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1月08日 星期三

    2020新书淘宝之博物与科学:生命有秘密

    叶子/整理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1月08日   15 版)

        餐桌上的博物学

        ·博物类图书的出版热度不减。这类图书之所以能够热起来,并且有源源不断的选题可以开掘,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有赖于大自然的恩赐,博物,正是我们存在的一种方式。比如“食”这一方面,餐桌上的一切,无论粮食、肉食还是蔬菜、水果,都值得我们作一种博物学式的了解。

        《餐桌植物简史:蔬果、谷物和香料的栽培与演变》,[英]约翰·沃伦著,陈莹婷译,商务印书馆2019年11月第一版,50.00元

        为什么我们把小麦、大米、土豆作为主食?为什么我们要栽培含有剧毒氰化物的木薯?为什么我们常吃的坚果是杏仁而不是橡子?回答上述问题,都要从这些栽培植物的起源说起。本书梳理了人类驯化和栽培各种作物的历史,带我们探究人类餐桌植物的清单是这一些而不是那一些的深层原因。

        《食之养:果蔬的博物学》,[美]乔·罗宾逊著,王晨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第一版,88.00元

        野生物种经历了怎样的驯化才生成为现代果蔬,在驯化过程中又丢失了哪些营养?在工业化农业的时代,我们如何从市场上挑选最美味又最有营养的果蔬品种?本书梳理了各种野生物种经历复杂的驯化生成现代水果和蔬菜的过程,揭示了这一过程中人类的得(比如产量的提升)与失(比如风味与营养的损失),并告诉我们如何挑选、储存和烹饪蔬菜与水果,以提升它们的风味,保持或增加它们的营养。

        《撼动世界史的植物》,[日]稻垣荣洋著,宋刚译,接力出版社2019年9月第一版,58.00元

        一颗小小的麦粒就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一勺甜甜的蔗糖背后可能是无数人的奴隶生活;没有洋葱可能就没有金字塔;没有棉花可能就没有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的背后,总有植物的身影。本书讲述了包括水稻、胡椒、马铃薯、茶树在内的13种植物,其中大多数都被人类当作食物。“人类只不过是照料着植物的可怜虫”,以植物的眼光看人类历史,别有启发。

        《菜市场鱼图鉴》,吴佳瑞、赖春福著,潘智敏摄,周卓诚审校,商务印书馆2019年10月第一版,55.00元

        到哪里认识海洋生物?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海洋馆,但事实上,我们身边的菜市场和海鲜市场也是认识海洋生物的好去处。本书尝试在市场、餐桌和生物学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挑选台湾水产市场上200种鱼鲜(鱼类、虾蟹和贝类等)作了介绍,包括它们的识别方法、生活习性和食用价值等。

        动物们:身边的和远方的

        花鸟虫鱼都有很高观赏价值,长久以来就是人类愉悦的源泉。与古人不同,现代人更偏爱在野外观察动物,而不只是玩赏笼中鸟、罐中虫——当然,这更符合现代动物保护的理念。另外,很多动物早已适应了与人共处,因此,公园水面上的一只野鸭,小区草地上的一只戴胜,乃至雨后花坛里爬出的一只蜗牛,都可以让我们在都市里享受到观察自然的乐趣。

        《猫头鹰的秘密生活》,[美]利·卡尔韦著,任晴译,商务印书馆2019年9月第一版,68.00元

        在这本记录猫头鹰的书中,既有娇小可爱又“呆萌”的北美鸺鹠,也有体型硕大却能在树林中“隐身”的乌林鸮;既有在荒漠中艰难谋生的穴小鸮,也有不畏严寒在极地生存的雪鸮;既有与人类比邻而居的棕榈鬼鸮,也有生活在原始林中难得一见的斑林鸮……作者卡尔韦带我们认识各种猫头鹰,了解它们的栖息地、叫声、社会行为等,考察人与猫头鹰的联系。

        《都市昆虫记》,李钟旻著,商务印书馆2019年10月第一版,50.00元

        本书按照居室窗台、室内环境、城乡绿地等不同场景分章节介绍我们的昆虫邻居们。精美的高清昆虫图片,有趣的物种知识,纷繁多样的人虫关系,都予人深刻印象。

        《熊猫中国:中国大熊猫纪实》,赵良冶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年9月第一版,78.00元

        数十年研究大熊猫、写有多部相关纪实作品的赵良冶的这本新作追溯大熊猫这一物种的进化史,讲述大熊猫从发现到研究、保护的历史,记录中外大熊猫研究学者、饲养员以及普通老百姓与大熊猫之间的种种交集,不同的经历和故事,诉说着大熊猫与人类的深厚因缘。

        《瓦尔登湖动植物图鉴》,[美]亨利·戴维·梭罗著,[美]杰夫·威斯纳编,[美]黛比·科特·卡斯帕里、[美]巴里·莫泽绘,曹飞译,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11月第一版,88.00元

