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11部委《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巩固其在发行业的主体地位。加强与财政部、发改委、税务总局、教育部等部门的协商沟通,争取给予实体书店发展更多政策、项目支持。
■指导新华书店总店联合各省市新华书店建设统一的新华书店网上商城。
■加快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多样态、可持续的农村发行网络和服务体系。
■加强对图书电商的协调管理,推动电商在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图书价格、打击侵权盗版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继续加强与发改委、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沟通,研究图书价格立法等事宜。
我从两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个汇报,一是简单总结一下印刷发行和农家书屋2019年的工作;第二谈一下2020年的一些工作的考虑。
2019年,在中宣部坚强领导下,全国印刷发行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为主线,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印刷发行、农家书屋工作取得新进展。
第一,农家书屋工作服务效能得到提升。从三个方面来谈。其一,2019年2月,中央宣传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 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农家书屋工作机制。全国2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制定了实施方案,27个省(区、市)确定56个市、205个县承接农家书屋创新示范任务,25个省(区、市)建立或调整了农家书屋工作领导小组。其二,多措并举,提升农家书屋的使用效率。为了使农家书屋的书更加适应农民的需求,我们在第29届全国书博会、上海书展、江苏书展、浙江书展期间,组织农民选书活动;组织开展2019“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等主题性和常态化阅读活动,上亿人次农民群众深度参与;组织相关高校和出版单位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大学生农家书屋志愿实践”等系列活动,推动农村全民阅读工作开展。全国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进一步加快,目前,各地开展数字化建设的农家书屋已达12.5万家,提供数字阅读内容近百万种。
第二,印刷业深化结构调整,推动动能转换,发展态势好于预期效果。其一,印刷业创业创新积极踊跃,传统印业正加快推进工艺流程改造、基础信息共享、数据网络升级,服务转型加速推进,以文化创意、个性定制等为代表的印刷服务快速发展,印刷加工逐步拓展到数据服务、商业营销、社区阅读、咨询培训、金融支付等增值环节。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9年1至11月,规模以上印刷和复制业营业收入增加1.8%,利润总额增加7.8%。其二,印刷业绿色化有力推进。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坏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贯穿“十四五”的工作任务,构建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新格局。在京举办的2019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聚焦绿色化”,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其三,印刷业区域协同发展有序推进。北京市委宣传部发布22家北京市出版物印刷服务首都核心功能重点保障企业名单,提升重点出版物印刷保障能力。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党委宣传部和北京印刷学院等联合编制出台《长三角区域印刷业一体化发展升级指南》,将推动长三角建设成为我国印刷业可持续增长的发动机。其四,质量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重点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出版产品组织开展2019年“3·15”质检活动,共抽查全国9个省份和中央在京出版单位90家,涉及出版物450种。对2019—2020学年秋季中小学国家统编教材印制工作进行检查,共抽查8个省份的8家租型单位,涉及教材40种。在第29届全国书博会期间组织开展图书印制质量抽检工作。相关管理部门给予2018年“3·15”质检活动涉及的20家批质量不合格出版单位和印刷企业行政处罚,并将处罚结果进行全国通报。其五,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联合有关部门检查抽查全国11个省份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情况和75家印刷复制企业,指导当地管理部门对25家违规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并将处罚结果向全国通报。
第三,发行业调结构、转方式,明布局、强服务。其一,新华系统与民营书业均获较大发展,网上网下发行都呈增长态势。我们深入落实11部委《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协调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会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举办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建设经验交流活动,推动实体书店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全国出版物发行单位达12.1万家,发行网点23.5万个,其中新华书店1886家,网点1.4万个。推动全国统一的新华书店网上商城建设,实现了26个省(区、市)新华书店的系统对接和就近配送。其二,重点出版物发行不断加强。我们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百家书城联展活动,全国共有165家大型书城和904家实体书店参与,共计展销图书923万册、1.74亿码洋。指导全国新华书店完成中小学教科书“课前到书”政治任务,全年共计发行春季和秋季教材35.37亿册、264.29亿码洋。其四,发行市场管理引导机制不断完善。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制度,省、市、县三级管理部门按照要求逐级抽查抽检,全年共计检查发行单位3.51万家,抽检重点活动4800余场次。进一步加强监测,规范图书电商销售行为。对全国2676家基层新华书店进行了社会效益评价考核;举办第2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加强对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海书展、江苏书展、浙江书展、深圳书展、华中图书交易会、上海童书展、首届海南岛国际书展、首届天府书展等行业展会的指导。其五,完善发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全国出版物发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成CNONIX、发行物联网等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指导中小学馆配书目编制规则、3~8岁少年儿童分级阅读指导等行业标准立项。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是创新的动力源。我们也意识到,印刷发行和农家书屋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问题和薄弱环节。比如,农家书屋资金保障、队伍建设、运行维护等长效机制建设仍需加强;农家书屋数字化程度不高,部分书屋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不高。印刷业推动行业监管和发展的制度设计还需完善,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力度不够。出版物发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较为突出,广大农村实体书店短缺,实体书店可持续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新华书店改革亟待深化,网络发行能力建设还需加强。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决胜之年。我们将切实做好2020年印刷发行农家书屋工作。
第一,推动农家书屋改革创新、提质增效。
其一,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统领,加强农家书屋阵地建设。大力做好农家书屋实质性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适时召开全国农家书屋工作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加强农家书屋内容建设,深入开展农家书屋配备党的创新理论著作和重大主题出版物工作。
