,格外引人瞩目,体现了这位诗歌翻译家敏锐的艺术嗅觉和高超的分析能力。
这部文集是谷羽先生几十年的学术积累和研究成果,每篇多则四五千字,少则两三千字,但都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具体作品具体分析,体现出他沉稳儒雅的治学风格。这对于俄语界的大学生、研究生,尤其是有志于诗歌翻译的学者,无疑是一本案头必备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