        本书以《梭罗日记》为原著“脚本”,配以专业插画家绘制的200幅精美插图,介绍了500种野生植物和400种野生动物。我们在书中将看到:瓦尔登湖边,梭罗凝视着湖水,竟然发现了一个鱼类新物种;树林里,他逮住了一只鸣角鸮……

        生命有秘密

        生命是个大秘密,虽然我们已解开了很多,但仍有更多未知在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去探究。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美]爱德华·多尼克著,王雪怡、李小龙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11月第一版,52.00元

        在今天,就连小学生都可能知道宝宝从那里来。科普书上写着,母亲提供卵子,父亲提供精子,卵子和精子结合,诞生了新生命。但科学史上,这个问题曾难倒了一代又一代最聪明的科学家,在数个世纪里,探索这个问题的科学家耗尽一生也毫无头绪,或是得出荒谬的答案,本书讲述的就是人类探究生命的这个大秘密的曲折历程。

        《万智有灵:超出想象的动物智慧》,[荷]弗兰斯·德瓦尔著,严青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8月第一版,68.00元

        人类和动物究竟有何不同?会使用工具?会使用语言?拥有自由意志?你没有松鼠那么擅长记住数以百计的埋藏橡实的地点,你是否会因此认为你比松鼠更笨呢?或者,你是否会认为你对你周围环境的知觉要比能回声定位的蝙蝠更加敏锐?《黑猩猩的政治》的作者德瓦尔用一手的科研资料,讲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动物故事,让我们重新审视动物以及人类的智慧。

        《动物之眼》,[英]迈克尔·兰德、[瑞典]丹·埃里克·尼尔森著,曹汛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第一版,88.00元

        本书从眼睛的起源讲起,介绍了视觉的要素、水生动物的眼睛、陆生动物的眼睛、并置复眼、叠加型眼睛以及眼睛的运动,讲述了各种动物眼睛的特征和作用,为我们呈现了动物眼睛的进化历程。

        《自然罗盘:动物导航之谜》,[美]詹姆斯·L.古尔德、卡萝尔·格兰特·古尔德著,童文煦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9年11月第一版,48.00元

        长久以来,我们就深知动物每天能极度精准地在水中、地上和空中穿越遥远的距离。但直到近日,研究者才了解这种令人惊叹的能力背后的机制。《自然罗盘》生动展示了动物所采用的各种导航方法,探讨了动物如何在没有仪器与训练的条件下具备让人类望尘莫及的导航能力,深入探究了这些精巧雅致的导航策略与它们万无一失的后备机制,揭开了笼罩在动物导航这一自然界中非凡行为上的神秘面纱。

        地球与文明的未来

        科学技术的发展曾带给人类一片乐观的情绪,如今却是相反的情形,科技演进一日千里,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加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展望未来,我们有越来越多的疑虑和忧思。

        《技术的阴暗面:人类文明的潜在危机》,[英]彼得·汤森著,郭长宇、都志亮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9年12月第一版,65.00元

        技术进步与其阴暗面如影随形,好的主意和意愿也会产生不良结果。对技术的依赖使得我们在某些自然事件前不堪一击,例如,强烈的太阳黑子活动可能通过摧毁卫星或者电力传输系统而彻底击溃先进社会,而电子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暴增……本书为我们呈现了技术的潜在危险和负面影响,并提醒我们,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技术进步将危及人类生存。

        《美狄亚假说:地球生命会自我毁灭吗?》,[美]彼得·沃德著,赵佳媛译,2019年12月第一版,42.00元

        詹姆斯·洛夫洛克提出盖亚假说,认为生命会维持地球的宜居环境,使其适合生命可持续发展。本书作者彼得·沃德却提出了一个截然相反的假说——美狄亚假说:生命就像希腊神话中杀害自己孩子的“恶母”美狄亚一样,既创造生命,又带来毁灭,加速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生命的死亡。沃德以全新的方式审视我们这颗星球的历史,展示了一个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直线下滑的地球。他警告说,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人类必须以新方式思考,才有希望自我解救。

        《如果有外星人,他们在哪:费米悖论的75种解答》,[英]斯蒂芬·韦伯著,刘炎、萧耐园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9年12月第一版,98.00元

        银河系中的恒星可能多达4000亿,而在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也可能有4000亿之夥。在这个拥有将近140亿年历史的宇宙中,有一个或者曾经有一个文明达到或者超过了人类文明的高度,绝不是异想天开。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发现任何证据、任何信息,证明这些外星人的存在呢?这正是费米提出的问题。本书总结了对费米悖论的75种解释,它们或悲观、或乐观、或有趣、或深刻,但都凝聚了人类对外星文明及自身存在的深度思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