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殊时期,湖北孝感作家周芳的《重症监护室》《在精神病院》(上海文艺出版社)重新进入读者视野。
“一个正常生活的人不可能每天和死亡打交道,重症监护室确实有它的特殊性,对人的冲击极其强烈。有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会失眠,睁开眼,眼前就是白晃晃的病床单。”周芳说,2013年至2018年,在重症监护室和精神病院扎下根之后,她发现在生命沉湖的最深处,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枝蔓相依,悲欢与共。有时,死亡必须要承认、要接受,但死亡也有尊严。文学最终表达的是人的尊严,包括死亡的尊严。”
“今天第一次和我的学生们上网课,网上点名,我说周芳在,学生们一个接一个说在。忽然泪水落了一脸。我们不会投降。”2月12日,周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家的挂念给了武汉人最大的力量和慰藉。“2020年的春天,我寻找着人世困顿里那一份力量和情深意长。我推开电脑,又一次坐到电视机前。我看到了‘逆行者’,我看到了光。北京、上海、重庆、成都、长春……中国的夜空在点亮,‘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上海文学》编辑来颖燕认为,《重症监护室》和《在精神病院》一样,最核心的支点是周芳对于人性的尊重。周芳自始至终的无畏和真诚,吸引读者追随她的视角,与其相融;同时,她的在场和书中不时出现的画外音令读者跳脱出具体的情境,与她对话,进而回望自身。周芳的讲述,关乎的看似是疾病和生死,实则却是整个人生和世界。她的细腻与坦诚提醒着我们,清醒与疯癫、生与死之间的距离往往只在一线之间。她没有美化什么,或是将我们治愈,但令有些东西变得通透。(刘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