其二,着力优化内容供给,对接农民群众文化需求。完善2020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编制工作,更大范围地开展农民自主选书活动;逐步增加数字化阅读产品和服务供给;继续开展“农民最喜爱的百种图书”推荐工作,引导农民群众阅读需求。
其三,推动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指导有条件的县级图书馆进行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和维护使用,推动农家书屋与新华书店农村发行网点建设相结合,探索农家书屋“+村邮站”“+电商平台”“+美丽乡村驿站”“+乡村小学”等共建模式,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设计并试点开展农村幼儿园小书架建设项目。
其四,开展好主题性和常态化阅读活动。会同教育部继续开展“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会同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新时代农民阅读季”系列活动;会同有关部委设计和启动有关乡村阅读推广与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
第二,强化监管举措,推动印刷复制业健康发展。
其一,强化阵地建设和管理。协调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坚决保障党和国家重要文件文献、中小学教科书等重点出版物印制任务。继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加大执法力度,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继续进行印刷复制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试点。聚焦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3·15”印刷复制质检活动,强化中小学教科书质检工作。指导北京、天津、河北联合印发京津冀印刷业协同管理相关规定。探索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相结合,以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助推企业社会效益提升。
其二,推动印刷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统筹完善绿色化发展机制。落实5部委《关于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意见》,协调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分步推行印刷业绿色产品合格评定制度,出台并完善第三方认证机制建设方案。二是推动印刷业区域协同发展。启动印刷复制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调研,推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产业带协同推进、差异化发展,推动珠三角印刷业升级指南编制,推动长三角三省一市出台印刷创新中心、印刷先进产业集群和印刷优势企业名单。三是持续推进印刷智能制造。立足印刷智能制造基础性关键性技术难题,尽快实现印刷设备与软件系统间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大力推广个性化定制、可变数据标签、场景化解决方案等市场应用。同时,加强统筹协调,做好中国印刷业创新基金基础调研和筹备工作。
其三,办好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按照印刷业“十三五”规划明确的“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方向,拟定2020年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主题为聚焦“融合化”。大会将梳理印刷融合发展的创新方向、典型案例和标准体系,提出印刷融合发展的市场要素和市场体系建设方向,推动出台鼓励印刷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
其四,夯实印刷业管理制度。修订完善《印刷业管理条例》《印刷业经营者资格条件暂行规定》《设立外商投资印刷企业暂行规定》《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增加质量管理、标准建设、绿色发展等有关内容,压实意识形态管理职责。
第三,完善发行业“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强化“三项机制”,夯实“四个支点”。
其一,巩固“主体”发展基础。
认真贯彻落实11部委《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入探索实体书店持续发展路径,巩固其在发行业的主体地位。加强与财政部、发改委、税务总局、教育部等部门的协商沟通,争取给予实体书店发展更多政策、项目支持。指导各地瞄准矛盾问题精准发力,加强分类指导,聚焦新型文化空间、校园书店、社区书店、主题书店等细分领域,围绕实体门店数字化升级、线上线下立体营销、供应链体系建设等新增长点,进一步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其二,完善“两翼”发展格局。
一是壮大网络发行。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市场导向、创新引领”原则,指导新华书店总店联合各省市新华书店建设统一的新华书店网上商城,实现网上业务品牌、平台、标准、数据、营销、管理统一。支持四川、浙江、江苏等具有较强实力的新华发行集团,建立覆盖广泛、集约高效的供应链协同平台;支持有条件的省市新华书店建立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用户数据充分整合的特色化网络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新华书店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二是加强农村发行。按照“政府指导、企业运行、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原则,加快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多样态、可持续的农村发行网络和服务体系,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推动各地新华书店加强自营网点建设,合理开展加盟连锁,提高在农村地区的渠道控制力和市场影响力;指导各地发行企业依托农家书屋以及乡镇文化站、农村供销社、电商服务站点等资源,建设实体与网络相结合的新型发行网点,确保到2020年底,各省(区、市)新华书店完成既定建设目标,农村发行网点数量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改观。
其三,强化“机制”保障作用。
一是完善重点出版物发行保障机制。建立协调机制、加强组织指导,进一步做好党的创新理论著作、党和国家重要文件文献、重点主题出版物和中小学教科书发行工作;深入开展主题出版物百家书城、千家门店联展活动,加强主题出版物网络发行平台建设,促进线上线下一体联动,形成主流思想传播新格局。
二是完善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制度,围绕重点地区、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加大抽查力度,确保发行领域意识形态安全。深入开展网上书店专项整治,落实网上书店实名制,打击非法经营行为。
三是完善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机制。深入开展新华书店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工作,引导新华书店加大主题出版物、优秀大众读物发行力度,提升实体书店质量、壮大网络发行阵地,发展乡镇网点、开展流动售书,参与全民阅读活动和文化惠民项目,进一步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其四,发挥“支点”支撑功能。
一是发挥展会对读者的服务作用。创新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内容和形式,加强对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海书展等重要出版展会的指导,围绕重大主题、重点任务,打造精品图书、活动和项目,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开展。
二是发挥标准对产业的引领作用。推动发行标准化工作,指导发标委加快行业重大标准、急需标准的立项、研发。继续推动CNONIX国标试点工作,引导新华书店和有规模实力的图书电商、发行商开展应用,打通信息互联节点。
三是发挥价格对市场的调节作用。加强对图书电商的协调管理,推动电商在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图书价格、打击侵权盗版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继续加强与发改委、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沟通,研究图书价格立法等事宜。
四是发挥规划对行业的指导作用。以促进发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统领,以建立创新引领、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目标,以打造现代流通形式、培育新型消费业态为内容,启动发行业“十四五”规划调研起草工作。
(本文为王泉在中国出版发展报告会上所做报告,由本报记者陈香整理,略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