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1月08日 星期三

    民心相通文明互鉴 首届一带一路汉学与文化发展论坛举办

    本报记者舒晋瑜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1月08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1月7日,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正式建成并举办首届“”一带一路”汉学与文化发展论坛,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一带一路汉学话语体系研究”项目同时启动。来自伊朗、蒙古、马来西亚、丹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30国近50名汉学家、近百名国内专家学者莅临参会。

        文化部原副部长丁伟指出,成立“一带一路研究院”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有效增进了解,二是大力推进研究,三是助力构建桥梁。研究院希望依托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所进行的海外汉学动态数据分析,构建全景式中国学生态、心态和动态模式,从而助力国际中国学研究的全面发展,同时为国家相关领域的决策提供参考。

        “国之交在于民相心,民相心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当中的五通重要内容之一,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奠基于新中国外交优良传统,成型于新时代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丰富的思想理论内涵。”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强调。

        “汉学或称中国学,是中国以外的学者对有关中国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的一门重要的学术领域,历史的看法汉学与中国学实际上已经具有各自的分工,传统的汉学主要是对中国传统的思想和文化进行国际化的诠释,中国学则着重对当代中国进行多角度的解读,两者同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理解中国和认识中国的重要人文媒介。”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表示,加强“一带一路”汉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对于中国更好的融入国际社会,增进民心相通具有至关重要的学术导向作用。

        据悉,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汉学为研究基础和研究特色的科研基地,致力于打造以汉学家为“思想源”的智库,整合一带一路的中国问题研究知识资源,设立完善的舆情监测、研判和分析机制,建立组网严密、反馈及时的知识信息采集和跟踪网路。目前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国家级中外汉学家翻译家人才动态数据库已经联络沟通93个国家、63个语种的近5000汉学家,线上线下的沟通非常顺畅。

        孟加拉国驻华大使马赫布·乌兹·扎曼,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驻华文化参赞阿巴斯阿里·瓦法伊,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等领导出席本次活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