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洪波)11月22日,由中西书局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在京首发。这是“清华简”整理和研究工作的最新成果,其中包含了出土文献中目前所见唯一一篇先秦法制史文献《成人》,以及反映战国时期治国理政思想的长篇政论文《治政之道》,均具突出学术价值。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共刊布五篇战国简册。其中《治政之道》篇共43支简,经研究发现,该篇与第八辑中《治邦之道》所收27支简属于同一篇文献,复原为一篇之后,则是一篇约3230字的长篇政论文。据研究,该文应是楚人作品,大致作于战国中期前后。其内容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也兼有墨家、法家学说。《成人》篇共30支简,主要记述了“成人”向王(后)陈述典狱刑法等内容。据研究,该篇亦是楚人作品,简文所称之“王”,应是楚王。该篇内容显示出对西周法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尤值得注意的是,简文与《书·吕刑》关系密切。通过该篇,我们可以了解先秦时期法治观念、司法制度、断狱原则等。《廼命》两篇,《廼命一》有12支简,内容为君主诫训嬖御迩臣要忠君勤事,尚德布惠等;《廼命二》有16支简,内容为君主诫训同宗群父兄弟要恭民毋淫,戮力同心等。《祷辞》篇共23支简,共分八段,包括祷告于某邑之社、大丘有祏、某邑之閈,告于后稷、东方之士正、东方之白马、君夫、君妇等。如此完整的长篇祷告之辞还是首次发现,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先秦祭祷类文献的认识。
会上,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整理情况和初步研究所得。他认为,《治政之道》《成人》等篇对先秦思想史、法制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他介绍说,《治政之道》与《治邦之道》合而为一的这篇政论文分属两位抄手抄成,一位抄手所抄简尾有编号,另一位所抄无编号,两位抄手所用竹简长度也略有差别,这种“同篇异制”现象,丰富了我们对先秦竹书形制的认识,对建构先秦简帛文献学和出土竹书的编连整理都很有启迪意义。此外,《廼命》《祷辞》均属独特文体,它们的发现有助于先秦文体学的研究。五篇文献中出现的一些新字新词,对楚文字疑难字的考释、上古汉语的研究也都很有价值。