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3月04日 星期三

    重塑生命认知 一批疫情思考类图书引起社会关注

    鲁大智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3月04日   01 版)

        本报讯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相对安静的医学史被推到台前,那些被史学家不懈研究的疫情史话题,被科学家不同角度书写疫情的经典之作,以及常人眼中晦涩的疾病名称和微生物变异,被我们密切关注着,病原微生物以难以置信的方式,干预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也影响了出版史的现状。

        《病毒来袭》(浙江人民出版社)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整体观测人与病毒的关系,尤其是病毒在动物和人之间的传播,包括艾滋病的灵长类动物起源;审视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变迁对新发再发传染病流行的影响。作者适时地提出公众对加强公共卫生能够做出贡献,作者在本书最后乐观地展望,有朝一日可以宣布流行病末日的到来。

        《病毒星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本书让我们重新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认识人类在万物中的位置。甲流、埃博拉、SARS,这些病毒让人类措手不及,它们本来只攻击蝙蝠、老鼠或鸟类等,怎料自然演化无意之间将人类写进了病毒的黑名单。尽管疫苗不断更新,但演化的力量让病毒一次次地突破我们的防线。作者齐默揭开生命日常的面纱,重塑我们对它们最本质部分的认知。

        《疫苗的史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是一本法国疫苗研究人员写的疫苗发展史。作者按病种回顾了疫苗的发展历程,从天花到狂犬病、脊髓灰质炎、黄热病、乙肝、流感、艾滋病,最后以种种疫苗曾经遭受过的“不公正”的质疑和挑战结束。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牵动人心、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之际,新华出版社迅速推出了《中国抗疫简史》,作者上海师范大学张剑光教授在书中梳理了三千多年来中华民族防疫抗疫的历史、经验,总结了中国历代对疫病的思想认识发展和医治技术进步。张剑光认为,从历史上看,疫病和人类一直是共生的。人类战胜了老的疫病、有了预防措施,新的又不断冒出来,不断地对人类造成困扰。但与之相伴随的是人们对命运的抗争。

        为何说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疫病的抗争史?瘟疫的真相又是什么?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当下,广东人民出版社迅速组织策划了一部反思疫情与人类历史关系的新作《记疫:祈祷、隔离与共生》。该书讲述了瘟疫与自然、人类历史的关系,并通过生动、翔实的事例和数据,记录了世界历史上数次大瘟疫的故事,以及瘟疫对历史进程、人类文明的影响,进而在一次次生死之间体悟人类与瘟疫共生、共存的智慧。“与瘟疫共生共存,才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真实经历。学会与瘟疫共生,也许就是我们从一次次瘟疫中得到的启示。”作者武斌说。

        “病毒学家和公共卫生官员认为,新的疾病大流行几乎无法避免,但他们无法预测它何时发生。”美国作家约翰·M·巴里所著的《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上海教育科技出版社)一书中,作者依据大量历史资料和数据,为读者再现了这场致命瘟疫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该书中文版译者之一、已故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在“译后记”中写道:希望这本书能让读者对过去那场大流感有更多了解,并明白疾病的强大和科研的艰难。(鲁大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